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废弃生活”是有格调的生活方式

发布时间:2025-02-05 09:01

支持零废弃生活方式,尽量减少废弃物产生。 #生活技巧# #环保生活# #无污染产品#

“零废弃生活”是有格调的生活方式

2019年02月18日 11:05   来源:东方网   

  用布袋和饭盒买菜、用厨余垃圾堆肥、自制洗洁精漱口水……这是在北京生活的80后女生汤蓓佳的“零废弃生活”。她还成为了这种生活方式的推广者,组织了环保市集、零废弃野餐等活动。(2月17日澎湃新闻)

  在许多人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有的人却做到了。从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去减少垃圾的生产,为垃圾桶瘦身,时刻给生活做减法,“零废弃生活”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承载着一个群体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

  这个世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千差万别。在一个工具理性盛行的时代里,部分人对垃圾生产毫不在意;他们认为,只要能够便利自己,多制造一些垃圾又何妨?当环保缺乏刚性的制约,一些人就会千方百计地“走捷径”;如果环保只靠道德自觉和文明自律,就难以对这些人产生强烈的、普遍的、持久的行为感召力和约束力。

  环保说到底是一种公共事务,很容易陷入“搭便车困境”。“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人人都想坐享其成,最终会导致公共事务乏人问津。环保的功效并没有那么立竿见影,需要人们久久为功;当付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回报,难免会影响环保的公众参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零废弃生活”为公众参与提供了一个民间渠道。作为欧美发达国家的“舶来品”,“零废弃生活”不能被戴上“有色眼镜”,而是要得到公众更多的价值认同。当参与“零废弃生活”的老百姓越来越多,才能产生聚沙成塔的力量。

  “零废弃生活”并非完全不产生垃圾,而是要尽可能地减少。拒绝你不需要的,减少你需要的,多一些重复使用,对你不能拒绝、减少和重复使用的物品进行回收和分解,实际上,“零废弃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只要愿意做一个有心人,我们完全可以压缩生活垃圾的生产。

  在理性选择深入人心的今天,“零废弃生活”不可避免也会遭遇权衡与算计。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零废弃生活”节省的生活成本是有限的,却会给人带来不少的束缚;只有那些真正意识到“零废弃生活”的价值,拥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义之网”的人们,才会成为环保先行者。

  “丢到路边等垃圾车来载走它们,一切显得多么稀松平常。但是,垃圾到底去了哪里呢?”在纪录片《垃圾狂想曲》里,有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台词。与垃圾分类、垃圾兑换相比,“零废弃生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实现了从源头减少垃圾的生产。一方面,我们要给予“零废弃生活”更多的尊重与肯定,少一些污名化;另一方面,我们要身体力行,做“零废弃生活”的参与者,减少日常生活中垃圾的生产。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经评论|  中经天天评|  网言众议|  经点热评|  理论前沿|  声音|  经济学人|  经济眼|  观察家|  专题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网址:“零废弃生活”是有格调的生活方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55996

相关内容

什么是“零废弃”生活方式,如何实践?
正在流行的“零废弃”环保生活方式
零废弃生活:方法总比困难多
零废弃生活推动循环经济
零废弃日|Z世代的低碳环保新生活
汤蓓佳:舶来的“零废弃”里,藏着中式生活智慧
零废弃:“断舍离”之后更高阶的生活革命
2024第七届零废弃日:从轻出发,拥抱“零”废美好生活
“零废弃”生活的N种乐趣,实用妙招专供模仿
故宫“零废弃”项目有里又有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