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启示
生活中的挫折和喜悦都能在《情感启示录》中找到对应的启示 #生活乐趣# #生活情感# #情感启示录#
生活中的启示(精选十篇)
生活中的启示 篇1
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但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姓名,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这本书的名字叫“生活”。善于读这本书的人,不仅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发,还会为这本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
有一天,我和妈妈去买菜。半路上,我感到口渴,就对妈妈说:“妈妈我好渴,给我买瓶水行不?”妈妈看我大汗淋漓的样子,从包里拿出五元钱,叫我自己去买。我跑到离我们最近的商店,见一位老奶奶站在柜台后,便挑了一瓶两元的农夫山泉,把钱给了她。老奶奶本应该找我三元,却给我了四元钱,多找了一元钱。我为此欢天喜地,心里想,这个奶奶真是老眼昏花了,多找了一元都不知道。但我转念一想,老师不是说过“诚实只是个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对呀!我不能因为一元钱而丢了自己的诚信。我转身把钱还给了老奶奶,老奶奶摸着我的头说:“你真是个好孩子!”我笑了笑说:“奶奶,这是我应该做的。”
站在远处的妈妈见我回来,问我为什么又转身回去了呢?我把刚才的事情讲给妈妈听,妈妈欣慰地点了点头,还告诉我:“孩子,诚实是做人之根本,不诚实就等于失去了一切!”
生活体会作文:生活中的启示 篇2
一天我的一个同学找我去骑自行车,还说要和我比赛,我想:他之前就没我快,我这次肯定势在必得。于是我爽快地答应了他。可他要和我比慢车,我想:我听说过比快车,可还没听说过比慢车。但我又一想:他连快车都比不过我,就更别说慢车了。还是爽快地答应了。可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我一慢下来就摔了个大跟头,而他呢,又慢又稳地到达了终点,他的轮子比我大的多,还比慢,真不知道他下了多少功夫。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左腿蹬一下,右腿再蹬下,慢慢的不就慢下来了吗?于是我采取了这个办法,果真赢了。
又有一天,哥哥的一个同学去找哥哥比赛游泳,哥哥的游泳技术可高超了,一定可以战胜他的那个同学。没想到他竟然要比谁慢,哥哥一慢下来就像石头一样沉底了,差点喝了一大口水,我想:这不就和我那次和同学比慢车一样吗,可以换一种思维想一下。我没过多长时间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游泳的方法里最慢的是蛙泳同,再加上哥哥高超的技术一定能赢。我把这个办法告诉了哥哥,哥哥听了我的话,说:“妙!妙!可真是个好办法!”哥哥听了我的话用蛙泳,真的赢了。
生活中的启示 篇3
关键词:生活教育;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我们只有将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并学会在学习与生活中与人交流、探究学习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素质。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刻感受到生活教育的重要性。
一、家庭生活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里的教师只是加速了孩子的成长。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们班就有一位这样的孩子,他叫小文(化名)。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刚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就发现这个孩子每天上课无精打采,作业很少及时完成,换座位的时候全班没有一个小朋友愿意和他成为同桌。看着他那无辜的眼泪,我的内心很不是滋味。我就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孩子成了这样呢?于是我进行了家访。和家长进行深刻的沟通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这个孩子从小一直是爷爷在带,父母一个是在上海工作,一个是在昆山工作,平时工作十分忙碌,基本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孩子。幼儿园时爷爷在带,一直宠爱着,什么事情都帮他做,穿衣服帮他穿,吃饭是喂的,书包帮着背,唯恐孩子受累了……上了一年级以后,由于奶奶生病,爷爷无法再带孙子了,所以,孩子下午放学之后就被送进了放心班,直到母亲(父亲不回来)7点左右下班回来才接回家。我和父母沟通之后孩子好了一点,可是过一段时间又反复了。
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天,小文在课上突然大哭了起来,说:“老师,老师,我眼睛疼。”我走近一看,孩子的左眼红红的,充满了血丝,我立刻带孩子去学校医务室就诊,并且给家长打电话。我一连打了十几通电话,父母没有一个人接,最终打通了爸爸的电话,爸爸在上海工作,不能立刻到苏州来。最后我就和学校的医生带孩子一起到区里的医院就诊。幸亏就医及时,否则孩子的眼睛就有可能失明。事后才知道原来孩子是自己一个人在家玩打枪,子弹打中了自己的眼睛,当时不觉得怎么样,妈妈也没有留意,第二天到校就发生了这样的事。
还记得有一次小文迟到了,他们家就住在学校对面,为什么这么晚呢?我很不解。我打电话沟通了一下,建议父母要养成孩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今天说了,明天孩子会准时到校,可是后天又来晚了……
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的前言中说到:“家长作为和孩子接触时间最早、最长的关键人物,是‘小环境的主要营造者——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在每一件小事上如何引导孩子,如何处理和孩子间的关系,几乎每一种细节都蕴含着某种教育机缘。”我想如果我们身为父母的,能够多抽点时间陪伴孩子,如果我们能够有意识培养孩子的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我们能多关爱一下孩子,可能我们的孩子就不会这样了吧!
二、学校生活对孩子的影响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就告诉我们,教育与生活是一家,而目前许多学校的教育状态还处于教育是教育,生活是生活,教师上课才来,下课就走,班主任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为了改变小文,我选了一个班级优秀的学生干部做他的小老师,同时也做他的好朋友。在课堂上,多留机会提问他,让他表现自我,让他充满自信;在课间,我利用自己的休闲时间主动接近他,和他聊天,和他一起游戏;做作业时,他有不会的我都会耐心地给予解答;打扫卫生时,我手把手地教他怎么扫地;他获得进步时,我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大大地鼓励他,发给了他一张大大的奖状,并且给了他最爱的奖品。看著他拿着奖状一蹦一跳地回座位的时候,我的心油然而生一股暖流,也许这就是身为教师的幸福感吧!
三、社会生活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对朋友是非常渴望的,小文也不例外。他在放心班有一个好朋友,叫小奕(化名)。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好地与人交流,我除了和父母交流以外,也和放心班的老师进行了交流,告诉他孩子的一些具体情况,并且让他关注孩子和朋友的相处情况。小奕十分优秀,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习惯,各个方面都很好!小文十分羡慕小奕,很想成为他那样的孩子。但是由于自己自控力差,再加上家庭教育的缺失,总是会表现出不好的一面。可是小文有一个优点,就是喜欢和别人比较,有着很强的上进心。为了更好地促进小文的改变,我还和小奕的父母、小奕进行了交流,让他们帮助孩子。
小奕很热情,总是帮助小文。教小文整理书包,教小文预习课本内容,教小文解答难题,和小文一起游戏。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小奕这样的益友,是小文的福气。在放心班里有小奕这样的好朋友,小文慢慢地变了,变得自信了许多,变得开朗了许多,变得活泼了许多,变得精神了许多,班级的小朋友也不再孤立他了……
孩子是是父母的宝贝,是教师的学生,是社会的脊梁,是我们的未来。每一个孩子就像一朵鲜艳的花,需要我们细心地呵护,他们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正是他们成长的印迹,让我们共同携手,关注孩子的生活,关注他们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164.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671.
[3]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09.
一个生活小调查带来的启示 篇4
记得那篇报道写道, 中国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数:双基应试能力+实践活动能力=100分+0分=100分, 而美国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数:双基应试能力+实践活动能力=75分+75分=150分。这两组数字深深触动了我, 利用周末我又给学生布置一项生活小调查:调查一个桔子里最多有几瓣、最少有几瓣, 并告诉孩子们调查报告包括以下几项内容:调查对象、调查数量、调查时间、调查过程、调查结果及你调查后的感受。
周一到校后, 我给孩子们一节课的展示时间, 孩子们的表现果真应了人们常说的“给我一个机会, 还你一份惊喜!”“给我一个支点, 我能把地球翘起!”
骈天宁同学第一个向大家展示。他说:星期五下午, 妈妈从安钢市场买来了20个大小不等的小桔子。妈妈帮我掰桔子, 我记录, 最后调查结果是:一个小桔子最多有13瓣, 最少有8瓣。数完后, 妈妈问我为什么吃桔子要剥皮。我说, 因为皮是苦的, 不好吃。妈妈说, 是的, 如果我们不用自己的双手, 亲手把桔子的皮剥开, 直接吃桔子, 我们会尝到苦头。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 把皮剥开, 我们才能吃到甜甜的桔子, 尝到甜头。我想告诉大家, 只有勤劳的人才尝得到更多的甜头。
调查中, 他不仅了解了桔瓣的秘密, 还明白了劳动创造幸福的道理。
牛嘉琪同学长期住在姑姑家, 是一个很懂事的小女孩。她说:星期六下午, 姑姑给我买来13个大桔子。我一边掰桔子, 一边记录桔子的瓣数, 最后把13个大桔子全掰完了, 调查的结果是:一个大桔子里最多有12瓣, 最少有9瓣。我调查的结果出来了, 可是这13个桔子怎么办呢?我一个人吃, 那是吃不完的, 再说了, 那也不好意思。对!让爷爷奶奶、姑父姑妈还有弟弟一起吃, 于是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分享了这些桔子。通过这次的调查不仅让我了解到一个大桔子的瓣数, 还让我学会了与大家共同分享是一件开心的事。
知道了桔子的瓣数, 学会了分享, 收获了快乐。这让人终身受益的朴素的真理, 孩子在实践调查中自己感受并领悟到了, 这效果胜过多少说教啊!
孙泽迅同学特别爱好数学, 无论做什么事都能联想到数学。他展示说:我调查了15个大桔子, 结果是:一个桔子最多有12瓣, 最少有10瓣。真没有想到一个桔子里还有很多数字学问, 看来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孙萌同学紧接着他的话说:是啊!吃桔子是多么平常的一件事啊, 但是我们谁都没有留意一个桔子的瓣数。如果我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 做一个有心人, 那么我们就能发现更多的别人没有发现的知识。
“我想给大家念念我们数学书上的一段话, ”张新佑同学拿着数学书迫不及待地说, “许多事情看起来很简单, 问题在于有人发现了, 想到了, 有人却没发现或没想到, 就差这么一点儿。”
不用我总结了, 孩子们总结的话比我的还要精辟, 他们在自己的实践中深切体会到了书上这句话的内涵, 我想这句话就此在孩子们心中活了起来, 不再只是平面的文字。
张占军同学有点扭扭捏捏, 还低着头走到前面来, 他说:我不好意思, 因为我周六在姑姑家做作业, 姑姑很忙, 没给我买桔子, 我就到网上查了查, 查出的结果是:一个桔子最多有13瓣, 最少有8瓣。我在姑姑的点拨下明白了, 桔子瓣紧紧地抱成一团, 团结友爱又甜蜜。
我表扬了这个诚实的孩子, 并赞扬他的发现, 孩子们也受到启发。有人说:我们的一个个学习小组, 不正像一个个甜甜桔子吗?只有我们每个小组的成员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互相帮助, 我们才能战胜一个个的困难, 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收获快乐和甜蜜!
进而, 孩子们又想到, 我们班级也像一个大桔子, 只有团结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其实, 在选这个调查题目时, 我的初衷只有两个:其一是锻炼孩子们的实践调查能力;其二是培养孩子们一种发现的能力, 让孩子们学会善于发现周围的一切事物, 做一个有心人。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 我觉得能做到这两点就很了不起了。没想到通过一个小小的调查, 孩子们会获得这么多的启示。我很激动, 也很兴奋。在创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 专家们不是一直在倡导, 无论是一节课还是一个活动都要“一箭双雕”甚至“一箭多雕”吗?这个小小调查达到了这个目的。
兴奋之余我也在思考:不是我们的孩子实践能力差、悟性差, 而是我们根本没有给孩子们社会实践的机会。我们在看重课本知识的时候, 已经忘记了社会、生活、实践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源泉。
生活中的启示 篇5
生活,宛如情节曲折的故事,永远是精彩的。可以说我是生活的一位受益者,因为我得到了生活的启示,改变完善了我自己。
记得有一天放学,我像平常一样背着书包独自回家。当我走出城铁站走到小区门口的时候,看到一群人围在小区门口,我走过去一看,原来,一位老爷爷骑着电动三轮车不小心把一个大约一年级的小孩撞着了,看小孩站在那里的样子也不像受伤了,但却在哭。可能因为小孩年龄小,没经历过这样的事,吓哭的吧!
这个小孩的家长正在冲那位爷爷嚷嚷:“看你,怎么把我家孩子撞了?!”老爷爷连忙赔礼道:“对不起,对不起。”小孩的家长不依不饶的说:“你这么大岁数了,走路不长眼呀!”老爷爷又说:“对不起,怨我,都怨我。”小孩的家长又接着说:“怨你?你把我孩子撞了,不怨你怨谁?还怨我呀?!”说着,还推了一下老爷爷,差点把老爷爷推倒在地......看到这里,我就匆匆进了小区的大门。在路上,我想:“既然那个小孩没受伤,只是身上有些灰尘,人家也道歉了还不如这件事就这样算了。何必弄得谁都不高兴呢?那个小孩的家长心胸怎么那么狭小呢?”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人的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不愉快的事,也难免会犯错误,当我们遇到不愉快或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要心胸宽阔些,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宽容他人。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美好、更和谐。
徐康
生活的启示 篇6
我们常会从生活中获得启示,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都能引起我们的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
【习作指导】
老师:同学们,生活是一本书,善于读这本书的人,时常会从中得到启示。说一说你曾经从生活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小丫:我从七岁开始学习书法,虽然写字十分枯燥,但我每天坚持练字,现在我的字写得很漂亮,经常被别人称为“小小书法家”。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毛豆:学校运动会时,我参加了4€?00米接力赛,由于同学们配合默契,原来实力不佳的我们,竟然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使我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众人齐心,其利断金。
小丫:每天放学坐公交车时,我发现与其一窝蜂地挤上去,不如排着队有秩序地上车更节约时间。
毛豆:……
老师:你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这次习作除了可以写从一件日常小事中得到的深刻启发外,还可以写什么呢?请你们认真读读习作提示。
小丫:还可以写一句格言、一幅漫画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毛豆:生活是包罗万象的。一本书、一次活动、一堂课、一次谈话……只要让我们有所启发的,都可以写。
老师:说得真好!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说不完,道不尽的。那么怎样把生活带给我们的启示写下来呢?
小丫:写生活给我们的启示,要做到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如写一件事的启示可先把事情的发生及经过清楚地写下来,再写一写自己从中得到的启示以及这一启示带给自己的影响。
毛豆:写一句话的启示可先说清楚这是句什么话以及它的来历,然后联系生活实际,选择一个具体的事例,写一写这句话带给自己的帮助和影响。
小丫:如果写一幅画的启示可先据画面编故事,再写一写自己从画面联想到的内容,然后写这幅画对自己的启发,对生活的影响。
老师:你们都说得很好!习作时,到底要按什么顺序来写,同学们应根据表达的需要来确定。思路有了,在习作时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才能让我们的文章变得有滋有味呢?
小丫:我们要围绕中心选材,抓住重点写具体,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毛豆:最好能通过重点词句来揭示自己获得的启示,就像《落花生》一文中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
小丫:我觉得还要注意给文章取个好题目。
老师:小丫说得真好。这次习作可以怎么命题?
小丫:我觉得可以直接以“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为题,也可以在所列举的题中加上一个修饰词,比如“一件()的小事”等。
韩剧对我国生活德育的启示 篇7
生活德育是相对于知性德育提出的,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在生活中教育个体,培育个体的德性,从而使个体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个体在善的生活世界中不断追求德性的完善与提升。生活德育贯穿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电视、电影、网络等各种媒体通过不同的渠道给我们的实际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对青少年的德育更是有着很大的影响。近几年势头比较强大的就属韩剧了。它以那样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向我们展现出东方文化的美好成分和合理性因素。
二、韩剧蕴含的道德内容
1、儒家思想:亲情,友情,爱情
中国和韩国都欣赏并秉承儒家文化,在道德观,文化观,价值观有着相通之处。首先从亲情来说,韩剧主要体现出家庭和谐和尊老爱幼。在韩剧的家庭中,无论男女老少都自觉遵守着家庭规则。年轻人敬老,对长辈的生活习惯予以理解,对由于年龄差带来的代沟予以包容,并辛勤照顾老人。而长辈对年青一代也会体恤与爱护,不去干涉年轻人的自由和选择。夫妻之间则是举案齐眉,互相体贴,尽量为对方着想。在《黄手帕》这部韩剧中,一对恩爱的情侣,尹紫英和富家子弟郑英俊,本来可以在法律保护下搬出家里,自立门户,仅仅为了奶奶不同意他们的婚事,俩个人便耐心等待了很多年,直到奶奶同意,有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其次从爱情来说,剧中我们几乎看不到男女主角过分的亲热镜头,他们爱的干净而纯粹,安静而温暖。在《蓝色生死恋》中,俊熙和恩熙从小建立起的兄妹情变为了浓浓的爱意,善良美好的男女主角淡淡而凄美的爱情让人觉得美好而又感到惋惜,俊熙和恩熙最后还是在一起了,不管是生还是死。爱情本就是温柔,天真,纯美的,他们让这种信仰深深的烙印在人们心中。韩剧里那个单纯唯美的世界,那样温柔干净的心灵让现实世界的复杂和沉重不堪一击,我们沉浸在其中,灵魂得到净化,心灵获得归属和满足。这正是孔子自己对爱情的认识和理想,发乎情,而止于礼,重情顺情和节情。另外在韩剧中体现的一些相互理解,不离不弃友情也是让人感动颇深。韩剧所表现出的那种朴实和信仰,一直告诉提醒我们,东方传统不是腐朽没落的,儒家文化贴近人心,温暖朴实。
2、宣扬自己的民族文化
韩剧在对待社会的现代性和潮流观时,总会强调传统伦理道德的必要性,他们永远不会丢失自己的民族文化。例如在《大长今》中,儿时的崔今英尝一口菜,便能说出这个菜的十几种佐料,下料的顺序和火候的分寸,小长今甚至可以吃出食物的甜味是山柿的甜味,不是蔗糖的甜味;徐长今失去味觉之后,一个山野医生用蜜蜂毒针扎一扎,就把医官也束手无策的疑难病给治好了……韩剧的主题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注重保持民族特色,在潜移默化中把爱国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剧中,很少看到国外的物品,甚至没有国外的手机和进口轿车,韩国人都以购买使用国货为荣,都吃本国的蔬菜和水果。在他们的观念中,国家的地位高于一切,自己的东西才是最适合的,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成为本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对自己传统文化的珍惜和自豪,是一种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当然,他们也没有摒弃西方文化的精髓,充分地实践着东西和谐的文化价值观,这对当今我们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处理现代与传统的关系也是很好的启示。
3、立足于草根阶层,体现人性真善美
韩剧立足于草根阶层。它真切关照普通人,擅长“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它追求“最常态的人物,最简单的生活,最朴素的语言,最基本的情感,甚至最老套的故事来着力凸显人性中美丽的一面。以一种敏锐而友爱的目光来审视社会人生,让我们看到一些人性的普遍东西。观看韩剧后,会觉得生活处处都有智慧,哪怕是再平凡的生活中都蕴含着大智慧,这使我们对生活充满热爱。它致力于平凡的小事,呼唤的却是我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世界。它所描绘的生活琐事以及主人公对待那些琐事的态度、行为,都有着极其丰富的人生智慧、生活智慧。
三、对中国德育的启示
1、重视儒家文化,开放吸纳外来文化
中国是儒学思想的发源地,中国的儒家学说思想深厚,并蕴含丰富的文化精髓。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曾经历过多次的政治思想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遭遇了一次次浩劫,当我们惊喜地发现自己亡失殆尽的传统文化在韩国被很好保存下来,我们真有一种感动和亲切。韩国在吸收、传递儒学思想的同时,彻底、完全地接受了中国的儒学精髓,对儒家思想的尊重远远超过中国。儒家理论是培育民族精神和良好社会风气的根本环节,所以对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伦理的精髓,我们要认真传承,加强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研究,将儒家传统文化融入德育课程中。
但是在文化价值观如此开放的今天,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之路至关重要。我们不能无视民族文化间的碰撞,应保持开放的姿态去吸纳融合,尊重自由,尊重差异,来避免由于文化不同而产生的误解。更要不断学习其他国家的优势和文化精髓以此来加强自身文化建设。
2、积极进行国民精神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所谓国民精神教育,就是要确立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立的意识,培养民族自尊心,确立民族性。中国有灿烂的历史文化,有完善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因此要一如既往的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育学生以祖国为荣,珍惜并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为国家的强大而努力。当今社会,随着各种媒体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逐渐扩大,我们更要重视各种媒体的作用,正确运用各种媒体引导我们的青少年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希望中国的影视剧在对韩国影视剧进行扬弃之后,会拍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成为国家进行生活德育的更有利的助手。
3、以心理认同做依托,让德育从“天上”回归到“地下”
当谈及对孩子的教育时,老师和家长通常采用的是说教的方式,往往是对他们提出各种要求,而缺乏真正的关心、理解,以及沟通交流。有什么样的说教比孩子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来得更深刻呢?又有什么样的全面工作比孩子的耳濡目染来得更细致呢?当我们要求孩子尊老爱幼时,父母却时常表现出对自己长辈的不敬;当我们要求孩子要为别人考虑时,却不想想自己是否真正能够身体力行;当我们要求孩子热爱祖国、贡献社会时,工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社会上严重扭曲的骗术却让我们内心汗颜……缺乏心理认同作依托的德育就是隔靴挠痒。我们有时太过于注重形式,而脱离实际内容。而韩国至少在这方面做的比我们好,他们会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感受,用一种温柔平和的心态来进行教育,他们的温婉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文献
[1]冯建军.“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132-139.
[2]崔俊植.对韩国文化的根本理解[M].当代韩国,2006.
[3]田景.韩国文化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
生活给予概率和统计的启示 篇8
一、生活现象中的概率和统计
概率和统计是两个严谨的数学概念,同时也是两个简单的生活常识。推及到生活中来讲,概率是研究事物规律的科学,是一件事物发生与否的可能,而自然界的事物有些是必然发生,而有些是可能发生,其具备确定性和随机性的两面性;统计是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科学,是对未来做出预计的基础,在生活中一件事物的发生可能基于对之前的数据的统计,是期望发生与否的基础。
明确了概率和统计与生活的关系,在实际的教学开展中,可以以生活现象为引入,对概率和统计进行介绍:例如对于概率来说,自然中存在着太阳的东升西落、落叶归根、阴晴雨雪,这些都是生活中必然发生的自然现象,发生的概率是100%。但是一天内上述现象全部发生的概率又是微乎其微的,如能发生也是个小概率事件,可见概率只是一个事物发生的可能;再例如对于统计来说,自然现象的规律的总结就是一个统计的过程,“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惊蛰、芒种等气候对作物的影响,这都是建立在古人对气候和自然现象的总结和积累之上的。
可见,通过上述生活化的现象导入,同学们对两个数学概念和特性有了清晰的理解和准确的认识。此刻老师再结合精炼的数学语言表述,使得原本生涩和枯燥的概念,浅显且具体的传授于学生。生活化的概念讲解更加的切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原有的知识水平,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思考热情,最大程度上的帮助教学的开展和深入。
二、生活现象中的抽样
抽样调查是指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的过程,是一个数学的调研过程,同样也是生活中的常用生活技能。推及到生活中来说,是一个由小见大的过程,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一叶知秋”就是这样的道理。抽样的部分可以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整体的特点和规律,最大程度上的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和消耗。当然抽样的过程中有科学的方法和规律,这是我们需要在数学层面研究的内容。
大体上了解了抽样过程和生活的关系,在抽样相关的数学知识讲解中,可以借助生活中的经历进行数学抽象到具体的转化,帮助同学理解。例如在家常煮饺子的过程中,对于锅中的饺子是否已经熟了,我们通常需要尝一下。这其实就是一个抽样的过程,这一锅的饺子是考查对象的全体,数学中称为总体,锅中的每一个饺子称为个体;试尝的一个,在数学中称为样本,如果参与煮饺子的3个人每人都尝了一个,那么这三个饺子都是样本,这个数目称为样本的容量。以上是一个简单的随机抽样过程,此外扩展开来,还有对于生产批次中分层抽样、系统抽样等。
可见,通过生活中的“煮饺子”过程,我们对统计中的抽样有了初步的理解,对抽样中涉及的数学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随即,老师再利用传统的数学模型(如抽签)进行系统的讲解和分析。生活化的引导过程,帮助同学从生活出发,建立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帮助同学理清学习的思路。
三、生活现象中的独立性
概率中事件的独立性是指两个事件没有关系,可以说两个事件的属性没有任何的交集,在生活中同样也蕴含着这样独立的思想。推及到生活中来说,古人口中的“水火不相容”“方枘圆凿”就是这样的道理。生活中很多事件的发生与否都是结合独立性判断的过程。独立性的掌握可以有效地帮助同学对事物进行准确的识别,在概率的计算中可以利用独立性的判断对可能发生的概率进行反向的逆推。
通过了解独立性和生活现象的关系,在进行独立性的讲解和判断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经历对独立性进行阐述,例如在火车站周边的纸牌比大小的骗术,一张“A”和一张“K”,路人和庄家各抽一张,抽到“A”的赢。很多被骗路人,第一次抽到了“K”并不收手,认为下把肯定会抽到“A”,一次一次加大赌注,反而屡屡被骗,导致血本无归。其实在每一次比大小的过程中,抽到“A”和“K”的概率是一样的,各占50%。而很多路人错误的认为每次的比较过程有一定的关联,其实不然。
可见,纸牌比大小的小骗术,其实是抓住了路人贪图利益的心理,庄家也是和运气在赌博。输赢其实是各为相对独立的事件,老师可以在帮助同学揭露这个小赌局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崇敬感。所以说,数学和生活是相互关联且密不可分的,数学原理是对一些想象的科学解释和披露。
生活中的启示 篇9
第一, 擅长疏通人民心境, 顺水推舟。让人民缓解负担, 完善电影为人释放压力的本领。
第二, 情感展现和理智结合。既用影片情节感染群众, 又细化实际生活, 在影片情节中展示人们所处的环境和面对的事情, 使人们了解真实世界的多样性, 加强了解现实的能力, 理智地处理和应对实际事件。
第三, 有立场。文艺化、有美感、愉悦地传达主动的价值导向, 由影片内容的构建、角色捏造、场面气氛, 支持真善美, 反对假丑恶, 塑造幸福社会。因此韩国真实生活主题的影片才能受到全面声援并经久不息。
怎样面对影片实际制作上的现实情况、差距和黑暗面的表露?显示实际情况、反映生活的阴暗面是不积极的吗? 需要辩证地处理此种现象。就像黑白分水岭, 白和黑、正方和反方、踊跃和消沉本来就是相反的个体。在影片制作上, 避开反方数据和消沉原因, 自主说明正向的消息, 既违背影视制作的要求还不利于生活事项的处理。基于影片的感化能力, 成效却对人们内心的发展和壮大无益, 可能导致人民浅易化的思想模式。
心理学上, 正能量核心是本领, 涵盖人的外表举止本领和内涵、心理高度;负能量核心是欲望。总管受众内心, 赏片经过既是本我解脱, 还应对“自我”本领进行允许和加强。 疏通“负能量”、转达“正能量”是普通影片系统无法忽视的整体需求。影片所表达的正能量本质上表现了群众掌握本体及外界的本领, 是在认可人, 可以使人主动、踊跃向上, 还对社会实际具有典范作用。
评定影片表达了一种什么能量, 并非看影片的主题, 而是看影片内容背后反映的现实生活是不是理智、正常, 能否加强群众认识社会的能力, 能否协助群众积极面向现实生活, 主要取决于影片背后反映的评价标准是否对人起到正确导向作用。然而未规定什么样的消息及评价标准是正面主动、值得倡导的, 务必和现实走向一致, 是一种非静态评定, 按照实际生活现象顺水推舟, 符合人们的需求, 完善和增强人们了解生活及处理现实的本领。
二、实际生活主题的创作方法
(一) 实际生活主题叙述的应普通化、平素化。比如《辩护人》角色来源于加快韩国现代民意变迁的上任领导人卢武铉, 然而电影所创造的人物形象却有所偏差, 只是经由影视需要将其塑造成一位在现实最基层劳作的小人物, 基于平日生活经验, 饱富人情味地叙述了一位平凡人物怎样与实际生活抗争并蜕变为代表民意愿望的豪杰的事迹。即使影片情节和实际形象的真实事迹有所偏差, 然而人物的思想经历是一致的, 体现了韩国生活此时民意变迁时给人民带来的愿望、 艰苦和痛楚。
(二) 实际生活主题的制作应该在角色思想的艺术提高的基础上。比如电影《素媛》以小女孩惨遭“性侵”的真实故事作为底本, 着重表现小女孩遭遇伤害后和亲人一起新生。此种艺术提升并非抽象概念的增强, 而是以角色现实思想为基准的, 涵盖对社会所持的非正面消息的展示。比方电影里的小女孩妈妈内心的描绘, 在灰心时宣泄对爱女经历痛苦折磨的辱骂、对朋友内心的反向推测, 如实复原了角色的内在情况, 减轻了暴虐的现实压力。因此, 新生途中梦幻般的亲情和亲情才极富感化性;但电影里的罪犯凶恶阴险的描写, 展现出了目前刑法不完善的情况, 提升了影视矛盾, 经由对法制道理和人性矛盾的表达和整理, 应对实际社会的冲突;真正让人们看到了角色的内心的发展和壮大, 也在提升亲情和理智美。
(三) 实际生活主题制作经由搜集素材角度、展示形式表达的评价标准。例如《追击者》是最真实的典范之举, 搜集的素材源自2004年判枪刑的韩国连环杀人犯, 有“变态杀手魔鬼”名号的柳永哲的实际情况。虽然造成柳永哲违法行为的原因多样, 也有值得同情的地方, 然而他一点也没有悔过之心, 更严重的还说“杀人并没杀够”。甚至逮捕他后, 韩国互联网上还发布了“柳永哲后援会”, 有的不经世事的人还将其称为偶像。此种现象, 经由搜集素材角度及展示形式, 处理好人们思想许可的程度, 显现适应主导评价标准的观点及意见, 就是制作人需要负责的任务, 还是保证普通影片质量的核心方式。
(四) 实际生活主题制作应该有一致的评价标准。影片拥有完整的体系, 它的特点、方式是想完善地表达电影的核心, 即影片注重的主要评价标准。社会的实际定义多样不清, 然而影片记述需有一致的评价标准, 特别要避免主要观点和影片表达的剩余评价标准不一致及重心和模式不一致。
摘要:最近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韩国影片关注生活焦点、选材精炼;看重质量、坚实基础;效仿样式、增强亲身感;多方结合、完善事件等方式都值得学习。然而韩国实际生活主题的影片更受青睐, 其制作核心是:正视实际生活的写实主义魂魄。就中国影片而言, 应借鉴韩国影片正视实际的方式, 观照实际的角度和表达实际的模式, 具有深究的意义。
关键词:韩国,电影,启示
参考文献
[1]郑伟.浅析韩国电影多元素研究价值[J].才智, 2013 (15) .
亚里士多德的生活教育思想及启示 篇10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 提出著名的“美德就是知识”的命题, 把道德的本质视为知识, 认为道德教育是任务就是教授人掌握道德知识, 继苏格拉底之后, 柏拉图又提出了“善理念”说, 他们开创了一条“主知主义”的道德教育路线, 对其后的整个西方道德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但在“主知主义”道德教育的洪流中, 也出现了不少主张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待道德、道德教育,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就是其中代表之一。他的主要生活教育观点如下:
1.认为生活是道德的基础。亚里士多德认为真正的教育需要认识人的本质, 即所谓“人的功能”。教育需要认识人的政治本性和人的理智本性;需要把辨别善与恶的伦理德性和参与公共生活的实践智慧统一起来;需要关怀个人美善的幸福生活, 同时需要关心实现个人幸福生活的公共生活。他将生活视为道德的根据, 即从根本上讲, 认为道德来源于人的现实生活, 是生活的需要, 生活是道德存在的最终根据。主要表现在他对幸福, 善与至善的理解方面。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产生以前的半个多世纪里, 在希腊社会的实际生活和理论研究中, 至善和幸福问题是人们最关心也是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柏拉图的“善理念”说。柏拉图的“善理念”, 即至善, 它是唯一真实的, 他认为人们要达到幸福, 就必须摒弃一切情欲和现实生活要求, 去追求至善。亚里士多德没有秉承他的老师观点, 恰恰相反, 他认为应从现实的生活出发, 主张人们现实生活中一切具体的行为和活动, 都是在追求某种目的, 都是在实现某种具体的善, 善是一切事物所追求的目的, 不能说只有一个善, 所有的事物和行为活动都在追求一个善。善是具体的、多种多样的, 它就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并以现实的生活为基础, 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善的意义和存在同样多, 它既可以用来论说是什么, 如神和理智, 也可以用来述说性质, 如各种德性……没有某种东西能是共同的、普遍的、单一的”。至善则是由各个具体的善积累而成, 并且是在现实中通过德行的活动达到。他认为, 柏拉图的抽象的、神秘的“善”理念“是人们无法达到的, 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无用的。”亚里士多德尽管也讨论至善是人的德性的目的, 但是他更强调这种“能够表现为现实生活的特性”。坚持从现实的具体的生活实践出发来说明什么是幸福, 善和至善是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的突出特征。
2.重视生活、实践在德性养成中的作用。与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主张不同, 亚里士多德认为, “美德在践履”, 强调德性必须有实际行动的训练, 需要在生活中养成正确选择的习惯, 才能真正全面地完成德性。美德不仅是一种道德知识, 更重要地是一种道德行为, 德性是一种选择习惯, 它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 道德训练过程就像人们学习技艺一样, 是经过多次重复练习而学会的。他举例说, 一个要想成为公正的人就要通过做公正行为才能变成公正的人, 不通过实践, 谁也成为不了有德性的人。“有些人什么合于美德的事都不做, 而是躲到有关美德的道理言谈之中, 认为他们是哲学并因此能成善人。这么做就像认真听医生讲话但不按其指示做的病人”。亚里士多德认为, 对于获得德性来说, 知识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其他的条件比知的作用更重要, 事实与生活是最后的主宰者, 在实践的研究中所提出的东西必须交给事实与生活来验证, 如果它们与事实一致, 就可以作为知识来接受, 如果不一致就只是一些意见。他认为德性是一种行为的结果, 这种行为是自觉的, 是经过思想而选择的, 不是德性决定人们的道德行为, 而是坚持不懈的道德行为决定人们的德性, 没有付出行为的德性是潜在的自然禀赋, 只有在良好的习惯中才能形成的品德。当然, 他并没有否认理性在人的德性形成中的作用, 他认为培养人的诸善德来自于三个根基:即出生所禀的天赋, 日后养成的习惯和内心的理性。这三种方式必须尽可能地相互协调, 如果三者之间不和谐, 不仅理性不能发挥最优良的作用, 而且经过训练养成的习惯也不能发挥好的作用。但总的来说, “亚里士多德还是批评了那种把德性的养成视为理智活动的结果、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无关的思想, 更强调后天的生活习惯、社会实践在品德教化中的作用, 强调行为训练和理智思考的统一”。
3.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过“幸福”生活。亚里士多德认为, 伦理学的目的不是以认识为目的, 而是为了在现实的世俗生活之中实践道德, 过一种幸福的生活, “我们探讨不是为了知识德性是什么, 而是为了成为善良的人”。“在某种意义上, 有两个问题需要人们思考, 其一是, 什么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其二是, 当情况不明显的时候, 人们怎样确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亚里士多德把最好的生活方式称为“幸福”。而“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要挥发德性的力量而达到幸福, 其中一个关键在于现实活动, 也就是阿伦特所说的“幸福在于行动”。幸福是一种合于德性的生活实践, 是在表现人的优秀品质的活动中实现的。亚里士多德反复论证:必须先进行有德性的现实活动才能获得德性, 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 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 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他说:“幸福在于善行, 实践 (有为) 就是幸福。在实践的事物中, 目的并不在于对每一课题的理论和知识, 更重要的是对它们的实践, 对德性只知道是不够的, 还应力求应用或者以某种办法使我们变得善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是幸福的, 相反的活动则导致不幸, 这种合乎德性的活动贯彻在生活之中, 是持久最有价值的, 伦理学的目的就是教给人们“实践智慧”, 面对那些在生活中经常变动的事情, 对之进行深思熟虑, 以便判断什么是对自己有益的。可以看出, 现实的行动、生活的观点于亚里士多德的整个伦理学之中, 成为其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人生的目的, 既不是柏拉图的那种神秘主义和悲观主义的离世绝俗, 也不是那种庸俗的自私的享乐, 而是通过对他人和国家有利益的善行, 献身于社会事业, 过理性的优良生活, 过一种美德的生活。”这样生活不仅是道德的基础, 同时, 生活实践也是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和最终目的。
二
任何一种教育思想都不是空穴来风, 都不能超越历史, 无视前人的经验和成绩, 它总是和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 无法割断也不可割断与历史的联系。20世纪下半期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理性对人类社会实践领域的全面渗透, 反思人的生存状况、批判科技理性的优越及其对人的异化, 倡导人回到自身、回到自己应该过的生活世界, 成为人文社科界的一股重要潮流。亚里士多德对脱离生活的批判, 提倡教育走向生活, 主张生活教育的思想, 对于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启示。
1.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根基。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根基?也就是回答什么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本体性关联,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性依据, 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发展、变化的最终决定因素,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综观一切, 生活也只有生活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根基。马克思指出:“我们那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 不是教条, 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 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包括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这就深刻地表明了生活与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本体性关联, 人的现实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赖以滋长、生存的土壤, 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真实根基。追溯历史, 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于生活的需要, 存在于生活之中, 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育, 教育与生活浑为一体。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教育, 包括生产劳动教育、生产方式教育以及原始宗教教育, 这种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教育活动, 除要求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以外, 还要求熟悉当时的风俗习惯, 礼节仪式和宗教仪式。佛罗斯特曾指出, 原始社会中的教育, “儿童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适应在他周围环境中的那些力量。”不难看出, 维持生活的需要, 尤其是最起码的生存的需要, 是原始社会思想和道德教育得以产生的历史根源。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来讲, 也是建立在生活之上, 马克思主义认为,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一切社会意识都是社会生活过程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不能由自身来解释, 只能由生活和变化发展来说明。“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 一句话, 人们的意识,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 人们的社会关系, 人们和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生活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 还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因此, 物质生活对人来说是第一位的, 是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人的所有历史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所包含的思想意识、道德规范、政治理论、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 它们既不是神喻, 也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 它们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
2.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生活是满足“现实的个人”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最一般的意义和最直接、本体的功能在于人的改变。具体地说, 在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改变,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主要表现为教育对象的品德发展。”而且, 思想政治教育导致的这种改变不是一般的变化, 而是体现了人对某种引导着社会发展方向的思想道德理想和价值追求, 因而在本质上是人们的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高和潜能的发挥来促生产力的发展, 推进社会的进步”。这样, 思想政治教育就通过促进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而使社会获得了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力量——现实的人, 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成为社会大系统中的具有某种实体性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人在生活中创造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不是目的, 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现代社会出现一种越来越强烈的“属人的”趋势, 越来越突出人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 把人的需要的满足, 人的全面发展当作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和衡量尺度。思想政治教育为了生活也就是为了人, 思想政治教育只能也必须在生活中展开。
马克思主义认为, 现实的人是活动着的人, 人们是通过活动来创造自己的实际生活和历史的, 有目的的活动就是表现和实现人们自己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之所以是这样, 是因为人们只有通过活动, 才能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多样性需要。正如马克思指出的, 人们“积极地活动, 通过活动来取得一定的外界物, 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从人的活动的视角来看,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种生存和活动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能够使人获得思想道德素质发展, 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种活动方式, 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获得的方式, 是人通过这种独特的生活实践来追求自己的价值理想的目的性活动。
3.在生活体验中生成思想品德。
杜威认为, 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 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 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 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 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不能仅仅靠抽象的思想政治品德知识的学习或机械化、模式化的行为训练, 还必须经受教育者切身的生活体验去感悟、去生成、去发展。
“体验”就是“以身体之, 以心验之”, 指的是个体的身心与世界交往并生成感受、情感、领悟、反思等的认识与实践活动。引导受教育者在生活体验中生成思想道德品质, 首先, 应积极组织和促进受教育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为受教育提供广阔的生活空间,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获得对各种思想道德品质要求的真实体验。其次, 创设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 使受教育者获得对教育内容的亲身体验机会, 从而形成相应的思想品德。
摘要:亚里士多德在批评他的老师柏拉图“善理念”和“主知主义”道德教育路线的基础上, 提出了生活教育思想, 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启示。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网址:生活中的启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38037
相关内容
生活中的启示(通用15篇)生活中的启示作文400字(50篇)
生活启示录
生活的启示(实用15篇)
生活教育的启示
生活中的启示:故事里的智慧
从生活中悟教育智慧:教育隐喻启示录
中国人的审美之道:生活中的美学启示
你在生活中得到那些启示
2023中国文学:日常生活的深度、启示与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