“美食博主”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传承与传播中华文化
推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文化生活# #传统文化传承#
【热点回顾】
李子柒的田园牧歌,火的是什么?
视频博主“火遍全球”
李子柒,生于1990年,四川绵阳人,视频博主,因拍摄乡村古风生活、传统美食、传统文化等内容走红。在国内,她的微博有粉丝2082万,B站(哔哩哔哩弹幕网)有粉丝261.5万。在境外的YouTube平台上,她拥有741万粉丝(作为参照,美国主流媒体CNN在其上面的订阅量是794万)。而且,尽管没有英文翻译,她发布视频的播放量每条都在500万次以上,下方评论里充满了各国网民对她的夸赞。
她为什么这么火?和其他“美食博主”不一样的是,她拍摄的时间跨度拉得非常大,比如,为了酿造传统黄豆酱油,她从种黄豆开始;为了做蛋黄酱,她从养小鸭子开始;为了给年迈的奶奶做一床蚕丝被过冬,她从养蚕开始,展现手工蚕丝被制作全过程……中国经济网赞美她的视频有着电影质感,虽然不怎么说话,但整个安安静静的过程就足以圈粉千万;荆楚网称,她拍出了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让外国人深度感知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美食的魅力;视频下方留言中,各国网民表达了对她呈现生活的向往,“看她的视频会让你感到如同穿越一般,好像是古代一个充满才情的美丽女子来到了现代世界一样,同时也让观众‘梦回桃源’”。不久前,由于她在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贡献,荣膺由成都文旅局颁发的成都非遗推广大使称号。
“文化输出论”引争议
但与此同时,有人争论她的内容到底是真实生活还是精心演绎的,还有人质疑她迎合了外国人心中中国田园落后的刻板印象,且过分美化了农村生活。微信公众号“为你写一个故事”发表《李子柒怎么就不是文化输出了?》一文反驳道,“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田园牧歌不一定要真的浑身污泥啊”“我觉得这是文化输出,而且是由里到外,由精神到物质的高级文化输出”……
该观点引起网民争论,有人认为“文化输出”的帽子扣在李子柒身上太大了,也有人认为她只是众多新媒体创业中的一员,与文化输出无关。中国青年网发表观点,“若将李子柒的视频传播拔高到文化输出,无疑是合格的,700多万的外网粉丝足以证明这一点,但她文化输出力量是有限的”;封面新闻认为,“文化输出不是目的,只是顺带而为的结果。视频好看就够了,非要萃取出什么‘意义’本身就是没意义的”。@央视新闻热评,“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引发众多点赞,话题#央视评李子柒为何火遍全球#冲上微博热搜榜。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经济网、《中国青年报》、《新京报》等纷纷发表文章参与讨论,话题热度仍在持续中。
媒体观点摘要
《光明日报》:李子柒为何能走红海外?
李子柒的海外走红,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没有可能承担起文化输出的重任,事实上,她只是抓住了短视频发展历史机遇的一个创业者,用自己的勤奋和纤巧展示山村生活的美好部分,以期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关注。当然,从结果上看,她的作品很好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不同文化语境,传递出精致的、文明的、可亲的、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中国形象,其中具有值得总结的文化传播规律。
澎湃新闻:李子柒只是李子柒,何必强加太多
“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这场争论很无聊,辩论双方是在玩白马非马的文字游戏。李子柒的镜头里当然不是“真正的中国”,更不是真正的中国农村,她的受众也不在农村。视频里呈现的精致生活,迎合的是城市青年的审美。但有人说她之所以受外国人追捧,是因为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田园”印象,则未免有点受迫害妄想症了。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跟外国人的“刻板印象”没有关系。而换个角度来说,她的作品在海外的传播已经获取了实质的商业利益,又何必再用文化输出的名头再颂扬一遍呢?最重要的是,李子柒或李子柒团队并没有说要代表谁,也没有要搞什么课题,外人何必多此一举呢?她的岁月静好未必尽然真实,但有一点,她的梦想不妨碍他人的梦想。把太多东西强加到这个女子身上,不管站在哪边都已经输了。
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文化走出去,期待更多“李子柒”
那些试图让一个视频博主来承担文化输出重任的声音,听起来不仅有点苛责,也不现实。把博大精深而复杂多样的中国故事讲好,并不容易,需要尊重传播规律、用符合现代人接受的方式进行。客观来说,当前我国在国际传播能力上还存在一些短板,文化走出去的方式还相对单一。迫切需要发挥多种力量,实现多点开花、多路进发,也迫切需要更多打动人心的优质作品,让传统文化借助新兴传播手段焕发光彩、赢得世界掌声。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其提出过分苛刻的要求,不如学习借鉴其优点和经验;争议是否是文化输出,不如扎扎实实做好文化创新和推广的工作。
舆情观察
在当下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李子柒视频中呈现的田园牧歌式生活圈粉无数,在海内外受到广泛追捧。这些作品让人们畅想一种超脱于消费社会的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裹挟的现代性问题席卷世界之时,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引起各国网民的共鸣。
但争议与掌声并存。有人质疑她的视频总在中国农村的旧式耕作生活上打转转,是展示中国的“落后”。对此,《半月谈》表示,“传统农耕文明算是中国的‘落后’一面吗?显然不是。在对农耕文明价值的认识上,中外并无不同。对于中国的农耕文明,我们应抱有温情的善意,对于视频博主用唯美方式展示中国的农耕文明,我们也应多一些宽容和自信”。
更大的讨论声量在于她是否属于文化输出。这个层面上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是跳出她本身,在赋予其更多符号化意义的层面上展开的。事实上,把一个视频博主的内容生产定义为文化输出到底妥不妥当,我们不必深究,《新京报》的观点“直到被赋予‘文化输出’的符号之前,李子柒都还是一名把自己经营得很好的视频博主,而非一位‘文化英雄’”,在一定程度上匡正了网民应安放的注意力重点。这个重点包含几个方面:
其一,体现出新媒体时代创新非遗文化传承与传播途径的重要性。李子柒的视频成功激起了海内外民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光明日报》在《李子柒火到国外,怎么做到的?》一文中表示,李子柒走红网络,让缫丝、竹编、酿酒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大众视野,甚至吸引了许多外国友人的关注,这是一个全媒体时代非遗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生动案例。在这个意义上,她的成功并为非遗文化传承工作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方法范式,值得借鉴。
其二,她的案例对文化走出去课题的意义值得深入探讨。不可否认,在当前国际文化场域中,一些部门和单位的传播方式单一,受到较大阻力,收效相对有限。而李子柒客观上对传统文化传播起到的宣传作用,正符合了受众期待。而她所提供的方法经验和付出的努力,正是值得深入探讨之所在。正如有观点表示,“每一个文化作品的成功都不是轻轻松松的,都凝结着精益求精的探索、持之以恒的努力。坚定文化走出去的大方向,秉持工匠精神来谋划创新,这是我们最应该做的”。
(以上来源:人民网,2019-12-18,作者王芳)
李子柒,于文化共性中传递文化个性
近来,共青团中央、央视新闻等官媒的点名表扬,让更多人了解到李子柒这个独特的姑娘。她的视频大多是记录农耕田园生活的美好和自己动手制作美食的幸福,画面的仙气感、美食的吸引力、宁静淡泊的氛围以及她本人的恬静秀美为她赢得了大量粉丝,并且使她在外网关注度极高。
就大众对网红的刻板印象来说,很多人认为网红大多有团队营销、以营利和个人名气为目的,甚至还有部分网友认为:网红为了流量不择手段、作秀作妖,难登大雅之堂。不可否认存在这样的网红,但李子柒显然不在这个行列内,她的团队只是帮她呈现更专业的视频,其本人更是满身宁静美好感,这种独特美使得她在如今物质裹挟的世界里显得如此珍贵。
李子柒能获得官方称赞,是因为她传递美好生活方式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杰出贡献。如果你静下心来看李子柒的视频,你会看到田园真实宁静的氛围、种植收获的喜悦、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满足、悠闲度日不急不躁的热爱……她所传递的正是这样一种田园慢生活的理念,而这应该是当今社会节奏趋快背景下都市人所向往的理想生活。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看到,她在视频里自己干各种农活,传承制造酱油、胭脂技术这样的文化遗产,做出类似舌尖上的中国里的各色美食,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好弘扬,做到了将传统文化通过现代化手段呈现给公众。
而李子柒之所以能够走出国门,是因为她的视频把握了文化共性中的文化个性,做到了细腻化的文化表达。李子柒的视频能够得到国人喜爱很好解释,毕竟中国人总体上有共同的文化认同,那么对于文化差异巨大的外国朋友来说,什么才是李子柒受到喜爱的原因呢?
首先,语言只是一个工具,它不能阻碍文化的交流,这一点可在李子柒无翻译的视频依然得到外国网友喜爱上得到印证。其次,人类文化差异固然大,文化情感却总存在共性。外国网友可能不懂中国传统文化,但一定懂对生活的热爱,一定懂慢生活的宁静之美,一定懂美食蕴含的自然馈赠。单凭李子柒视频中包含的这些文化共性,就足以让她被外国朋友理解和喜爱。最后,李子柒没有过度迎合外国口味,她仍然传递的是正宗中国故事。李子柒将生活之美的共性传递出去的同时,也体现了浓厚的中国特色:地道中国美食蕴含的文化、自给自足农耕生活的美妙、传统技艺包含的中国智慧……这些独特的中国魅力为外国网友提供了全新的文化体验,亦是一种极好的文化交流。
没有热爱成不了李子柒,文化传播若想达到李子柒这样好的效果,也许应该更深刻地把握文化的共性与个性,让自身文化与他国文化心贴近的同时,获得理解、尊重与喜爱。
(以上来源:中国经济网,2019-12-12,责任编辑:武晓娟)
新华时评:向世界呈现中国文化之美需要更多李子柒
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火”到了国外。她制作的中国传统美食、工艺等内容,不仅在国内拥有大量观众,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拥有各国粉丝数量也多达700多万。她制作的视频引发广大外国网友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个现象级话题。
李子柒的视频之所以能打动人,是因为她用心呈现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无论是桃花酒、琵琶酥等美食,还是文房四宝、缫丝、刺绣等工艺,都按照古法流程,一步步精心制作。因为要亲自学习掌握一些工艺过程,一段几分钟的视频常常要拍数月甚至一年。
李子柒用她的视频,让很多只存留在中国人记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动呈现在人们面前。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继承,李子柒做的正是这样的事。
李子柒的视频,没有过多高深讲解,只是通过中国式衣食住行,体现生活之美好和中国传统文化之精致。正因如此,她的作品能跨越地域、超越语言,引发外国观众广泛共鸣。外国网友评论说:“这简直像是在看国家地理+迪士尼+厨神当道”“她正在教我们认识我们所不了解的中国”。有网友看了她的视频后表示,很想去中国看看。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李子柒的视频对外国观众来说,展现出了浓浓的“中国味”“中国风”,展现了勤劳、朴实、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中国人传统品质,展现了一个美好、亲和的中国形象。李子柒自己或许并没有对外文化传播的本意,但她不经意成为了这方面的“高手”。
随着中国经济愈加发展,世界各地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愈加高涨。以生动的形式呈现优秀的文化,以真实的情感打通各国民众共通的心灵,是最好的对外文化传播。向世界有效地呈现中国文化之美,我们需要更多的李子柒。
(以上来源:东方网,2019-12-12,作者:郑汉根)
【数据分析】
微博短视频的博主不计其数,为什么李子柒能够获得官媒的点赞并且在海外走红?不可否认,与其他视频相比,李子柒的视频具有具有浓浓的中国风,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琵琶熟,她摘来制成琵琶酥,还有养蚕、缫丝、刺绣、竹艺、木工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象,加之视频后期制作采用的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成功塑造了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这些作品可以让人们回味中国古人的衣食寝居,畅想一种超脱于消费社会的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裹挟的现代性问题席卷世界之时,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引起各国网友的共鸣。
李子柒的海外走红,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输出似乎带有一种预设的目的和动机,带有不同文明竞逐高下的“文明冲突论”意味。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没有可能承担起“文化输出”的重任,事实上,她只是抓住了短视频发展历史机遇的一个创业者,用自己的勤奋和纤巧展示山村生活的美好部分,以期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关注。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很好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不同文化语境,传递出精致的、文明的、可亲的、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中国形象,这是一个全媒体时代传承与传播中华文化的生动案例,其中具有值得总结的文化传播规律。
网址:“美食博主”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传承与传播中华文化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23254
相关内容
中华饮食文化的价值与传承中华传统香文化与国际中文教育:传承、发展及跨文化交流
探索中华美食文化:家常味道的传承与创新
抖音发起“美食推荐官”活动传播中华饮食文化,10万网友参与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传承美食文化:继承式厨具赋予生活更多美好
苏菜的烹饪精髓与文化传承
从《舌尖上的中国》谈饮食文化的传播意义
“旧邦新命”:文化的承传与重构(文化传统与文化自信)
凝聚亲情传承文化 美华裔家庭网上分享中餐菜谱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