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潮汕“厂二代”决定考公:电商带来产业大转型,不是人人都能抓住这机会

发布时间:2025-02-03 20:01

了解行业动态,抓住职业转型的机会 #生活常识# #职场技巧# #职业发展路径#

编者按:春节,中国人心中最传统、最具仪式感的节日。这是一场从异乡到故乡的归来,是小城里升腾起的烟火气,也是一场流动的消费盛宴。值此春节之际,时代周报、时代财经联合推出《小城大年》系列报道,关注春节经济和时代变迁下的点滴。

春节的潮汕,大街小巷挤满了游客。广济桥头,人潮涌动;小公园旁,叫卖声此起彼伏。这里酒店爆满,一房难求,旅游大巴一辆接一辆地驶入市区。除了粤A、粤B的车牌,还有不少来自福建、浙江,甚至东北的车辆。

在这片喧嚣之外,潮汕还有低调而隐秘的另一面。这里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享有“潮汕制造,货通天下”的美誉。从塑料制品到五金配件,从玩具到纺织服装,这片土地上数以万计的工厂日夜运转,将“潮汕制造”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国乃至全球。

但如今,日夜不歇的机器声正逐渐远去,无数的工厂开始思考转型。

鞋配件工厂老板许嘉,时常站在厂房前,若有所思。这座工厂陪伴了他20多年,但现在,厂长已不再是他。2023年底,在儿子小许的建议下,许嘉决定关闭工厂,转向厂房出租,结束了这段制造业生涯。

“厂关了,生活却轻松了。”许嘉说。最繁忙时,他的工厂每天机器轰鸣,工人加班加点。靠着福建鞋厂的订单,他的事业曾风生水起。然而,2019年起,行业风向变了,订单减少、利润下降,他的小工厂逐渐失去了竞争力。

许嘉的故事并不是孤例。潮汕制造正在经历一场转型,类似的工厂变迁每天都在发生。从五金到塑料,从纺织到鞋配件,潮汕的“厂二代”们正在面对传承与创新的选择。一代人的告别与另一代人的崛起,正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发生。

图源:图虫创意

潮汕“厂二代”决定考公

大年初三,潮汕老板老陈就“开工”了。与往年不同,这次的“开工”是检查厂里的器械,之后卖给他人。今年春节过后,老陈经营了20多年的工厂不会再开工了。

2024年底,老陈决定关停工厂。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意味着一段奋斗故事的落幕,也意味着儿子小陈的接班之路就此中断。

老陈的厂子主要生产塑料日用品,如脸盆、储物柜和“广东省凳”(红色塑料椅子)等。“以前做生意,只要质量稳定、价格合理,就能稳稳赚钱。”老陈回忆道,2000年代初,他的塑料制品厂主要为国内批发市场供货,靠着稳定的批发订单,厂里每天不停运转,发货的卡车排队等着装货。

然而,随着市场变化,传统渠道的生存空间不断压缩。“以前是我们催客户下单,现在是客户说卖不动了。”

潮汕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塑料制品生产基地之一,以日用塑料制品闻名。但近年来,线上电商的发展加速了行业的分化,传统工厂发展空间受限。根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的数据,2020年以来,塑料制品行业的线上销售额年均增长超过20%,而线下销售额则逐年下降。

为了挽救颓势,老陈的儿子小陈决定尝试电商。小陈是一名00后,大学学的专业是土木工程。但毕业后,房地产行业下行,他没有找到和专业匹配的工作,只好回家帮忙。“我对电商一窍不通,但觉得这是唯一的出路。”小陈回忆道。

为了抢占市场,他参考同行的策略,设置了极具竞争力的引流款,试图通过低价商品吸引订单。然而,他很快遇到了“羊毛党”——专门利用电商平台规则的用户,大量刷单、退货、薅优惠券,这让他的店铺在短时间内损失惨重。

“有些人用优惠券、满减活动,几乎是0元拿货,甚至有人买了几十单,再找各种理由退货。等我反应过来,已经亏了十几万了。”小陈回忆,自己当时彻夜复盘,找平台客服、研究规则,试图补救,但最终发现,自己没有专业的运营团队,根本招架不住市场的残酷竞争。

老陈算了一笔账,发现厂子每个月的订单额只有几万元,无法覆盖支出。他最终决定关掉厂房,包括所有设备在内,共收回资金超过1000万元。

工厂关门后,小陈也放弃了创业的想法。他开始认真考虑更稳妥的职业选择。“主要是因为这条路比较稳定,虽然收入不高,但至少能让我安心。”小陈说。“如果电商当初做成了,我可能不会考公。但现实就是,这条路太难了,产业升级是个大趋势,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抓住机会。”

图源:图虫创意

抓住电商浪潮

与小陈不同,潮汕另一位厂二代李文选择了另一条路——拥抱互联网,用电商赋能传统产业,让老厂房焕发新生。

2024年年初,五金厂老板李文还像往常一样,主要向老客户供货。慢慢地他发现,周边越来越多的人尝试电商,越来越多人找厂里拿货到网上卖,李文也动了心思。“表弟跟我说,网上开店比线下跑市场省事多了,也能直接面对客户。我一开始觉得这事有点悬,后来看到他们做得不错,才决定试试。”李文回忆道。

李文家的五金厂主要生产合页、铰链等五金配件。2024年3月,李文决定自己开店,只卖一款常用的五金配件。“一开始选择这款产品,是因为它成本低,就算失败了,损失也不会太大。”李文说,“我需要一个可以快速试水的小切口。”

开店初期,李文按照同行群里的教程操作着后台系统。“关键词优化是什么?主图要怎么设计?这些我都不懂,只能跟着视频一步步学。”李文说。

在电商运营中,李文也遇到了不少挑战。“刚开始最难的不是订单少,而是各种意外情况,比如客户投诉和物流延迟。”李文回忆,“有一次客户收到货时发现少了零件,对方很生气,直接申请退款。我赶紧打电话安抚,还主动寄了新的配件过去。那次处理得当,客户后来成了回头客。”

2024年5月,他接到了第一笔电商订单,金额是1284元。这对于单价低、利润微薄的五金工厂来说,无疑是一笔大单。“我当时特别兴奋,觉得这条路走对了。还没怎么投入就有人下单,还是挺意外的。”李文说。

到2024年年底,李文的线上生意迎来了突破。一个月的营业额突破5万元,比前三个月的总和还多。按照潮汕地区的传统,大多数工厂在腊月二十左右都会停工,但李文的工厂一直忙到腊月二十八。“本来计划早些停工让大家回家过年,但客户一直催单,到后来客户哄着我,让我们加班赶货。”

那段时间,厂里的机器日夜不停地运转,工人们加班加点地打包发货。李文每天凌晨才睡,天没亮又爬起来处理订单。他的妻子负责核对订单,父母则帮忙打包,连放寒假的女儿也在一旁递胶带。

今年大年初二,客户又开始催单,“我本来想再休息几天,结果客户软硬兼施,最后我们提前复工。”李文苦笑着说。

图源:图虫创意

进入新一年,李文决定把重心放在线上,试水跨境电商平台,并扩展产品种类。“我打算开通亚马逊和速卖通,把产品卖到国外。同时,店铺里也会多上几类产品,比如工具套装和家居五金。”李文说。

李文也意识到,电商的红利期不会永远持续下去。“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流量获取成本也在上升。”他说,“但我觉得还是要大胆尝试,一边摸索一边调整。如果不行动,就可能被市场淘汰。走一步看一步吧!”

不接班是另一种传承

“厂关了,生活却轻松了。”这是潮汕“厂一代”许嘉在自己工厂关闭后发出的感慨。

2005年,许嘉花了约100万现金买下厂房,怀揣着对鞋配件行业的信心,他相信这项事业会一直繁荣发展下去。然而,事与愿违。尽管他一直希望儿子小许能接手这家工厂,但小许并没有像他期望的那样接班,而是选择去深圳,成为一名白领,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2019年起,许嘉开始感受到行业的变化。本地的鞋厂订单量下降,厂里的需求逐渐减少,工人们的工作也越来越少,生产规模不断缩水。尽管许嘉尝试通过降低成本、寻找新客户等方式来应对这些困境,但收效甚微。最终,到了2023年,在小许的劝说下,许嘉决定关闭工厂,将厂房出租,换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多年前,许嘉购买这座厂房时并没有想到它会成为他未来的底牌。“当时的想法很简单,进可攻,退可守,最差也能租出去。”如今,这座厂房每月6000元的租金收入,基本覆盖了许嘉的日常开销,使他得以享受这种半退休的生活。

“这些年来,租金还算稳定,每平方米大约13元。”许嘉说,“孩子也会帮忙管理租赁事宜,让我省了不少心。”然而,许嘉也知道,未来的租金收入可能会面临下降的风险,毕竟市场上的空置厂房竞争激烈,需求没有以前那么大。

小许也意识到,依赖厂房租金收入并非唯一选择。他曾与父亲讨论过,如果租金收入下滑,该考虑出售厂房。此外,小许还曾提出过厂房改造的建议,包括将部分空间转为仓储空间或停车场。“时代变了,老厂房不一定只能做生产用途,它可以有很多种灵活的变现方式。”他说。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报告》的数据显示,超过60%的“厂二代”表示不愿意接班,主要原因包括行业前景不明、经营压力大以及与个人职业规划不符。

尽管小许没有接手父亲的工厂,但他并不认为这意味着事业的终结。对他来说,父辈辛苦积累的财富和资源依然是重要资产。“我没有继承业务,但我继承了他们的经验。”小许补充道。

虽然许嘉起初对这些新想法有所排斥,但看到小许在深圳的事业逐渐稳定,他也慢慢改变了原有的传统想法,开始接受这些新的思路。“上一代和下一代的思维确实不一样,我们那时候注重的是稳定和安全,而孩子们更愿意冒险。我觉得这样挺好,他们有自己的天地。”许嘉说。

近年来,许嘉开始重新审视“传承”这一问题。他意识到,传承并非一定是接班。“我现在明白了,让孩子去闯荡,留下一部分家庭资产,他以后总有机会带着它去创造新的价值。”许嘉感慨道。

父子之间,逐渐达成了一种默契。对于许嘉来说,他们那一代人已经完成了使命,而接下来的责任和机会则属于小许,属于年轻人。

(许嘉、李文为化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网址:当潮汕“厂二代”决定考公:电商带来产业大转型,不是人人都能抓住这机会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53858

相关内容

二手电商产品分析丨不同交易模式下的二手电商形态是如何运转(第三章第一节)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产品力典型户型——三代户型,不只是大面积 导读 当下,我国住宅市场需求变化明显,二孩家庭、三代同堂及90/95后等不同家庭结构和消费生活习惯的购房人群涌现市场,改...
机器人解码商业,可能带来长达 50 年的发展期?
从转转、闲鱼到多抓鱼、漫游鲸,如何修炼二手书电商过冬术
消费电子抢抓人工智能升级机遇
汕尾专业回收工厂电子料的电话号码
汕头鞋柜私人订制装饰「酷装家具厂供应」
如何抓住万亿二手市场?闲鱼循环商店是这么做的
新技术新产品加速探索落地 消费电子抢抓人工智能升级机遇
二手电商转转迷思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