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加强思政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家长引导:树立正确学习观念 #生活常识# #教育辅导#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应以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定位和使命,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职业观。
大学生正确就业观的内涵
第一,当代大学生的成才之道应以信念筑基。一是新时代青年的成才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高校应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通过系统化的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远大理想,不论面对何种挑战,都能志存高远、勇于拼搏,树立克难制胜的信心。二是新时代青年的成才观以树立正确三观为基础。高校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辨是非、明善恶,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第二,当代大学生应树立以劳动为荣的就业观。高校应利用思政教育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奋斗的底色不变,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价值追求不变。同时,思政教育可以运用心理疏导等方法,培养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有保持积极乐观就业心态的能力。此外,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形势,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第三,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之路应以生涯教育为起点,增强创新创业能力。为了助力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高校应利用思政课堂这一平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在正确的就业观指导下,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坚定就业方向和目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表达,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不仅能创造就业机会,还能激发市场消费活力。因此,要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思政教育涵养大学生正确就业观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就业市场的多元化,如何引导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课题。
第一,全员参与,形成合力。高校师生作为就业思政工作的重要主体,应当共同参与,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职业规划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加强高校、社区、融媒体平台的合作,运用新路径、新技术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为继续教育提供开放共享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推进终身思政教育。
第二,因材施教,精准施策。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备专业技能且富有创新思维的劳动者成为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思政教育要充分尊重青年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和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明晰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优势和长远目标,制订出既符合个人实际又顺应时代发展的职业规划。
第三,立足实践,服务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来源于社会实践,经过实践的检验逐渐形成系统的理论。推动思政教育的实践转化,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和理解思政教育基本原理;另一方面要关注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将思政教育融入就业创业、社会服务等各个环节。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的背景下,学校应整合教学资源,通过举办讲座、开展志愿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服务社会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https://img.yuejiaxmz.com/upload/2025/0210/20250210134408_0_lia93hc.jpg)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工作研究】加强思政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65270
相关内容
工作研究丨加强思政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心理驿站: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培养勤俭节约消费行为 助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
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
如何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和绿色生活方式(28页)
“智能思政”赋能思政教育
积极加强青年婚恋观教育和引导(新视角)
信工学院线上教学典型案例——将思政教育融入《人工智能》专业课教学
树立家庭教育十大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