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商圈+社区”赋能美好生活“新”场景
运动社区是结识新朋友,扩展社交圈子的好地方。 #生活乐趣# #运动健身乐趣# #运动社区#
浅冬生寒意 微光暖人心,我们享受的便捷生活,离不开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环卫工人等新就业群体的辛勤付出,临近年末他们在寒风中依然坚守岗位,穿梭在大街小巷守护着城市井然有序的生活。
这个冬天,滨河街道将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给默默守护的“城市卫士们”送去寒日里的温暖与温情,在解决新就业群体“停车难、换电难、休息难”等实际问题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围绕打造有温度的城市,滨河街道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步行街、文化南北街为主阵地,辐射周边5个社区,积极推进“滨河里家门口”“友好商圈+社区”友好场景试点,画好服务圈,不断强化快递、外卖小哥与社区、居民、商圈商户的深度链接,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实现多元互动、多方共赢。
近日,滨河街道宜心社区组织开展友好商圈+社区“四员先蜂”志愿服务队授旗和骑手公约发布仪式,并为新就业群体发放“暖新大礼包”
搭建暖“新”避风港
整合周边社区、公园、商户、党群服务中心集中打造20余处“暖新驿站”和8处“友好一平米”服务角,设立统一的服务标识,小哥能迅速在对应地点领取药品、雨伞、充电器、打气筒等物品,部分餐饮商户定期提供绿豆汤、姜汤等饮品;在街边甬道开辟“小哥”检修点,放置7个便民工具箱,定期开展“安全监测日”,可提供免费车辆检查、配件更换,累计接待新就业群体2500余人次,充分满足“冷可取暖、累可歇脚、伤可用药、难可应急”的多元化需求,让户外工作者感受到滨河温暖。
设置便捷换电站
友好一平米和便民工具箱
提供贴“新”优服务
发挥商圈党支部的组织优势,与美团等党支部共建,成立友好商圈阵地联盟,42家“友好商户”、5支志愿队伍,提供各类友好服务3大类共20项,如爱心义诊、免费理发、就餐折扣、心理咨询等,累计提供服务700余人次。一个个暖心举措,都是友好场景建设的缩影,深度打造集便捷设施、暖心服务、互动平台、融合共治于一体的“温暖小家”,加快推进“友好商圈+社区”建设的扩容提质。
社区开展新就业群体饮品DIY活动
小哥参与社区趣味运动会
拓展聚“新”覆盖面
街角警务站、核酸站升级多功能“办公室”,问墨公园变身“小哥停一亭”,小区广场的“新议园”等处俨然成为小哥空闲之余的“新据点”,换电站、专属泊车位、友好地图、楼宇导视图等设施,显著提升了职业便利,传递给新就业群体满满的社会关爱。
“小哥”专属泊车位
在步行街东口设置“友好地标”
织密联“新”四员网
40余名“小哥”融入“微笑北京 仁义平谷”志愿服务,正式加入社区治理的“四员先蜂”志愿服务队,成为“问题隐患报告员、文明实践宣传员、社区平安守护员、群众服务代办员”,助力擦亮平谷区“四员先蜂”新品牌。严格遵守16条骑手公约,化身“移动探头”,“走街串巷”式参与基层治理,在关爱独居老人、交通秩序监督、文明引导等基层治理项目大展身手,为商圈发展贡献“新”兴力量。
同时,宜心社区制定《快递小哥文明积分制度》,巧妙地将“小哥”参与社区治理量化为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用品和优惠服务,如就餐、修车等,实现参与、积分、回馈的良性循环,已有50余名“小哥”成功兑换奖励。
“小哥”参与志愿服务
下一步,滨河街道将持续夯实“友好商圈+社区”场景试点建设,关爱“新”群体,凝聚“新”力量”,形成小哥便捷、居民便利的友好区域环境,助力新就业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持续营造友好社会氛围,推动首都新就业群体“友好之城”建设。
网址:“友好商圈+社区”赋能美好生活“新”场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55442
相关内容
商业运营与社区治理双向奔赴,公园城市社区商业点亮幸福美好生活“七大”场景赋能社区优治 幸福生活在家门口“升级”
便民生活圈“圈”出美好生活 成都“因圈施策”扩大社区消费有效供给
社区生活圈做什么?“小而美” 科技赋能提升生活品质
“圈”出美好生活!看岳阳街道如何打造高品质15分钟社区生活圈→
以艺术创新营造美好生活场景——山北街区“10分钟社区生活圈”,会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
阿勒泰“智慧社区”赋能美好生活
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让生活更美好
“近”享品质、科技赋能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圈”出美好生活
紫荆书院|智能化社区系统,科技赋能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