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凤森诗文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发布时间:2025-01-21 16:45

古人云:'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强调内心的平静对人生哲理的重要性。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传统生活哲学#

摘要:诸葛亮《戒子书》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其实自然无为清静淡泊乃是天地万物之常态,人类返璞归真的基础就是修炼内心的淡定。其实,真正的幸福就来源于灵魂的淡泊与宁静,然后达到明志以致远的从容。淡泊是什么?淡泊是对大千世界参悟后而身心

诸葛亮《诫子书》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其实自然无为清静淡泊乃是天地万物之常态,人类返璞归真的基础就是修炼内心的淡定。其实,真正的幸福就来源于灵魂的淡泊与宁静,然后达到明志以致远的从容。淡泊是什么?淡泊是对大千世界参悟后而身心放下了的一种接近自然而然又道法自然的状态。淡泊是修炼出来的,是参悟出来的,是显化出来的,是升华出来的。犹如《大学》之纲,从“格物”到“平天下”的“内圣外王”过程就是从明理修身走向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淡泊明志而又宁静致远的整个过程。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宇宙乃是一团能量体,人与天地万物本是天人合一,能量可以显化为物质,物质也可以转化为能量,无中生有,色空不二,只有淡泊明志方能万物放下。放下不是没有,而是由执着之私变化为无我之公,无为而无所不为,无欲而无所不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淡泊明志是泰山压顶而面不改色的灵魂境界,宁静致远是了然感悟后的一种豁然开朗又虚怀若谷的心态。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种心态,活在当下在生活中才会处之泰然,宠辱不惊,不为前事所悔,不为后事所惧,成事不说,既往不咎,心中只有本性没有习性,只有规律没有现象,只有博爱没有悔恨。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君子坦荡荡,心在道中,故而意志坚毅,自强不息,金声玉振,厚德载物。一个身经百战叱咤风云的将军,一个呼风唤雨利民利国的政治家,一个在舞台粲然德风普世的艺术家,一个成己达人重信守诺的企业家,一个在学堂三尺一世耕耘的教育家,他们身上所拥有的那种超凡脱俗的仙道风骨,是翩翩优雅的,是自然而然的,是腹诗气华的,这种道法自然的非凡魅力,愈老愈丽,愈老愈香,愈老愈醇。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世间,沉稳中积极果断,老练里轻松自如,它是一种人性恒定后的处事原则,不快不缓、不温不冷,亲而有度、顺而有持,动若脱兔,静若处子,贫而无忧,仁而无惧,勇而无躁,气定神闲,蕙心傲骨,内藏智慧,外显鲁愚。淡泊明志者,看破古往今来的红尘滚滚;宁静致远者,放下唾手可得的花花绿绿。其实幸福就像手心里的一把沙土,握得越紧,流失越快。文以载道,大化天下,读书是感悟道理学习他人经验的最短路径,读书犹如进入了道者的内心世界,我们随着作者的思想起伏也领略到大道恒久与现象变迁,感悟人生百味,品赏精神百态。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命修行就是灵魂实践,放下欲望,轻车简行,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网址:周凤森诗文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34368

相关内容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意思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全诗赏析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什么意思?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出处
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的人生感悟
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议论文800字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意思详解,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意思出处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十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