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改造与无障碍建筑设计 给老人更舒适的家

发布时间:2025-01-24 14:49

城市更新:老建筑改造,新住宅区建设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城市生活新鲜事# #城市生活方式#

前言

人的一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产生许多的变化。

当家里的老人年岁渐长,我们会发现他们的健康状态开始走下坡路, 反应变得迟钝,行动也愈加缓慢……生活中也更需要你我的细心照顾与关怀。于是有人开始对住宅进行改造,以应对老人生活中的不便,让老人住的更安全、舒适。

今天,我们邀请许伟深先生为我们浅析住宅改造与无障碍建筑设计,以生活中细微处的改变给老人一个幸福舒适的家……

专家名片·许伟深·建筑学硕士

展开剩余 88 %

建研集团泉州市建筑设计院厦门分公司所长助理

曾在日本工作学习9年,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中日老年住宅对比、中国老龄化社会老龄者住环境改善研究。参与设计的项目包括办公建筑、学校建筑、商业酒店建筑、居住建筑及小区规划等。

一、背景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4年中国13.67亿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人有2.1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5.5%;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7亿人,占比10.1%。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按照这个标准看,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的门槛,处于老龄化逐步加深的阶段。

图-1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目前由于中国国情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的老年人又大部分是居家型养老为主,所以更加需要对住宅进行进一步的改造,以满足因年龄增长引起的生活不便。

二、住宅改造

住宅改造这个词来源于日本,由于现存的日本很多住宅是按传统的(910mm)模式开间进行设计建造的,其中防水、防潮处理、地面装修和储藏空间形成多处高差,早期住宅设计也包含诸多不利于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因素,随着日本社会老龄化日趋严重,所以日本就出现了大量的住宅改造工程。

住宅改造是指为了减轻人由于身体的不自由在居住生活中所遇到的障碍,采取的相关辅助手段。住宅改造设计既是改造住宅空间,也是更新和设计一种生活方式,应从实际需求出发,以人为本,设计合理的空间布局。人性化的改造设计需要研究家庭结构、生活方式以及地方习惯等特点,通过多样化的空间组合形式,满足生活功能的不同需求。作为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并满足使用者的上述需求,改造住宅,满足居住者对住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使居住者安全、舒适、健康和愉悦。

三、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是指充分合理运用先进的建筑技术,改造环境、完善建筑物的性能,更好地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提供更加安全、方便的空间,创造良好、平等的环境。无障碍设计的原则是安全性与适用性,目的在于提高残疾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自理程度,扩大他们的生活与交际范围。在老年化日趋严重的今天,一切有关人类衣、食、住、行的公共空间环境和各类建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如残疾人、老年人)以及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

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特征、心理特征、行为特征和社会特征,改造设计适合他们的居住空间,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人的一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产生许多的变化。对于老年人来说,最明显和最突出的是人在老年期的生理的变化,比如人到了老年阶段,身体的健康状态会逐渐走下坡路,50岁-60岁这个阶段,就会明显地出现一些衰老迹象,如弯腰驼背、行动较过去缓慢、反应变得迟钝、体重也相应增加等,同时会出现心血管方面的问题。老年人的特征和需求将为设计师进行居住空间的无障碍设计改造提供最直接的参考因素。

住宅改造与无障碍化设计主要从以下这些方面来处理:

壹| 出入口

即:通过居住楼的外观来提高它的可识别性,在色彩和光照方面加以改善,方便老年人进行辨认。

建筑出入口周围应设置轮椅通行平台,台阶、坡道的设置应满足防滑的要求。同时平台上方应设雨棚,以便于轮椅者停留。供轮椅者使用的坡道应设计成直线、直角或者折返型。不宜设计成弧形。防止轮椅使用者因失去重心而摔倒。坡道两侧的扶手应与休息平台扶手相连,其坡度在1:20是比较合适的,表面应平整但不应光滑,以便抓握。

图-2住宅入口无障碍坡道

贰| 公共走道

居住建筑公共走道最小宽度为1.2m,其表面如果使用不同铺装应相互取平,高差不应大于15mm,并以斜面过度。当门扇开向走道时,为了不影响通行和碰撞的危险,应设凹室,将门设在凹室内,凹室深度不应小于900mm,长度不应小于1300mm。尽量避免向公共走道伸出突出物,在走道转弯处的阳角做成圆弧形或切角墙面。可以考虑在公共走道设计扶手,高度在0.85m,为了达到通行的安全,在扶手的起点及终点均要延伸0.3m。

图-3住宅公共走道

叁| 室内空间

在改造室内空间的时候应遵循这几个原则:①尺寸、曲率、形状等符合老人基本的身材比例;②为防止使用人操作时意外伤害和错用时产生的危险,棱角过度要圆滑;③需便于清洗、保养及修理;④坐具尽量采用软质材料,牢固耐用;⑤色彩符合老年人的审美观点;⑥适合使用的人文环境与气候环境。

在餐饮区,厨房的改造设计以身高偏低的老年妇女为设计依据,物品的放置,空间的布置以老年人安全方便为前提,考虑到坐轮椅者活动方式对空间的要求,对室内外进行无障碍设计,地面材料进行防滑处理。

图-4厨房无障碍化设计

在盥洗区,卫生间的理想改造布局,应当考虑适合轮椅使用者使用。在设备选择和布局上应留出空间,卫生间面积应该大些,以保证老人活动需要和协助老人时所需,坐便器旁边的空间大小和配套设备的布局应便于使用者无需从便器上起来,就可以洗手,并将手擦干,这一点不可忽视,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无障碍设计的周密性,为了增加老年人的稳定性,墙面要加装扶手,扶手的高度要便于使用者使用。洗面台的位置很重要,应安装在离坐便器较近的地方,并且要有一个合适的高度,旁边应设置毛巾架,洗脸台下面要留出轮椅脚踏板的空间,管道要考虑有隔热装置,防止烫伤轮椅使用者的腿部。

图-5卫生间改造示意图

在会客区,作为沟通交流的主要场所,在改造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老年人活动不便,坐姿应该在适当的高度站起时有所辅助。桌子的使用除了合适的高度之外还要注意留有足够的腿部活动空间。橱柜类家具的储藏空间尽量宽敞,便于存取物品,并留有足够的备用空间。架格的进深不应大于40cm。

室内灯光应进行特殊设计,有强有弱,在居室到卫生间的过道等主要的起居活动空间,夜间最好有低度照明,便于老人起夜方便,室内电灯开关安装部位高度离地宜为1000mm-1200mm,如果考虑轮椅者使用,最好设置在900mm-1050mm之间,电源开关应选用宽版防漏电式按键开关,并应方便夜间使用。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的建筑无障碍设计一定会朝着形态多样化、界限模糊化和层面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住宅改造,设计的无障碍性将逐渐被设计的通用性所取代,无论是残疾人还是健全人,都能够安全方便地使用其需要的设施与环境。

(图文来源:建研集团公众号,已获授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址:住宅改造与无障碍建筑设计 给老人更舒适的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38886

相关内容

住宅无障碍改造设计
老年人住宅内卫生间的无障碍设计
适老化设计:如何打造舒适无障碍的居住环境?
设计人性化的适老化住宅: 舒适与无障碍的生活空间
浅谈居住建筑无障碍设计
住宅室内环境无障碍设计研究
浅谈居住建筑无障碍的设计.doc
无障碍适老性居住空间设计研究
浅析老年人居住空间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规划、建筑和生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