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照亮人生 ——我阅读生活的回顾和反思
定期回顾和反思阅读体验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探索阅读乐趣#
“
”
一
我读书的历程,有几个阶段,对我一生成长意义重大。
第一个阶段是高中和下放时期。真正爱上读书是从高中阶段开始的。那时主要是读文学书。文革时期读不到什么书,有时候为了读一本书,历尽艰难。这个阶段我遇到一个好老师——陶蔚南先生。当时我上高一,班上兴起了一阵旧体诗的写作风气,陶老师也擅长此道,我的写作才华很快被他发现了。他将家藏的《唐诗三百首》借给我,并不时加以点拨,最终我竟然把那本《唐诗三百首》抄背了下来。我深深地感谢陶老师,他给我一本青春的经典,给我打下古典诗歌的底子。后来我兴趣扩展到现代诗,读了普希金等外国诗人的作品。我很庆幸,我的阅读是从诗歌开始的,由诗入手,奠定了我对人生与事业的诗意追求。
父亲的单位有个图书馆,馆藏多是文革流行小说,但有一套《鲁迅全集》,还有一套《史记》。《史记》我借来粗粗翻过,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鲁迅全集》。记得是一套单行本,黄褐色,封面上一律印着鲁迅浮雕侧面像。我就一本一本借来看,《坟》《热风》《二心集》《三闲集》……读鲁迅书,特别喜欢看后面的注释。注释中历史文化信息、典故成语什么都有。比如鲁迅笔下提到的“拳民”,也就是我们说的义和团,注释上对此解释说,“他们采取了落后迷信的组织方式和斗争方式,设立拳会,练习拳棒,因此被称为拳民”,这就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历史真实的某种面相,有别于在当时教科书上学到的极“左”的历史观;鲁迅还说张献忠“杀人如草”,注释上解释说,“旧史书中多有他杀人的夸大记载”,当时觉得这个注释给人一种此地无银的感觉。在阅读鲁迅的过程中,我常有质疑批判的火花在闪耀。
高中和下放那会儿,正在进行批林批孔、批儒评法,当时杨国荣的《中国古代思想史》、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简编》颇为流行。下放时,我就把这两个人的书拿来读。少年的时候,喜欢读这些深刻的书,以为能够解释人生。这些书都是用彼时流行的极“左”观点评价批判传统文化思想,但对我却不无入门的作用,只是不少内容深奥难懂,理解起来很吃力。不过沉醉其中,读不大懂也很快乐。这段时期,埋下了好学求知的种子,品尝到了读书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快乐,也养成了在书里汲取人生智慧的习惯。
二
第二个阶段是师专读书和农村中学三年任教时期。师专毕业,分配到一所农村中学,那里条件很差,风景很好。值得庆幸的是,这几年我没有荒废。我有自信,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现状,不会一辈子屈居在这里。我把古典文学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安排自己的生活。一大早起来,围着学校跑几圈,坐在小池塘边上背古文。白天忙于教学,晚上灯下苦读,主要读古典文学方面的书。我选择了王力的《古代汉语》、隋树森主编的《古代散文选》,朝夕讽诵。三年时间,我差不多把《古代汉语》翻烂了。我还研读了吕叔湘的《文言虚字》、王力的《汉语史稿》、徐召勋的《学点目录学》、吴孟复的《古书读校法》等传统文化入门书,在古汉语的文字、词汇、训诂、典章制度、目录学等方面,算是打下了一点基础。
农村中学老师特别热爱古文,对古文有一种天然的崇拜。古文好,就是功底好。学校里老教师惊讶地发现我这个小年轻古文功底还不错,背后常常夸奖我。读书,再加上突出的教学业绩,最后把我送到了县城中学。
我的读书经历是和买书联系在一起的。学校在乡下,我主要是通过邮购买书。每到周末,就跑到镇上邮局汇款,取邮包。不管刮风下雨,乐此不疲。当时买了不少好书,比如定价只有22.8元的中华书局版《十三经注疏》之类。那时上海书店出了套“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原版影印丛书,我买来读了不少种,如周作人的《知堂文集》、陈梦家的《新月诗钞》、梁遇春的《春醪集》等。还有江西人民出版社的“百花洲文库”,是施蛰存主编的,选的都是20世纪30、40年代有影响的而现在稀见的小部头文学名著。就是在那套书里,我第一次读到了沈从文的《边城》,被深深地打动。还有花城出版社出的“文学丛刊精选”,也因此读到久闻大名的何其芳的《画梦录》,至今还记得集子中《雨前》《独语》《秋海棠》等名篇。周末,学校里老师都回镇上或县城了,校园空旷寂静,独坐灯下,摩挲翻阅刚到手的好书,觉得特别充实。那段读书的日子,至今难忘!
三
第三阶段是安徽教育学院学习时期。当时一门心思想考研,花大量时间学英语,还跑到安徽大学去蹭课、听讲座。那个时候文化热、思想热刚兴起,西方新思想涌进来,有几套书很有名,比如“走向未来丛书”、李泽厚“美学译文丛书”、“文化:中国与世界”组委会编的“新知文库”等,我找来疯狂阅读。根据我的个人趣味和治学轨迹,我本应该是一个县城中学读了很多书的老夫子,之所以最终没有成为这样的人,这个读书的关键点很重要。合肥毕竟是省会,高校多,时风鼓动,人人海德格尔,个个存在主义,什么《在历史的表象背后》,什么《阿Q的性格系统》,成了学子的葵花宝典,李泽厚们更是我们的超级偶像。虽是皮毛,但把书来摸一摸,翻一翻,囫囵吞枣,培养了对异域新知的好奇和敏感,思维激活了,眼界打开了,格局也变大了。
此前我读过的外国文学有限,无法构成西方学术背景。现在打开了窗户,看到了西方的学术世界,政治、历史、思想、人类学、文化学,琳琅满目,五光十色,感到从前的知识框架陈旧,原来的“经史子集+儒道释+中外文学名著”的知识框架完全崩溃了。读书的价值取向更是完全不同。原先希望什么都知道一点,追求一种近乎炫耀的渊博和丰富,现在则是运用新思想解决问题。治学上问题意识出现了,开始学着去独立思考和研究。这类西学新知的阅读,我持续了很多年,经历了思维的风暴和重生,脱胎换骨,重塑了自我。
四
最后一个阶段是参加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教材组不仅是个编教材的团队,更是一个学习研究的共同体。新课标有了,可是新教材长什么样谁都不知道,于是大家一边学习理论,一边摸索:阅读大量文学作品,筛选出符合教材要求的经典文本,用最恰当的方式编排成学习的框架。教材组是个优秀的团队,其中有教育专家,有大学教授,有作家评论家,还有一线中学教师。频繁密集的会议研讨,智慧的脑袋交流碰撞,一场场头脑风暴,一次次尝试修改,眼界一天天开阔,学识一天天看涨。我读了很多书,尤其是教育方面的书。之前我教育方面的书读得不多,看得也很皮毛。有朋友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他说,不要贪多,看个十本八本,真正融会贯通。我于是认真读,先后读了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波兰尼的《个人知识》,还有《学记》《朱子读书法》,还有蔡元培、胡适、潘光旦……把中西方的教育理论多少恶补了一下,并最终形成了“疑大于知,道重于术,真高于美”读书治学的价值和信念。
五
有一次,一位我敬重的朋友问我家里有多少书,我说不多,就三四千本。他大手一挥,一脸不屑地说:“要那么多书干嘛!我没你那么多书,文章不照样写吗?”当时我很不以为然,但是这句话常常在耳边回响。之后,每当我坐拥书山,被书本营造的虚幻包围陶醉,以为自己占有其中知识的时候,这句话就响起来。它提醒我:读书到底为了什么?我的回答是,读书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平和生命质量,让自己有能力参与今天教育文化的创造。我不希望自己一辈子只当个读者,希望自己读读书,教教书,最后还能写一两本书。而长期的读写摸索中,前方“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这若明若暗的亮光召唤着我,引导我一路前行。
多读才能会读。著名教育专家杨九俊先生告诉我,他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不是大学培养的,而是自己当年在农村中学当代课老师锻炼出来的。那时候,他每天和同事同读一篇《光明日报》上的文章,然后一起讨论,分享、纠正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一直坚持,一年差不多读了300篇文章,解读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我读书经验告诉我:读书要以笨自居,要有几分傻气,要耐烦,要耐难,要耐不懂处,更要耐焦虑耐煎熬,耐寂寞耐孤独。自认为聪明,浮光掠影,等于没读。听扬州大学的朋友介绍前辈学术大家任半塘先生读书事迹,深受启发,引为楷模。说当年任先生住在成都一个大杂院中,院中喧闹不堪,他每天一早起来,被一个背篓,到图书馆读一天书。背篓里有热水瓶,有午饭,还有许多旧日历纸。他把阅读中看到的有价值资料抄在旧日历纸上,回家后贴在旧报纸上订成大厚本子,如是日积月累,成就《唐戏弄》《唐声诗》等几部大书。
人一辈子要读几本大书,而大书又往往是由若干长文组成,因此,要有意识锻炼自己读万字长文的能力,并把它当做突破口。一般人读文章的心理极限和意志长度,常常不超过一万字,往往缺乏读万字长文的经验和习惯。一两万字长文若能一口气顺利地读下来,阅读能力才算强大。我曾对朋友戏言,提高自己学术阅读能力,就要从多看万字学术长文入手,能从中看出一种气象,读出一种美感和享受来,才能算是读书人。
六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一个人不可能把天下的书读完。读书,永远是在路上。读书治学的过程注定是这样的: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把原文中的有关信息,与自己的认知结合在一起,引发自己的思考;把自己零散的思考、碎片化的东西组成粗糙的小结构,最后慢慢形成自己清晰的知识框架和系统。阅读的本质,永远是书中原有之义与自己个人理解的化学反应,书中的内容,更多是诱导,是启发,是补充,是孕育。我更愿意把读书看成是一种创造和运用。当一个东西能被你创造性运用之时,为己所用,成为自己思想知识的一部分,才算是真正的读书,才能把自己从读书的沉重认知负担和自我怀疑挣扎中解放出来。而写文章,通过写作来深化读书,便是创造性运用的最高阶。对文章进行概括、质疑、评述和运用,就会在心理上产生占有和超越的自信,不然就只能做书本的奴隶,做别人思想的奴隶。
未经表达的读书不是真正的读书。创造性读书,就是要用脑和笔在书中一步一个脚印走一个来回。要动动笔墨,做点札记摘抄。札记摘抄的重要价值是可以“抄”成一篇新文章,甚至一本新书。把文字从书中抄出来时,许多书中本来无法碰到一起的段落和语句组合起来,阅读这些来自不同的书和文章的材料时,会给人新的思考,有了创新的可能性。原先我做笔记总不长久,书架上躺着大大小小许多笔记本,有的记了半本,有的记了若干页,后来觉得这样下去不行,我读了这么多书,没有笔记等于白读。读了米尔斯的《社会学想象》,受到冲击,知道笔记就是自己的学术档案,关乎学术生命的健康。于是我就拿我校学生用的普通作文本做笔记,并效仿前人,取名“日知录”,把内容分为“阅读笔记”和“生活笔记”两大类,一本一本记,越记越多,还不时翻阅温习。这些年读书的成果,都在这几十本笔记中;这些年写的论文,也多受惠于我的笔记。
创造性读书并非一条直线,而是互为参照的网络。有时候读不懂,反复读是一个办法,还有就是找到与这本书相关的书来读,直到最后把这本书基本读懂为止。任何一本经典都有一批参照性的读物,往返多次,可以帮助我们读懂经典。经常听专家讲,要读一流的原典。对于普通人来说,这话有一定欺骗性。真实的情况是,还应该在一流的书之外,搭配着读些“二流”“三流”的书,搭建各种通道,进入到你研读的那本书里面去。有些书看很多遍,可能也就这个水平。萝卜烧萝卜还是萝卜,要萝卜烧肉,才有味道。比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这类原典书,不借助权威注释,很难深入理解;又如柏拉图《理想国》,读再多遍可能也就这样的认识,要借助人家解说性的“二流书”“三流书”,才能稍稍接近它。
近些年,我把读人和读书联系起来。我认识许多专家学者,他们知识渊博、趣味广博,富有创造力。在学术交往中,我发现一个现象:他们的理论和他们的个性有联系,他是这样的人,才有这样的理论观点。和他们交谈的时候,那么多厚重的书,要旨和关键还原一下就是几句话。是啊,一个人最初的学术思想和观点都应该是简单的,后来随着所占有的学术资源越来越多,思考越来越深入,想法和观点不断得到提炼加工,才变成一个严密庞大的理论体系。我喜欢看学术作品的初版本,因为学术原创点就在里面。和这些专家学人交往,再读他们的书,读书变得简单了,书也变薄了。
七
以上说的都是读书有用,其实,很多时候读书看起来“无用”,至少是没有立竿见影之用。读书对一个人成长的帮助是有条件的。它包括个人的努力拼搏程度、教学的上进心、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实践中的学习和反思能力,此外如师友的帮助、团队的支持、学校的整体氛围等,都不可或缺。只有当这些条件都具备了,读书才有可能为我所用,帮助我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把不甘平庸的奋斗人生渐渐照亮。
2017年7月10日改毕
推荐书单
1.《创造宣言》 陶行知
2.《美国学者》[美]R.W.爱默生
3.《教学勇气》[美]帕克·帕尔默
4.《搭建实践与理论之桥——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陈向明等
5.《吾国教育病理》 郑也夫
6.《明亮的对话:公民说理十八讲》徐贲
7.《如何阅读一本书》[美]艾德勒、范多伦
8.《朱子读书法》[南宋]朱熹
9.《1989-1994文学回忆录》木心讲述,陈丹青记录
10.《名作重读》钱理群
11.《插花地册子》止庵
12.《读书这么好的事》张新颖
(本文发表于《江苏教育》2016年第8期)
来源:曹勇军语文工作室
网址:让阅读照亮人生 ——我阅读生活的回顾和反思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38470
相关内容
阅读点亮人生之路悦读越优秀 让阅读点亮我们的生活 阅读会让人不孤单 读书的深度 决定你人生的高度
阅读让生活更美好
阅读与人生
让阅读充实生活
我的阅读小史
让阅读照亮更多孩子的奋斗路
阅读要与生活和思考相结合
生活中的阅读8篇
阅读,让人生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