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生活美学的高级感

发布时间:2025-01-28 23:07

宋词是宋代文学的主要形式,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 #生活知识# #历史#

宋朝是一个不太强大

但幸福感却是最强的朝代

无内乱、开放、平和

没有一个朝代比宋朝

更懂生活,更懂美

对于宋人来说

他们收获幸福感的方式

也十分简单

春日案头上的一枝芍药

夏日消暑时的一方软枕

出游时的一把折叠交椅

读书闲居时的一炉篆香

这些简单容易的小细节

就是宋人对生活

最至深的爱与尊重

所以 他们的生活看起来

总是简简单单自在又惬意

· 展开全文

《女孝经图》

春天,不管是大家女子的闺阁、

士大夫的书房、富家人的庭院,

还是路边简陋的小店、

出家人的禅房、隐者的案头,

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在花瓶中

插上几枝最当季的花,

把自己的小空间装点得意趣盎然。

《盥手观花图》

宋代之前虽然也有插花,

但一般只流行于宫廷与贵族家庭,

或是佛堂供花。到了宋代,

插花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生活时尚,

深入到寻常百姓之家。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说:

“洛阳之俗,大抵好花。

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

虽负担者亦然。

大抵洛人家家有花。”

《妆靓仕女图》

除了插花,宋人还有簪花的习惯,

不论男女,不分贵贱,

都以簪花为乐,

正所谓“虽贫者亦戴花饮酒相乐”。

对宋人而言,

无论生活处境有多困窘,

但似乎有花就够了,

这样的快乐如此简单、容易。

《宋人人物图》

《春游晚归图》描绘了一幅

宋朝士大夫春日出游晚归的场景。

从画中可以看到,随行的侍从里,

有一位扛了一把折叠交椅在肩。

仔细看交椅的椅背上,

置有一个荷叶形的托首。

《春游晚归图》

《挥麈录》中记过一个与它有关的故事。

清早五鼓,官员们等待上朝,

这时临安知府梁仲谟看到

一些官员在交椅上打瞌睡,

姿态十分可笑。

正好有人向他推荐了一种交椅,

“木为荷叶,且以一柄

插于靠背之后,可以仰首而寝”,

于是梁仲谟为这些官员们都置办了一把,

后来它就很流行了,

但留存的实物非常罕见。

《春游晚归图》局部

因为宋朝官员上朝是站着的,

如果皇帝事多,

恐怕能站上两个时辰。

所以,等待上朝的这段时间

难得休息。

对宋朝士大夫来说,

休息不仅要姿态得体也要舒适。

交椅上小小的木质荷叶托首,

正是他们在繁忙的政务中,

可以获得的小确幸。

一千年前的宋人就已经告诉我们:

每个人每天都有各自的任务和使命,

只有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

也只有活在当下,

才能更好地体会人生的意义。

一直都觉得宋人

过着宋瓷一样精致素雅的生活。

一只香炉、一包蜡烛、

一方床榻、一扇屏风,

便足以应对世俗的烦忧。

在《槐荫消夏图》中

有两个小细节非常值得注意,

那位正在甜睡的文人,

脑后枕的是一个软枕。

由于出土的宋代瓷枕比较多见,

以致很多人都误以为宋人用的都是硬枕,

其实,他们只有

炎热的夏天才用清凉的瓷枕。

软枕在宋代的使用很广泛,

宋人张耒有诗云:

“烧香扫地一室间,藜床布枕平生事。”

黄庭坚有诗曰:

“茵席絮剪茧,枕囊收决明。”

这里的枕囊说的就是软枕。

《槐荫消夏图》

画中另一个细节是半袒着上身的文人,

双脚还搭在一个细长条的架子上,

看起来十分悠闲自在。

这个架子叫凭几,

但宋人习惯地称它为“懒架儿”,

一个“懒”字道尽了宋人对待生活的态度。

对宋代文人来说,身处名利场,

即便俗务缠身,

也要在夏日的树荫下,

置一方榻,焚一炉香,

头枕软囊,脚搭懒架儿,

享受真正的生活。

读书画画、品茶抚琴

焚香点茶、簪花出游

都是贯穿宋朝人生活的调味剂

蒋勋曾经说

宋人的生活是一千年前的示范

灯红酒绿的都市、奔波忙碌的生活

占据了我们人生的80%

这时我们再次回望宋朝的生活和美学

内心是否也有一丝羡慕?

不妨试着放下手中的忙碌

像宋人一样慢下来

因为好的生活不在遥远的地方

它就在眼下

网址:宋代生活美学的高级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45165

相关内容

宋代生活美学(宋代生活美学的当代启示)
简析宋代生活美学
12张图解读宋代美学的生活艺术 在东方美学的巅峰——宋代…
宋代文人 生活美学
1000年之后,重晤宋代生活美学
宋朝美学:越简单,越高级
诗意栖居的宋代,“生活美学”中的极致
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
巅峰时代的生活美学(宋代茶书八种序言)
《宋式艺术生活》:以图像细节发现宋代生活美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