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美学大会】中国艺术的心灵探索

发布时间:2025-01-25 18:03

探索书籍中的艺术与美学世界。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读书生活感悟# #文化生活探索#

8月9日,第十八届美学大会在中国北京隆重开幕。本届美学大会特别设立的中国艺术分会场,集中对中国艺术相关的问题予以讨论与交流。在五天的时间里,将有三十四位来自书画、音乐、戏曲等中国艺术领域的高水平学者和艺术家,以及在大型博物馆做研究的专家学者等发表研究成果。在大会的第一天中就有十六位学者发言并与会者进行了互动,呈现了各自领域的最新成果,在会议进行中又增进了对中国艺术及其人文内涵的思考和发现。

当代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西方美学家丹托曾经提出艺术与生活并没有边界。中央美术学院的潘公凯教授通过梳理艺术史的发展,指出不论古代的艺术与当今的艺术表面上有多么大的区别,它们仍有一以贯之的特点:艺术打破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习以为常的逻辑、思维方式,是一种生活的“非常态”。

他还进一步比较了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传统艺术观念的区别:西方人用常态的眼来看非常态的生活,用审视的、判断的眼光打量一个从现实生活中凸显、孤离出来的对象,并将之命名为艺术品。而中国古代人则倾向于用非常态的眼来看常态的生活,也就是说,从常态的、普通的日常生活当中发现不同的意义,潘教授把这种审美的方式概括为“转念”。所以,中国文脉当中的艺术观念,核心是人生当中动态的“审美”,而不是针对“对象”的静态的“美”。潘教授还指出,日益被当代人关注的“虚拟”也基于这种非现实的生活形态,它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朱青生教授则在“艺术”概念的层面上指出中西美学观念的不同。在西方传统的艺术观念里,“艺术”一定具有再现、模仿现实事物的功能,“有内容”是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中国古代的艺术传统则不然,艺术创作指向的并不是一个既成的、有待再现的对象,而是由艺术活动展露出的人的生存境遇、精神境界,具有超越时空限制的特点。

朱教授用了一个例子说明中西艺术审美观念的区别:中国的造型艺术早在唐代就已经达到辉煌的高度,敦煌的壁画、石窟令西方人叹为观止,然而被中国古人奉为极品的艺术作品反而是那些在小小的纸片上的线条墨迹,这是西方人很难理解的。这种对于艺术内涵、艺术价值的不同理解,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欣赏习惯的问题,也不是用“再现”与“表现”的西方理论话语能够概括的,而是取决于东西方哲学思想的深层差别。朱教授最后指出,艺术的精神、创造的活力就是诉诸人的不间断的解放,也就是从一切束缚人的思想的既定模式(既包括技法的模式,也包括解释、表述的模式)当中解放出来,否则,艺术本身也会变得僵硬,成为束缚人的牢笼。

潘公凯与朱青生两位学者的对于中西艺术的比较分析都深入到了哲学思想的层面,这在另外一些学者的发言当中也有积极的响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李砚祖教授从东西方哲学观念的层面分析了“物”的概念。他借用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的理论指出,艺术活动中面对的“物”并不是一个“实体”,而是承载着“存在”的意义,具有精神的属性,中国道家的虚实相生的哲学观能够更为精当地体现出这种思想。

南京艺术学院的刘承华教授也在简要梳理中西艺术史的发展线索之后指出,中西艺术虽然都能够展示“形象”,但是形象的意味是不同的。在西方艺术当中,形象指向的是现实当中的实体,而中国艺术则由“实”导入“虚”,即把形象作为一个引子,通过有限的形象引出无限的意蕴、境界。所以,中国的书画不仅不像西方绘画那样突出实体化的块面,反而要让形式的因素尽量地“退隐”,最终呈现为模糊的、多义的线条。在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的追求背后,其实是西方人关注外在物体的探究的眼光与中国人关注生存体验的玩味、享受的态度的差别。这种差别体现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是“客居”与“栖居”的不同。刘教授认为,中国传统艺术体现了中国人关怀生命、守护精神家园的人文理想。

来自中国国家画院的著名艺术家梅墨生先生给与会学者带来了别具一格的关于太极拳与中国艺术、美学的演讲。近年来,西方哲学界越来越关注“身体”与思想的相通性,本次世界美学大会也有众多讨论“身体美学”的文章,而中国传统的太极拳艺在思想文化上的价值则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梅先生从二十余年习练中国传统太极拳,并与中国艺术创作经验的互动当中领悟到:太极拳艺术与书画艺术一样,都是从具体的、有限的形式当中开显出无限的灵活变化的可能性,都是从“器”通向“道”的超越过程,充分地显示出中国思想的丰富、高妙和内在的生命力。梅先生的现场演示也令海内外学者们对身心合一的中国艺术所达到的高明境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会场中不时响起赞叹的声音。

编辑:文尚

网址:【世界美学大会】中国艺术的心灵探索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40170

相关内容

心灵成长:探索内心世界的奥秘
废旧纸材中的艺术世界——小学美术课堂的纸浆艺术创作研究
宁静中的共鸣——黄姝尧的艺术冥想与内心探索
神秘味蕾:探索西餐世界的烹饪艺术与美食文化
工艺美术在现代生活美学中的应用探索
从生活世界到意象世界的新探索 ——近观“南方山水油画研究展”的文化理想与艺术实践
家居设计跨界探索:艺术与技术的创新碰撞
新中式生活美学探索:学习茶艺
2024重庆当代艺术展:自适其适,探索生活中的艺术之美
倪志琪:用艺术探索边界的生活家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