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消费市场迎来“开门红”:传统商圈焕活力 智慧零售创新局
城市消费观察:新兴零售业对传统业态的影响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城市生活观察# #城市消费观察#
东南网2月8日讯(本网记者 陈巧玲)春节期间,福州消费市场交出了亮眼成绩单,三大核心商圈以文化为纽带激活消费潜能,展现出强劲的消费活力。
记者从福州市商务局获悉,东街口商圈(含三坊七巷)实现销售额1.36亿元,客流量突破298万人次,作为全国示范步行街,其古厝活化利用模式将历史文化与商业创新融合。“闽江之心”核心段(茉莉大街、青年广场和爱情岛)通过无人机烟花秀、非遗展演等跨年活动吸引68万人次参与,带动周边消费近150万元。烟台山商业区以非遗文化月为载体,通过跨国拜年联动马来西亚马六甲鸡场街,实现客流64万人次,销售额2200万元。三大商圈差异化定位形成互补,共同构建起“历史+科技+国际”的立体消费场景。
政策引领发展 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福州消费市场的繁荣,与城市全力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密不可分。
以政策创新推动商贸体系升级。福州市高标准编制《福州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业态提升总体规划》,出台《福州市促进商业品牌首店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福州市会展管理办法》等政策,并成功入选首批全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获得3亿元中央财政支持。政策红利下,福州商贸流通体系加速升级,城乡消费网络不断完善。
城市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作为全国唯一荣获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的城市,福州依托“国际(闽菜)美食之都”“中国鱼丸之都”等称号,成功举办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世界航海装备大会、中国侨智发展大会等国际性展会。2024年,全市举办各类会展活动167场,带动餐饮、住宿、旅游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
特色商圈建设成效显著。三坊七巷步行街获评全国示范步行街,东街口、万象城等5个重点商圈获批省级智慧商圈,闽江之心-茉莉大街、达明美食街等入选省级特色步行街。高端消费市场日趋成熟,米其林、黑珍珠餐厅落地标志着城市消费能级跃升,免税店建设与跨境支付便利化措施更拓宽了国际消费空间。
零售双雄破局 智慧模式重塑生态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福州本土零售企业创新力强劲,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引擎。
永辉超市通过学习胖东来模式进行调改,从购物环境、商品品质、服务标准、员工待遇等多方向进行升级;打造“定向种植+中央厨房”供应链,蔬菜实现24小时从田间到餐桌,烘焙车间率先实行添加剂“三去”标准。调改后的奥体店临近春节期间单日销售突破440万元,年轻客群占比大幅提升,为福州市民带来了全新的购物体验。
朴朴超市则以技术驱动零售变革,通过数字化供应链减少中间环节,生鲜日用品流通成本降低15%。其建立的商品信息数据库覆盖3000余种商品质量指标,2024年开展300余场促销活动,直接让利11亿元,拉动消费70亿元。通过与福安葡萄种植基地签约、“陕货闽卖”等政企合作项目,构建起跨区域产销对接网络,日均配送时效控制在30分钟以内,复购率达78%。
在智慧零售布局中,永辉与朴朴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前者侧重实体场景体验升级,后者专注即时零售赛道。两者共同推动福州零售业数字化进程,目前全市社区零售即时配送覆盖率达92%,生鲜商品损耗率从行业平均15%降至8%以下。
创新驱动未来 构建可持续消费生态
创新驱动未来,构建可持续消费生态。近年来,福州以创新驱动为引领,积极构建可持续消费生态,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春节消费热潮到全年市场布局,福州正在形成“政策引导+商圈升级+零售创新”的三维发展体系,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未来,随着政策、品牌与服务的持续优化,福州将聚焦绿色消费、银发经济等新增长点,力争在国际消费版图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此外,福州还将加快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推广“福州有礼”特色品牌,推动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等多元消费业态发展,持续释放千年商埠的创新活力,为市民与游客带来更多元、更美好的消费体验。
网址:福州消费市场迎来“开门红”:传统商圈焕活力 智慧零售创新局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62219
相关内容
场景化改造、品质化供给 零售业焕新升级迎来新指南场景化改造、品质化供给 零售业焕新升级迎来新指南
场景化智能应用 加速智慧零售创新
点燃消费季 商圈活力强
兰州市商务局创新引导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智慧平台建设
杭州=新零售之城?
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家居焕新消费季”开启 有望激发家居市场活力
顺应居民消费发展新趋势,提升智慧化服务能力 便民生活圈带来幸福“烟火气”(网上中国)
商务部答封面新闻:鼓励企业发展“智慧零售”新场景 让消费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