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遇上“节后综合征”,咋缓解?
瑜伽对心理压力的缓解效果长期可见,是一种综合疗法 #生活技巧# #压力管理技巧# #瑜伽缓解压力#
对大多数人来说,春节假期是合家团聚、休闲娱乐的宝贵时光。假期结束,不少人发现,因假期里睡眠紊乱、肠胃紊乱,身体出现疲劳焦虑、精神紧张,甚至烦闷等问题,怀疑中招“节后综合征”。那么,什么是“节后综合征”?又该怎样做好身心调适,切换到“工作模式”?记者进行相关采访。
“春节期间我天天熬夜,最晚时熬到凌晨3点才睡,现在整个人还是懵的。”2月5日,开工第一天,从事文秘工作的陈女士仍感到身心疲惫,“平时作息都很规律,过年和家里人打牌,每晚玩手机玩到很晚,导致第二天起不来,于是早、中饭一起吃。”陈女士告诉记者,她也告诫自己,这两天一定得调整过来,否则会影响工作效率。
“春节假期结束,不少人在返回工作岗位时,感到身体和精神都有些不在状态,这就是常说的‘节后综合征’。”安庆市第六人民医院精神康复科主任潘琦表示,近日接诊过被“节后综合征”困扰的患者。
小李是一位年轻的上班族,春节期间和家人朋友聚会、娱乐,每天都玩到很晚。假期结束后,他发现自己很难按时起床,上班时总是昏昏欲睡,工作也频频出错。还有张女士,假期里大吃大喝,生活不规律,不仅体重增加,还出现了肠胃不适、消化不良的症状,整个人都很烦躁。
这些都是典型的“节后综合征”表现。潘琦介绍,“节后综合征”并不是一种真正的疾病,而是人们在长假后,因生活规律、生活节奏、社会角色变化等因素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不适应状态。比如,有些人会感到疲劳、困倦,提不起精神;有些人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低下等情况;还有些人会出现焦虑、烦躁、失眠等情绪问题。这些症状在节后的几天内较为常见,一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缓解。
该如何有效缓解“节后综合征”,快速适应工作节奏呢?潘琦建议,调整作息时间是关键。假期里,很多人的作息都变得不规律,晚睡晚起。节后要尽快调整生物钟,恢复正常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可以提前1—2小时上床睡觉,早上提前半小时起床,逐步适应上班的节奏。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也不容忽视。假期里,人们往往摄入了过多的油腻食物和高热量食品,这会加重肠胃负担。节后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帮助肠胃蠕动,促进消化。同时,要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让肠胃慢慢恢复正常功能。
适度运动也能帮助缓解疲劳,提升精神状态。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每天坚持30分钟到1小时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释放压力,改善情绪。
心理调适同样重要。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告诉自己假期已经结束,可以制定一个工作计划,将工作任务分解成小目标,逐步完成,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增强自信心。
潘琦提醒,如果“节后综合征”的症状较为严重,持续时间较长,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帮助。(记者 方芳 通讯员 孙淑芳)
网址:复工遇上“节后综合征”,咋缓解?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62933
相关内容
这样运动 帮你缓解“节后综合征”假期结束回归工作 如何远离“节后综合征”
节后综合征?这几个动作助你恢复满满元气
节后综合征来袭?高效调整秘籍了解一下
克服“节后综合征”,关键要积极调整状态
员工节后综合症有哪些
春节后如何一扫“节后综合征”?心理专家教你妙招!
这些心理调适技巧,帮你应对“节后综合征”
五一收假=家中“神兽”开学综合征+上班族假期综合征!如何应对?
心理专家帮你远离节后综合征 三大“收心妙招”解烦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