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叨叨|“不想上班”刷屏!告别“节后综合征”,身心该如何“归位”

发布时间:2025-02-09 00:21

请人吃饭时,可以用'请赏光'或'叨扰了'。 #生活常识# #社交技巧# #礼貌用语#

节后开工,

不少人在社交网络刷屏四个大字:

不想上班!

假期还没过完就开始担忧,

一想到上班就莫名焦虑

……

近几年,

“节后综合征”成为人们热话题

如何应对呢

↓↓↓

两类人群易患节后综合征

开会时手抖、出汗,感觉电脑屏幕上的字都在跳动……这是典型的节后综合征表现。

节后综合征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医学疾病名称,而是指人们在长假结束后,重新回归工作、学习时,表现出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症状。这些症状通常是由于假期中的改变而产生的,包括生活节奏、饮食习惯、作息规律等方面的改变。身体和心理难以迅速适应这些改变。

春节期间平均睡眠时间比工作日更长,返岗后突然恢复紧张节奏,身体就像坐过山车,导致状态不稳定。

上班族、空巢老人是节后综合征多发人群。

对于节后综合征,绝大多数患者不需要治疗,不必过于焦虑。可以采取“渐进式复工法”克服节后综合征,例如上班前,提前梳理工作学习任务,制定合理的计划,按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排序,有条不紊地推进。刚开始恢复工作时,避免安排高强度任务,给自己一些缓冲调整的时间。此外,还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听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减轻心理压力。

如果持续失眠、情绪低落超过一周,或出现心悸、手抖等躯体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青少年注意预防心理问题

面对节后健康风险,在饮食方面,春节期间,餐桌上往往大鱼大肉较多,节后应适当减少这些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入。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建议多食用如芹菜、燕麦、玉米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消化;同时,尽快恢复一日三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此外,春节期间剩菜剩饭较多,应尽快放入冰箱,避免滋生细菌,并在一两天之内吃完。

青少年即将开学,这类群体面临着寒假综合征、节后综合征叠加的双重压力。参照往年的接诊经验推测,春节后、开学前,心理门诊青少年患者占比可能有所上升。

为预防心理问题,青少年可以在假期结束前几天设定相对固定的入睡及起床时间,并逐步调整至上学时的作息时间。寒假结束前一周,青少年要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避免沉迷于游戏或社交软件;可以适当预习下学期的学习内容,但不要过度安排学习任务,以免增加压力。

下周将迎来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很多人喜欢吃一碗香甜软糯的元宵。元宵刚出锅时温度较高,应稍微放凉后再食用,避免烫伤口腔黏膜,导致口腔疼痛、溃疡。此外,元宵由糯米制成,黏性较高,容易附着在牙齿表面和牙缝中。如果不及时清理,食物残渣会滋生细菌,导致蛀牙。

吃完元宵或汤圆后,建议立即漱口,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

大众·半岛新闻综合自新华社、北京日报、北晚在线、工人日报、澎湃新闻等

网址:半岛叨叨|“不想上班”刷屏!告别“节后综合征”,身心该如何“归位”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61992

相关内容

专业叨叨叨:高效的家庭清洁是如何实现的?
​假期结束回归工作 如何远离“节后综合征”
节后综合征不想做家务?巧了 我也不想
叨叨v1.0.2安卓版 v1.0.4安卓版
​7招告别“办公室综合征”
叨黑APP: 如何高效管理你的个人生活
叨叨AI虚拟伴侣,现代生活的智能伴侣
【叨闲姜】你还记得家中的老物件是如何升级换代的吗?
离世前两天 他一直念叨照片墙
五一收假=家中“神兽”开学综合征+上班族假期综合征!如何应对?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