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新生——旧民居改造的乡村民宿建筑设计探析 杨洋

发布时间:2025-01-29 11:33

选择静谧的乡村民宿住宿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乡村休闲体验#

老宅新生——旧民居改造的乡村民宿建筑设计探析 杨洋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杨洋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工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农耕文化与农村逐步消失,留下了很多“空心村”,这不仅只是农村人口的流失,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工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农耕文化与农村逐步消失,留下了很多“空心村”,这不仅只是农村人口的流失,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虽然城市化是目前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是农村由于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不应该被取代。因此,在对旧民居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通过使用现代化的建筑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将农村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基于此,文章就旧民居改造的乡村民宿建筑设计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民宿;建筑设计;新生
        民宿作为一种较为流行的旅居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与个性。早期的民宿只是农民住房的一部分,将其中一部分房子租给住客,但在民宿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其定义不断完善,为乡村民宿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通常民宿是以家庭私有房产为基本接待单元,根据空闲房屋或原有住宅进行改建,以当地的农牧渔生产活动、环境资源、生态、人文自然景观为依据,提供餐饮、住宿、游览、体验、休闲等服务的住宿设施。乡村民宿则指的是那些分布在乡村,具有浓厚乡土气息且以乡村文化为内涵的民宿。与其他旧建筑改造相比,乡村老房子的改造存在一定区别,乡村建筑具有自身独特的本土性,民宿改造在传统村落环境中要寻求新与旧的平衡点,以免老房子变得突兀。
        一、乡村名宿的基本特点
        1.精致化设计特点。将乡村民俗房屋进行精致化的改造,打造民俗设计新思路和新理念。按照优势的居住服务,精心营造良好的、规范的居住模式,提升民俗服务营造设计的精致效果。
        2.乡土化设计特点。民俗乡土化设计是保留民俗乡土文化,改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设计思路,不可以脱离民族文化特点,对建筑文化设计内部细节、风格进行装饰,充分保留乡土特点。
        3.多元化设计特点。不同的民俗具有不同的民宿设计特点,设计前需要对当地的民族文化历史特性进行分析,充分体验设计思路和设计标准,打造不同的侧重点。结合乡村民宿的不同特点优势,实施多元化、多角度的设计,为客户展示不同的多元化设计需求。
        二、旧民居改造的乡村民宿建筑设计
        1.明确设计理念
        在进行旧民居改造的乡村民宿建筑设计时,应明确其本身设计理念的目的性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旧民居与当前我国城镇商品房及自建房有着较大差异,其在对应区域内无论功能与使用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对其进行民宿改造时应从适合民宿经营角度出发,体现出其本身的服务性,同时在改造设计中对旧民居建筑现代化转型应结合实际,保障其能完全体现自身特点同时,整体功能性及体验性也可充分得到发挥。因此对其进行改造设计时应做好其与外部环境与内部空间的融合重组工作,以此为基本理念进行相关改造设计工作的开展。
        2.外部环境融合
        对于乡村民宿改造,改造的不仅是建筑本身,因为建筑是一个区域的产物,生长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受在地理条件制约。民宿建筑本身就不是一栋看似简简单单的民居,也不能单独以一个独立的基地来看待,它与周边乡村环境、居民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它需要与所在地文化理念积极融合。老房子改造的民宿建筑应该以不破坏周围整体环境为原则,与周围的环境和场所和谐共生,并赋予周围的环境与场所新的意义建筑的形式、材料、色彩、精神等都是体现民宿特色的主要形式。选择一所老房子改造成乡村民宿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老房子所处的地理环境,民宿与其所依托的旅游资源的关系要存在地域上的便利条件,才能使得民宿更好地发展。民宿主人也不能只依靠当地资源,必须以尊重地域自然生态为最基本的出发点,民宿改造中力图对小环境进行最小的破坏,要充分挖掘和突出当地文化元素,以保护和凸显在地元素为前提,营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
        3.合理整合内部空间
        旧民居改造的时候,建筑再次创造时需要再次规划内部空间,打造一个能够满足各种人群需要的空间,同时在改造设计的过程中,要做到科学的去留,让乡村民宿不仅能够满足人类对于吃住方面提出的要求,并且还要创造出全新的空间感受。
        主要的改造对象就是居住类的旧民居,重点是要重新改造空间功能,在改造的时候,由于加建和改建这一行为,尽可能的选择需求相似的建筑空间,对其进行科学的设计,不调整大的整体构造,让内部空间以及功能能够适当的更新,乡村民宿最核心的空间功能包含住宿和用餐以及公共和庭院等空间。另外经过改造后的空间,最好增加茶室这类空间。
        4.建筑细节的调和
        民宿的空间组成包括院子、大厅(公共空间)、楼梯、客房、消毒间、布草间、员工房等。民宿设计中注重细节的调整,需要根据各个角度进行协调操作,充分认识民宿的不同风格。根据不同建筑风格的细节,使用不同的方式、材料表达不同的建筑风格。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分析入住的具体情况,是否可以满足建筑体验的民宿情怀,对卧室、客厅、卫生间等进行不同情况的展示,提出符合乡村生活的特点。
        对于老旧房屋需要重视其细节的更新和协调展示。通过细节展示,提高空间情节的表达效果,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体验环境。在改造设计过程中,需要重视空间元素、旧物改造、装饰陈列、建筑材料色彩的分配,重视细节的调和操作。
        比如卧室的楼台摆放一个躺椅能够让人惬意,在设计卫生间的时候合理的规划能够方便住客使用。很多细节问题都是民宿设计师应该考虑的问题,这样住客在进行住宿的时候不仅仅是休息,还能享受生活。
        旧民居进行细节改造时,要做到和谐统一,不能使某一处显得特别突兀,从而破坏建筑本身的风格。在设计细节的时候,可以融入一些乡土的印记,一般通过旧物新用、建筑材料、家具摆设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改造设计。
        对旧民居进行改造设计时,旧物新用是大多数设计师都会用到的一种方式,不仅能够突显乡土气息,还能节省一些成本。比如一些民宿在进行改造的时候将旧的船头改造成花架、啤酒瓶搭建成吧台等。还有的设计师在室内摆放一些老的物件来体现乡土气息,比如挂钟、藤编家具等。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尽可能的选用当地存在的一些材料,多使用石材、砖瓦等传统的建筑材料,最大程度的还原建筑的乡土气息。
        5.建筑材料质量控制及色调层次搭配
        旧民居改造的乡村民宿建筑设计应突出民宿本身乡土性,因此对其建筑材料选择上,应注重对当地材料的选择,同时对其材料质量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作业,保证选择合理情况下,对其强度和稳定性进行全方位的测定,保障其与设计要求相符,避免因过度注重乡土特色造成对选材质量要求降低,而使得整个建筑改造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的状况发生。同时在对其各工序环节中,色调层次的施工作业应从修旧如旧,新旧对比的角度出发,注意民宿建筑本身所需美感,体现出其内外融合性,避免过度追求色差氛围,丢失民宿本身特色。
        结语:综上所述,乡村民宿设计主要是以旧民居建筑为载体,在实际设计改造过程中,需要以建筑本身为基础,实现物与情、人与物的完美融合。乡村的很多老房子是时代的缩影,具有一定的生命力,承载着时间流逝的印记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富有乡土的历史,通过对其进行改造设计,能使人们感受到厚重与沧桑,使老房子获得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陈卓.基于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乡村民宿改造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02)
        [2]金家骏,盛志祥,冯异三,王鑫泉.苏州古城内十梓街50号东部旧民居翻建改造试点介绍——旧民居改造试点之二[J].住宅科技,2015,04
        [3]马亚锋.老宅新生——旧民居改造的乡村民宿建筑设计分析[J].建筑技术研究,2018,1(1):5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网址:老宅新生——旧民居改造的乡村民宿建筑设计探析 杨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45932

相关内容

四合院民宿改造案例
城市旧住区更新中的公共交往空间重塑策略探究——以重庆市人民村居住片区为例
青山绿水间 体验慢生活 高明乡村民宿成旅游新热点
乡村民宿绿色住宿体验
传统民居的民宿改造与设计研究 ANALYSIS OF THE RENOVATION AND DESIGN OF HOMESTAY IN TRADITIONAL DWELLINGS
节俭营村:乡村建设中的建设废料再利用
贺俊:乡村营建之建筑废料再利用探索与思考
国外旧建筑改造案例
适应地方生态气候的建筑设计
居住环境与居民心理——濮阳市居民居住心理调查与分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