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购物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网络购物常见问题解答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网络知识#
21世纪信息高速发展,网络已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网络购物这种新型的购物方式也已融入寻常百姓人家的生活,而其在带给人们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网络购物的发展现状
1、网络购物的概念
网络购物也叫网上购物,是电子商务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用户为完成购物或与之有关的任务而在网上虚拟的购物环境中浏览、搜索相关信息,从而为购买决策提供所需的必要信息,并实践决策和购买的过程。[1]
2、网络购物的发展
网络购物进入中国市场短短十年来,从边缘人群消费边缘商品,发展到现在的主流人群消费主流商品,中国的网络市场逐渐成熟,并且呈现一种高速发展的态势。
3、网络购物受到青睐的原因分析
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事物,能够迅速被人们青睐,当然与其本身的征服力量和诱惑力是分不开的。
(1)、商品送货上门、购买快捷方便。
消费者利用网络可直接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享受自己需要的服务,并且,店家通过物流公司将商品直接送到消费者家中,方便快捷,更节约时间。
(2)、价格低廉、优势明显。
对卖家来讲,通过网络开办店铺的成本远远小于实体店的投入,并且,网络店铺不存在库存压力,风险小,经营成本低,经营规模不受场地的限制,其可以将店铺“搬”回家中,加之一台电脑即可,甚至可以用商务手机来完成。对消费者来讲,便宜就是硬道理,低廉的价格总是最具诱惑力的。
(3)、商品种类齐全、可购买到当地没有的商品。
由于消费者购物需求的增大,本地的市场往往不能满足人们的购买欲望,特别是一些小型以下城镇,而网络购物恰恰弥补了这一空缺,减少消费者去外地购物的麻烦。
(4)、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由于网络商品品种多样,消费者本需到多处商场才能购买齐全的商品,在家中就可以一次性购买,即节省体力,又节约时间,可大大提高效率,更适应现在高速、快捷的的工作、生活节奏。
(5)、交易透明、信息公开。
设立了信用度排行榜、销量排行榜等,消费者在网购之前,可以先参考网客商户的信用度指数及其他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价,并且,在交易成功后,还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为以后的消费者提供参考意见,增加了互动性。
二、网络购物存在的问题
(1)、安全隐患。
网络购物因不同与传统意义上的交易,如买卖双方在异地交易、消费者无法见到实物、支付方式在网上进行,因此,获得足够的安全保障是网络购物的关键。
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商品质量安全。
(2)、诚实信用。
在网上发布的商品信息是否真实,我们是很难去判断的,有的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故意夸大商品的品质和性能,诱惑消费者上当。
(3)、售后服务。
网购所得的商品,如何鉴定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双方的理解是不同的,造成得到的结论也不同。另外,即使卖家退货换货,也牵涉由于供消双方实际距离而产生的延时及费用问题。
三、网络购物引发的法律问题
1、责任主体。
在网络交易中,商品的信息只有卖家对商品的说明及平面或视频的展示,然后双方通过电话或网络通信进行联系,消费者并不能实际接触商品,也无从了解商品的生产厂家产品质量、产品性能等信息。这样,一旦商品因质量发生纠纷,消费者该找谁承担责任?是厂家还是经营者。对责任主体不能确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全面的保护。
2、管辖法院的确认。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之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我们在实体店进行的交易,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是很容易判断的,但是,在网络购物中,对管辖法院就难于确定。第一,被告住所地不明。因对责任主体不能确定,必然导致被告住所地不明;第二,合同履行地难以确定。因网络购物是在网上进行的交易,通过网上银行支付货款,那么,履行地是发货地呢,还是支付地,另外,如果支付地与开通网上银行的地址又不一致,怎么办?可见,对管辖法院也难以确认。
3、举证责任的分配
对合同纠纷案件,我们采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但是,网购的过程中,除交易走向外,大部分证据是由销售者掌握的,他们可能随时更新信息,无法找到依据;况且,即使消费者将其拍下,也可能因是电子复制品,而无法被采信。
4、适用法律。
目前,我国涉及到网络购物方面的纠纷,主要依靠《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保护法》等法律调整,由于网络购物的特殊性,这些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差、适用性不强,有时在处理一些网购案件时,显得束手无策,不能适应现今网络时代的要求。
四、完善网络购物的对策
1、加强网络商场(淘宝网、当当网、卓越网等)对店家的监管。
一方面,是在支付方式上,严格把关;另一方面,对店家的信用的监管,对发现信用度差的店家应将其屏蔽,实行信用保证金制度,完善网络市场的准入制度,以保障网络商场的信誉和消费者的消费安全。
2、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的法律法规、监督机制还很不完善,相关的网络购物立法仍处于滞后状态,我们迫切需要制定统一、完善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对诉讼管辖、诉讼主体等突出问题做出明确规定。
3、增强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购物理念。
首先,当今网络黑客层出不穷,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消费者自身的安全保护意识也尤为重要,防止个人的信息泄露。其次,在购物过程中,应树立正确的购物理念,对明显有失“等价交换”原则的商品,不要购买,要理性消费。
五、结束语
网络购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已不再陌生,但其所显露的问题逐渐增多,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网上购物,相反,为了维护网络商品交易秩序,营造和提供公平、规范、有序的市场氛围,需要制定一套合理规范网络购物的法律法规,使我国的网络购物实现跨越性的发展。
本文仅是笔者通过网络活动对网络购物这一新型商品经济活动所产生问题的肤浅认识,以期抛砖引玉,与有识者一起商酌。
参考文献:
[1]彭亚飞,魏海梧.浅谈网上购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时代经贸,2008,12,6
[2]乔秋珍.网上购物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其完善[J],时代企业教育,2010,04
[3]曲祥雯.网上购物分析及思考[J],福建电脑,2007,1
[4]曹康.网上购物在我国发展的瓶颈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2
网址:网络购物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58442
相关内容
网络购物狂欢节引发的问题思考及对策解析总结.doc90后大学生网络素现状及提升对策.doc
网络营销现状及其对消费者的影响
我国个人理财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doc
大学生网购现状和教育对策分析.doc
乡村养老问题现状调研分析及对策建议
网络安全问题的对策有哪些
探讨家庭宽带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 家庭网络发展现状
网络诈骗及其预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