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点建议
鉴于当前部分小学生理性思维水平不高的现状,我们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多加注重举例说明的方法,为学生剖析其中的利害。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起点基本是相同的,在学习或者平时生活中,教师应多加注意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自然要经常与学生们交往。但在交往的过程中学生们很容易产生一些抵触情绪,心理上总是存在一定的隔膜,学生们复杂的心理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具有较强的防御心理,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们敞开心扉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有效地教育他们。
一是要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教师要牢固树立学生也是人才、也能成才的坚强信念,对他们满怀期待。只有这样,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才会真正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信任、爱好、尊重和期待,他们就会很自然地产生肯定的倾向、愉快的心情,消除对教师的敌对心理,愿意对老师讲真心话,愿意接受教师的帮助和教育。也只有这样,学生的自尊感、自信心和学习热情才能油然产生。教师接受到学生良好的反馈后,他的“热情期待”再次受到强化,无意或有意地又给这些学生以更大的关怀、更多的指导,产生良性循环。在这样良好的心理氛围里,就能产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效应,这是学生发生转变的重要环节。转化学生的关键是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和期待。只有这样,在与学生们进行交往时,才会减少无意中伤害他们自尊心的机率,让师生的心靠得越来越近。教师的期望也是学生进步的一大因素,教师良好的期待会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从而加倍努力,获得更大的进步。
二是要利用班级环境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影响学生成长的环境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对于教师来说最可以利用的也是最能利用好的便是班级。从物资环境来讲,班级的每一个角落都应给人以美的感受,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和心灵的净化。班级心理环境最重要的是良好的班风,良好的班风能催人积极上进、团结,人际关系和谐。不难想象,在这样的班级中,学生们也能感受到生活在班集体中的的乐趣,与老师的关系自然也非常和谐。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但如此,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与老师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在良好的集体氛围中逐渐往好的方面发展,学生的教育工作便得心应手了。学生们的教育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学生们在进步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反复,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无论怎样,只要教师与学生们的心灵相通,心理相近,并努力做到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以顽强的毅力、耐心细致的工作,学生们的教育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突破。
三是要利用空间距离缩短与学生们之间的间隔。空间位置结构与人际心理距离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可以与他们边走边谈,也可以请他们坐下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感到老师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教室座位的编排上,可以让他们的座位尽量靠前。而不要总是把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排在前面。如果有条件可以将课桌排成圆形或半圆形,学生自由选择座位,与教师围坐在一起,让学生们感到老师是在平等地对待他们。随着教育者身份的淡化和师生空间距离的缩短,心理距离也自然缩短了。
总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重要的。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自我防止和消除产生心理疾病的各种因素,从而保持积极、乐观、健康心态,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道德及身心健康等方面不断提高,个性得以张扬,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成功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恒升小学 刘圣海)
责任编辑:
网址:我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点建议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311
相关内容
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关于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建议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培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与建议
浅析当下中学生学习压力对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进校园
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人民时评)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