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顶我国影史票房榜 《哪吒2》凭的是啥?

发布时间:2025-02-09 13:07

中国票房冠军:《哪吒之魔童降世》口碑与票房双丰收 #生活乐趣# #电影排行榜#

观众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电影院观看电影海报
观众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电影院观看电影海报观众在贵州省黔西市的一家电影城观看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
观众在贵州省黔西市的一家电影城观看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

伴随一代代人成长的神话人物哪吒,点燃了乙巳蛇年新春电影市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6日中午,《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超越《长津湖》,登顶我国影史票房榜。而根据票房数据平台给出的预测:该片票房有望冲击90亿元+。如果“吒儿”能够最终实现这个目标,它也将为春节档及中国电影开启一个新的篇章!

自1月29日上映以来,仅用不到10天时间就创造了我国新的影史票房纪录,《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何如此火热?

“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取得超高票房成绩,主要是因为口碑爆棚。不论是故事人物、特效场面,还是主题立意和戏剧元素,都达到乃至超过观众预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委员会秘书长胡建礼说。

——精彩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教授范敏看来,《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延续前作“我命由我不由天”内核的同时,又有自我认同、价值实现、亲情友情等多元化的主题表达。“不论是大主题还是小主题的探讨,都紧扣当下社会热点。”

片中角色塑造同样丰富立体。例如,申公豹因亲人申小豹到访,内心温情的一面被唤醒;误以为龙族屠杀陈塘关的哪吒虽然满腔愤怒,也要先拯救旧友敖丙;各类小妖的形象也都生动鲜活。这使得片中人物故事得以与观众形成情感共振。

“近年来,有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IP再创作的动画电影。那些好的改编,在立意表达上一定不能脱离时代、脱离大众、脱离生活。能引起当代人的广泛共鸣,才是好故事。”范敏说。

——精心打磨的视觉特效,则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

据悉,《哪吒之魔童闹海》中角色数量是第一部的3倍,且新老角色均进行全面“翻新”:建模更精致,皮肤质感更真实。此外,影片特效镜头近2000个,主创团队达4000余人。片中有一场陈塘关大战的打戏,时长约1分钟,分镜画了半年之久。

记者了解到,片中场面宏大的“洪流对战”,因制作难度大、工期紧张,制片人曾与导演饺子商量能否把海妖身上的锁链去掉,或者换成若隐若现、时隐时现的方式。导演却坚持,锁链对海妖的束缚与影片主题息息相关,所以不能让步。

在饺子看来,做观众没看过的、能造成强烈视觉冲击的内容才有价值。“我们一直在寻求突破,所以不给自己留后路,一开始就设定一个‘完不成’‘够不到’的目标,然后拼命去‘跳’、去‘够’、去‘顶’。”

“我们做动画的心态是宁缺毋滥。”饺子说,“观众给了我们做第二部的机会。随随便便‘端上桌’,不符合我们的追求。我们相信,观众不会拒绝有诚意的作品。”

据新华社

新闻多一点

导演“弃药啃老” 走出传奇动画之路

导演饺子因两部《哪吒》总票房过百亿,而成为“百亿导演”。与此同时,饺子在家“啃老”三年,只为实现自己的动画理想的人生经历,也鼓励了很多年轻人。

“药学生”自学三维动画

饺子原名杨宇,1980年出生于四川省泸州市,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从大三起,因热爱动画,这名“药学生”开始自学三维动画,并坚持在这条道路上走了下去。

刚转行三维动画时,饺子曾花费三年多时间,一心待在家中打磨自己的动画短片。直到2008年,他执导个人首部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一炮而红,斩获国内外30多个专业奖项,才终于在业内崭露头角。

2009年,饺子创立“饺克力”动画工作室。2015年,他与20多家特效团队、60多家制作公司一起开始制作《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1》)。同年,成立可可豆动画公司。2019年7月26日,他执导的《哪吒1》上映,电影以逾50亿元票房和1.4亿观影人次的成绩,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一座里程碑。饺子也凭借该片获得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奖。

随后五年,饺子与团队开始精心制作《哪吒2》。《哪吒2》2025年1月29日上映后,豆瓣评分8.5分,口碑与票房齐飞。

团队是一群“耐磨”的人

生活中的饺子低调而内敛,甚至有点“社恐”。但他坦言,自己性格中确实有哪吒叛逆的一面,“比如我考上医科院校却从事动画行业,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但我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儿,不被外界左右。”

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饺子表示,《哪吒2》的制作周期长达五年,“好东西只能慢慢磨。”他形容自己的团队是一群“耐磨”的人,“我们公司(可可豆)的同伴们都非常热爱动画事业,虽然大家很辛苦,但都挺能扛的。”

《哪吒2》的制作团队从1600人扩大至4000多人,核心工作均由国内团队承担。饺子表示,本以为《哪吒2》三到四年能做得完,“但后来我们还是觉得宁缺毋滥,宁愿做到自己最满意,而不是很快地制作出来,因为我们从事动画事业是一辈子的事,而不是要赚快钱。”

如果说《哪吒1》是动画团队用“小米加步枪”的条件,那么《哪吒2》则是集结了“整个龙族最坚硬的龙鳞”,用1900多个特效镜头、10000多个特效元素,最终交出了一份诚意满满的答卷。

感谢父母的支持与包容

《哪吒2》火爆之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饺子表示:“看到第一部的票房不断突破,达到了意想不到的票房成绩。高票房是动力,但同时也会诞生出焦虑。”

“我们有可能做到极致,但还是没给观众带来惊喜。这是我们所惧怕的。”

“现在回头望,大家会觉得这个难度我原来能胜任,下一次我就更有信心了,野心也就更大了。我愿意挑战更高的难度,不断跨出自己的舒适区。”

在最近回应“啃老”三年这一话题时,饺子表示,在自己准备自学三维动画的时候,母亲对他很包容,“甚至站在我的角度,我成了父母,我觉得我都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我的家庭是很和谐的,我能走上这条道路也是多亏了父母对我的支持与包容。所以我是希望能把自己的真实感悟、感触,融入我的作品中。”

饺子还谈及了“是否后悔选择学药学”这一话题。他表示,只要选择了就不后悔,“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没有对错之分……如果最后成了一名药剂师,去救死扶伤也是很好的选择。”

据潮新闻

哪吒缘何“登顶”

新华时评

5年前,《哪吒1》里的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深深地打动了观众。如今,“成长”起来的哪吒再次震撼人心——“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

优秀的传统文化IP作品,离不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哪吒形象源远流长,被赋予了一种斗争精神。《哪吒2》以传统神话故事为蓝本,在哪吒身上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人勇敢、无畏的精神力量。

一路走来,哪吒每一次“重生”,都是在时代变迁中讲述“中国故事”。这一文化形象历久弥新的背后是坚持守正创新,这是传统文化旺盛生命力的缩影。

这部现代动画作品,将中国传统绘画和AI视觉技术深度融合。特效镜头近2000个,主创团队4000余人,一个1分钟的动作分镜画了半年之久……坚持不懈与精益求精,在细节中展现匠人精神,只为用硬核技术讲最动人的故事。

路,是人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国产动画电影历经坎坷,辉煌过低谷过。《大闹天宫》《三个和尚》等经典动画,是一代代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文化作品;现今,《哪吒》系列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等优秀作品持续涌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蹚出一条传统文化IP与时代结合的新路。

伴随国内电影市场的火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传统文化IP的“现代之路”前景广阔。

未来,还会有更多传统文化IP“火起来”,以时代性阐释,展现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走出中国,走向海外。

80后导演为何“称霸”春节档?

新闻纵深

今年春节档,一群80后导演可谓收获满满。80后导演饺子成为首个百亿票房导演。而1980年出生的导演郭帆《流浪地球》系列电影票房总和为87亿元,1982年出生的导演贾玲两部贺岁片《你好,李焕英》(54.13亿元)和《热辣滚烫》(34.17亿元)累计票房将近90亿元。

这些年轻导演为何能称霸春节档?为何他们的作品能实现票房口碑双丰收?

知名影评人、影视营销专家李娜表示:“这些年轻导演现在之所以这么成功,一是相比老牌导演,他们可能更能把握当下时代的情绪,知道观众更喜欢看什么,这是他们的优势;其次,就像饺子导演所说,作品用没用心,观众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第三,可能因为一些老资格导演沉迷于自己以往的成绩,在拍戏时会套用一些‘公式’,影响了影片的质量。其实我觉得不管靠流量靠IP还是靠网红演员,都不是万能的。”

重庆移通学院电影评论中心教师李骥表示,以贾玲、郭帆、陈思诚、饺子、邵艺辉等为代表的一批青年导演,和上一代导演相比,似乎更懂得满足当下观众的情绪化审美需求。相对而言,上一代导演追求的故事完整、人物丰满、类型元素典型等,反倒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徐克、林超贤乃至乌尔善花费了大力气、大成本打造的电影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观众的审美需求决定了电影的发展,严格按照传统标准打造的影片,哪怕是超大成本的重工业影片也未必能满足当下观众的需求,中国电影的一场代际更替正在眼前发生。

新重庆-上游新闻记者 金鑫 李坐廷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登顶我国影史票房榜 《哪吒2》凭的是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63021

相关内容

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和观影人次双破纪录
春节档大卖开局!《哪吒2》周边烫手,商业浓度还看《封神》
哪吒:打破成见,收获真正的英雄之路
【超实用的衣物收纳大...
贴身衣物的收纳技巧#...
哪吒周边二手交易价格破千元 手办盲盒热度飙升
周边衍生产品“一吒难求”
《哪吒之魔童闹海》热潮引爆周边市场,二手交易价格暴涨!
《哪吒2》中的隐秘符号与深刻思考:一个动画背后的哲理
“二十四,扫房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