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结束回归工作 如何远离“节后综合征”

发布时间:2025-02-07 21:22

假期结束后逐步恢复工作节奏 #生活常识# #时间管理建议# #假期时间管理#

假期结束回归工作 如何远离“节后综合征”

心理科医生建议:尽快调整作息,保持规律饮食,适当增加运动量

■新华社发 勾建山 作

2月5日(正月初八),结束了春节假期的市民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有些人吐槽说自己或许患上了“节后综合征”。甚至有人说,早在假期即将结束的前两天自己就出现了身体疲惫、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不振以及胃肠不适等症状。对此,专家提醒,这可能是“节后综合征”在作祟,应尽快调整作息,保持规律饮食,适当增加运动量,逐步恢复工作节奏,帮助身心重回正轨。

上班族想早点进入工作状态

记者在采访时注意到,“节后综合征”的症状各不相同。有的人是从家乡返程时患上了坐车恐惧症、有的人是从家返程时患上了抢票后遗症、有的人是开工前一晚上失眠第二天早上只得强行开机……

家住新华区的刘女士,这个春节假期回到了爱人的老家哈尔滨,在那里过了个特别开心并难忘的新年。“我们一家三口在哈尔滨住了近10天,正月初七才匆忙回到了石家庄。在哈尔滨的时候,我和爱人每天的生活过得特别自在,身体和心理都极其放松。”刘女士说,春节期间自己每天基本是大快朵颐,因为忙碌了一年想要彻底放松一下,运动量也减少了,人变得“懒懒的”,现在突然要开工了感觉没有一点精神头。

而且在刘女士看来,短暂的春节相聚之后,自己和爱人带着家人的祝福匆匆离开了哈尔滨,又重新投入到工作当中,第一天真的有些进入不了状态。“正月初八上班第一天,午饭时候我和同事闲聊发现出现这种状态的似乎不是我一个人,大家都觉得春节假期太短了,还都沉浸在节日的美好回忆中。”刘女士说,从悠闲的假期猛然变成新的忙碌,心里多少都会有些落差感。

除了刘女士有这种感觉外,家住高新区的杨先生也说,春节假期结束后,自己出现了上班没精神头的状态,感觉全身哪儿都不舒服。“我还发现身边的一些同事,也存在无精打采、情绪不佳、工作效率下降等现象。”杨先生说,自己咨询过这应该是患上了“节后综合征”。“节后综合征”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生理和心理反应。常出现于长假期或节日后,其症状包括疲倦、失眠、昏昏欲睡、胃口欠佳、难以集中精神工作、肌肉酸痛或心跳快,还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衰弱等,焦虑、空虚或容易发怒。

“真的很希望能有权威人士给出权威的方法,让像我一样患上‘节后综合征’的上班族早点进入工作状态。”杨先生说道。

调整生活节奏从“吃顿好饭,睡个好觉”开始

同样是刚刚过完春节假期,市民王先生的“节后综合征”似乎没有出现。说起自己为何没有出现“节后综合征”,王先生说出了一些妙招。“俗话说,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既然生活节奏混乱是‘节后综合征’的主要原因,那咱就主动调整生活节奏。”28岁的王先生的确有着自己独特的调整方法。

王先生说,自己调整“节后综合征”的方法之一是吃顿好饭。“春节期间难免大鱼大肉、大吃大喝,因此我在节后一般会在饮食上有所节制,多食用纤维丰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用粗粮如豆类、红薯、高粱等代替精米精面。”王先生说,在自己看来亲手做一顿简单的、清淡的饭,吃完后再洗碗、做一些家务,让自己从肠胃到心理都慢慢安静下来的过程,都可以称之为“吃顿好饭”。

除了“吃顿好饭”,王先生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睡个好觉。王先生说,春节期间多数人睡眠节律被改变,上班后想要快速恢复精气神,就务必要恢复原本的作息规律。“我所谓‘睡个好觉’一般不是提前睡觉或者补觉,而是开工的前两天开始逐渐改变作息习惯,按时上床、按时睡觉,一切都与节前工作日作息时间保持一致。”王先生说,自己还会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比如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这样都可以让自己按时入睡。

“这种自我调节的方法,我已经用了三四年了,不仅是春节假期,五一、十一等小长假也会如此进行,总体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王先生说,今年正月初八开工第一天,自己就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的。

赶走“节后综合征”核心是 “温柔重启”

对此,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临床心理科心理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昕雨说,“节后综合征”就是在长假结束后,很多人会出现失眠、疲乏无力、精力不集中、情绪不佳等症状。这种状态不仅影响着个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工作产生影响。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李昕雨说,出现“节后综合征”是因为在放长假期间,既往生活、工作、学习的固定节奏和规律被打破了。当假期结束,很多人要重新建立这个节奏,就可能出现一个不适应的“混乱期”。

春节期间人们回家过年,享受着家庭温暖和亲情的快乐。这段时间大家的生活节奏会突然变得非常缓慢和轻松。大鱼大肉的饮食、长时间的休息和娱乐,使得身体和心理都处于一种极度放松的状态。“当春节假期结束,生活节奏突然恢复紧张,很多人的身体和心理难以迅速适应,这就导致了‘节后综合征’的出现。”李昕雨说,面对“节后综合征”可以尝试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其实“节后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调整和恢复,就一定能够迅速摆脱它的困扰。

心理调适,缓解焦虑。接纳情绪,减少自责,允许自己有1-3天“缓冲期”,不必强迫立刻高效工作。写下假期结束后的不安感,并标注可行动的小目标(如:“今天先整理邮件”);积极的心理暗示,用“我可以逐步适应”替代“我完全没状态”,避免消极心理强化焦虑;制订过渡期计划,上班前1天列好待办清单,按优先级排序,先完成简单任务找回掌控感。

适度运动,唤醒活力。轻量有氧运动,快走、瑜伽或跳绳10-15分钟,促进多巴胺分泌,提振精神;办公室微运动,每小时起身拉伸颈椎和肩背,做深呼吸练习(吸气4秒,呼气6秒),缓解久坐僵硬。

调整作息,循序渐进。逐步恢复生物钟,提前1-2天调整入睡和起床时间,每天比假期早睡/早起30分钟,避免突然“硬切换”。午睡控制在20分钟内,避免影响夜间睡眠;睡前放松仪式,睡前1小时关闭电子设备,用泡脚、轻音乐或冥想替代刷手机,喝一杯温牛奶或洋甘菊茶,帮助舒缓神经。

工作与生活平衡。避免“报复性加班”,首周减少高强度任务,优先处理沟通类、整理类工作,逐步进入节奏;增加生活仪式感,上班第一天穿喜欢的衣服,带一份小零食或用鲜花装点一下办公桌,提升愉悦感;规划短期期待,安排周末短途散步、朋友聚会或追一集喜欢的剧,给生活留出盼头。

李昕雨强调,大家需要明白调整“节后综合征”的核心是“温柔地重启”,而非强行对抗状态。慢慢来,相信大家都会找回曾经那个精力充沛的自己。(记者 李惺 赵晓华)

网址:​假期结束回归工作 如何远离“节后综合征”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59665

相关内容

这样运动 帮你缓解“节后综合征”
假期结束踏归途,这份健康提示请查收
五一收假=家中“神兽”开学综合征+上班族假期综合征!如何应对?
心理专家帮你远离节后综合征 三大“收心妙招”解烦忧
长假归来,这样健康饮食可预防假日综合征
节后综合征来袭?高效调整秘籍了解一下
这些心理调适技巧,帮你应对“节后综合征”
节后综合征?这几个动作助你恢复满满元气
节后“重启”指南:告别假期综合症,轻松找回状态!
【教育关注】应对“节后综合征”,指南来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