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心灵空间和生活空间”写作导引

发布时间:2025-01-31 23:23

艺术创作空间通常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工具,激发创新灵感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创意生活方式# #艺术创作空间#

材料作文“心灵空间和生活空间”写作导引

蔡宏伟

【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认为一个人的心灵空间同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联,生活圈子的宽窄有时会影响心灵空间的大小;也有人认为一个人的心灵空间同外在生活空间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只要我们心怀阔远,我们的生活天地依旧会无限宽广。

你是如何理解心灵空间和生活空间两者之间的关系?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明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类似作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空间有大有小,空间是可知可感的,空间是虚拟的,有的人空间越来越小,有的人越来越大:有的人追求让有限的空间无限拓展,有的人在无限的空间张显精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生活中与“空间”有关的经历或你对“空间”的感悟、看法。自拟题目,自定写法,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本题貌似材料作文题,实为一关系型话题的作文题。“心灵空间”与“生活空间”存在的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再直白点,就是精神追求与物质条件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故而生活空间不是“影响”心灵空间,而是决定心灵空间。最近网上流布一组由德国摄影师沃尔夫拍摄的香港楼宇呈蜂窝状的照片,有网友指出,生活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人的心灵空间很难达到阔远的状态。所以,古人教育子弟总要让他们走出已有的生活空间,去往阔远的他处,领略山川之气,从而开拓视界,拓展胸怀。司马迁、杜甫、苏轼兄弟等许多有杰出成就的人,他们的生活空间总被拓得无比阔远,与此相对应,他们的心灵空间也无比阔远。

另一方面,假如一个人的心灵空间足够阔远,即便处于狭小的生活空间,他依然能够葆有远大的精神追求。这是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德国哲学家康德一生局处家乡格但斯克(又译成但泽)一隅,但其思想穿越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这是他仰望星空,不断致力于追求精神的结果;中国历史上的西楚霸王项羽,一辈子东征西讨,从江东到中原,再到汉中,生活空间不可谓不阔远,但目光短浅,沐猴而冠,终究损兵折将,自刎乌江——这是他虽行万里路却不注重精神历练的结果。

针对这道作文题的关系型话题特点,以下立意允称上乘。

1.为了心灵空间的阔远,我们要不断拓展生活空间。

建议拟的标题:

远方,更美的风景与人

心向彼岸

坐井观天要不得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行万里路

小山香满蔽高岑(鲁迅诗句)

2.生活空间有限,而心灵空间无限:追求高远的理想,让心灵空间变得丰盈

建议拟的标题:

精神呼吸让心灵丰盈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天空、大海与人的心灵(源自雨果名言)

屋大与心大(扫一屋与扫四方)

你的心灵空间有多大

3.摒弃急功近利、鼠目寸光、狭隘等人性弱点,做到宽容、淡泊、超功利,心灵的空间会变得阔远。

建议拟的标题:

宁静致远

室雅何须大

让人三尺又何妨(宰相肚里可撑船,清人张英让宅基地)

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语)

【下水作文】

窝虽如蜂人心却大

——写在沃尔夫香港蜂窝楼宇照片之后

蔡宏伟

还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个暑期,我随浙江嘉兴某所学校去江西广丰搞些扶贫献爱心之类的活动。自小生活在杭嘉湖平原的中学生一踏入群山环抱的红土地,异样的自然景观,异样的风俗礼仪,几乎是触电般地让他们领受到了世界的广远和自身的渺小。快二十年过去了,目前这群孩子是我教过的学生中生活地域分布最为宽广的一届。

就在去广丰的途中,他们中的一位提到了香港和香港的孩子。香港地域狭小,生活空间有限,为了让孩子能拥有宽广的视野和胸怀,每逢假期,香港的教育机构总要组织学生去世界各地旅游。据说,祖国内陆西北空旷的戈壁荒漠是他们的最爱。

此刻,面对德国摄影师沃尔夫拍摄的这组香港蜂窝状楼宇的照片,自然又想起当年那位学生的介绍。设想一下,我,我的孩子,就生活在这样的蜂窝里,上下左右是邻人的脚步声、摔凳子声、闲谈声、电视机声,前面可看到对面邻居晾晒的内衣和袜子,后面也复如是。处处是人的味道,时时是人的声音。既难以与林木、田野、溪流、鸟兽晤对,又不能专注地返视内心、省察灵魂。住在蜂的窝里,人的心能有多大呢?

要想心大,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时时记得走出蜂的窝,投身到广远的山野、湖海、荒漠。住在蜂窝的香港同胞他们的心之所以依旧很大,就因为他们懂得放手让孩子,也让自己去“行万里路”,由得自异域的广远的生活空间来促成自身心灵空间的丰盈。

或许让孩子多走出去,走远一点,尽可能扩大他们的生活空间,应该是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可惜,在我们内陆,把孩子关起来写作业、上辅导班,几乎成了教育的唯一内容。学校一个学期搞一次春游或秋游,也只是走马观花,草草了事。食堂、宿舍、教室,三点一线,在这样的生活空间里,孩子的心灵能得到健康发育、生长?

苏东坡的弟弟苏辙认为自己的写作能力一下子飞速提升,不是在四川老家受父兄严格教育的时候,而是出川后一路观赏山川景物,随生活空间的拓展而得“江山之助”,终于茅塞顿开,文思如泉涌。

随生活空间的拓展而带来的心灵空间的丰盈,又何止是个人的才艺的提高!古人说:“登高令人意遐,临深使人志清”,生活空间宽广了,一个人的胸怀也会变得宽广,气质也会演化得慷慨浑厚。

德国人沃尔夫拍摄的这组照片,或许会让我们感叹现代城市生活的拥挤,但图片背后香港同胞人住蜂窝而不忘心之大的淬砺故事,似乎更宜引起我们对教育现状的省察。

没有足够大的生活空间,人的心灵空间是难以走向丰盈的。

网址:材料作文“心灵空间和生活空间”写作导引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49708

相关内容

作文守护心灵的空间话题作文作文
如何在写字楼中创建灵活的工作空间
心灵空间作文900字(通用18篇)
写字楼的灵活工作空间如何适应企业需求变化
作文:寄托心灵的空间
半命题作文“让心灵在 中憩息”导写与佳作
【高考作文】材料作文“精致与粗粝”审题分析与例文导写
材料作文“关于青年生活的流行词”写作指导
半命题作文“让心灵在 中憩息”导写与佳作.docx
议论文写作要略和个人写作能力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