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
通过分享,我们理解并热爱这个世界。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哲学感悟# #心灵成长感悟#
内容简介 · · · · · ·
《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是著名学者周国平与济群法师的一系列深度对谈。
两人从各自专研的领域出发,围绕内在自由与外在自由、命运的可变与不可变、人生的苦与乐、觉醒与解脱、无常与永恒等话题,展开深入的辨析甚至激烈的辩论,探讨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人生的智慧与哲思。
在当下这个喧嚣迷茫的时代,两位智者的对话,为读者指引出一条保持天真自省、归于内心和平的途径。
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生命的品质》《觉醒的力量》,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宝贝,宝贝》,以及《人生哲思录》《周国平人文讲演录》等,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
济群法师,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随后至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等地任教。多年来,教书育人,学修并重,为沩仰宗第十代传人。现任菩提书院导师、中国社科院特约研究员及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出版并发表各类著述、论文两百余万字。继承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思想,提出佛法是人生智慧的理念,希望人们摆脱对佛法的误解,使佛...
(展开全部)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生命的品质》《觉醒的力量》,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宝贝,宝贝》,以及《人生哲思录》《周国平人文讲演录》等,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
济群法师,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随后至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等地任教。多年来,教书育人,学修并重,为沩仰宗第十代传人。现任菩提书院导师、中国社科院特约研究员及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出版并发表各类著述、论文两百余万字。继承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思想,提出佛法是人生智慧的理念,希望人们摆脱对佛法的误解,使佛法走入生活。
目录 · · · · · ·
序/本来空,本来满(周国平)
序/问心寻路(济群法师)
一、时代与责任
两个“自由主义者”
什么卡住了你?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
· · · · · · (更多)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任何一种接受,都是在自己已有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实际发生的是对已有积累的一种清理,去除谬见,而让优良的种子发芽生长。用宋明新儒学的话说,这叫明心见性。 (查看原文) 明亮的黄 1 回复 1赞
明亮的黄 1 回复 1赞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要写书评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5 条 )

一本作者的态度大于内容的书(附书中一个小错误)。
说作者的态度大于内容,当然,也仅仅是对我自己而言。 那么作者的态度其实在一开始就以表露:一个70岁的研究了西方哲学将近一辈子的人,最终的话是:在生命觉悟领域里,哲学给佛学当配角是一点也不冤枉的。人生问题的究竟解决是在佛法之中。 这本书还是比较浅显易懂(当然,一... (展开)

更像是索引类工具书
面向普罗大众的访谈整合毕竟没有那么深入。这本书更多是周国平抛出问题,济群法师三两句深入浅出的大致介绍,给大家带去另一种看世界的方法。让匆匆浏览的人心中埋下一个种子,对想深入了解的人更像是一本佛教索引类工具书,会指引到很多另外的书籍读物。 此书刚开始周国平就说... (展开)

这本书的意义
其实这本书到底有多深,多完备,倒不是它的意义。 它体现的是佛法和哲学的对话、连接。 爱思考的人多少会接触哲学,但是有可能忽略佛法更究竟的对生命的探索。 这本书提供一个重要的连接。 很多哲学家看到了生活层面的虚妄性,但没有找到出路。 佛法不仅揭示无常的真相与执著之... (展开)

我们既误解了这个世界,也误解了佛法
古今中外以来的圣人、贤者、哲学家、政治家、学者都在思考人与社会。 我们为什么活着?什么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我们应该如何生活? 根据这些最简单但也最本质问题的思考,衍生出了种种思想体系,影响着世人,并决定了这个世界的运行,以及我们为什么是现在的我们。 都说经济基... (展开)

精神危机的时代
近来,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物质主义和科学进步所提供的答案,他们怀有一种渴望,渴望从心灵的层次来解决内心的饥渴……于是,许许多多美国人开始寻求与心灵对话,以此来解决自己的精神危机。 上述观点选自《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这份杂志用5页的篇幅来解释,为什么荣格会在死... (展开)

是什么困住了我们
我们每天吃饭睡觉,为衣食奔忙,日复一日,大多数人觉得生活本该如此,并觉得理所应当,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俗话说,世人慌慌张张,只为碎银几两,但这碎银几两,能解万般惆怅。可曾想过,这碎银解决了眼下温饱,很快我们就会有新目标,新要求,欲望让人无法安静。书中以问答的... (展开)

一点点笔记
1.不立佛殿,唯立法堂 哲学与宗教 1.哲学和佛法的共同点是寻求智慧,弄清人生的根本道理 区别:哲学无修行和实证,哲学没有特别强调慈 悲 2.戒律的目的是物质的简化,禅定的目的是心念的简化,这俩种简化都是通向觉悟的必由之途 3.从传统来说,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过于关... (展开)

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 | 本来空 本来满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不久前看完半本,却没有任何印象。 放假的第一天,重看。 大寒的深圳,户外暖阳如春;朝东的房子,像这座日渐空置的城市,凉凉。 我握着热茶杯,鹿坐在地板上,幻想家里若是暖气,一屁股瘫在某安的地板上阅读,那是有多欢心。 回来回来,看了一天的大师对话,白瞎了,我的“欲... (展开)

存在与精神信仰智能顶尖的人
生命内核是精神信仰和文学的交集和差异 济:在上学之前,我已经出家了。我的父母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在他们的影响下,全家都信佛。我14岁就以行者身份住过寺院,17岁正式剃度,在佛教界算是童真入道。 周:这么早就出家,人生的许多滋味还没有尝试过,不觉得遗憾吗? 济:我觉得... (展开)
> 更多书评 35篇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赫兹
小时候,无忧无虑,从来没有想过幸福是什么,长大可能是我们最大的愿望。上学后,老师语重心长的告诫我们,高中是人这一生的重要转折点,我们关心期末考试拿了第几名。 三年时间一结束,有人考上了名牌的985、211,有人上了普普通通的技校。到了大学都懵了,没有人再告诉我们该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大部分人对于幸福只有一个模糊的定义:找一份好的工作,赚很多的钱。 这也产生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工作算好工作...
2020-07-12 15:35:50 1人喜欢
满帘风
周:人的大多数心理活动都是盲目的,没有看到生命本来的样子,完全被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由环境造成的认识和情绪支配了,所做的选择也往往是由错误认知和不良需求决定的。只有对生命有了深刻认识,才知道人生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应该选择什么,舍弃什么。
2022-06-07 17:11:19 1人喜欢
镜中小鱼儿 (乱世浮生~)
自由:外在自由;内在自由:智、情、意志 欲望性质:自然(无记)、社会(不善)、精神(善) 智慧和慈悲犹如双翼,保持平衡,才能展翅飞翔。因为慈悲,智慧不落入自私;因为智慧,慈悲不落入执着 五种人生观:理性(西哲)、道德(儒)、审美(庄子)、信仰(宗教)、解脱(佛教) (2回应)
2017-10-26 16:37:02 1人喜欢
镜中小鱼儿 (乱世浮生~)
“从本性来说,一个稍微有点慧根的人,就不会甘心像动物一样生活(大概就是只求实用和名利),一定会有追求,我们称之为精神本能。人都有这种精神本能,中国人也不例外,但我们的文化是不鼓励的。” 随便看了几页,就看到了这一句,感觉有点心痛…事实的确如此,从小我的精神本能不知受到了多少次扼杀…回首我的年少岁月,如果我的意志有一点动摇,我便不会再有真心。如果我的心有一点软弱,我可能就会丧失活下去的勇气…感恩的... (1回应)
2017-07-08 14:39:12 1人喜欢
网址: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62366
相关内容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我们生活的世界》教学反思6篇
齐格蒙特·鲍曼论幸福:当我们被抛入这个世界 — 新京报
用心去体察自我和这个世界
【科普知识】世界家庭医生日,我们需要了解的都在这里
治愈我们的世界:纯素生活方式的案例
当世界步入“后家庭时代”,我们要如何理解爱情和婚姻?
世界儿童日,让我们一起关注“儿童友好”
国家终于辟谣了,这些食品可以放心吃,原来我们都被误导了!
我能创造万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