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场所“活”起来 居民生活“美”起来
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中,让知识活起来 #生活知识# #生活经验# #书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其内部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近年来,金安区东市街道积极整合小区资源,将物业服务用房、小区楼栋架空层以及电动车停车库等闲置场地进行创新改造,通过共建共享,把曾经沉寂的角落变成了居民温馨的家园。
在盛世嘉园小区,电动车停车库摇身一变,成为功能齐全的“居民之家”。据了解,“居民之家”设有“银龄学堂”、“七彩课堂”、共享阅读区、近邻议事厅和便民服务角五个区域,充分利用有限空间,更好满足居民活动需求。自从“居民之家”建成以来,居民李大姐就成了这里的常客,“我的身体有残疾,还独居,以前生活很单调。现在好了,这里每周一到周六都有‘银龄学堂’活动,我报了声乐、剪纸、扎花三个项目,一周来三天,生活充实了,心情也开朗了。”
龙河苑、龙湖湾和巴黎春天小区则将架空层进行盘活。如今,这些地方设置了小区支部工作室、居民议事厅、图书角、书画室等功能室,从曾经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环境卫生差的“仓库”,蜕变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为了让闲置资源发挥更大价值,东市街道还整合妇联、工会、团委、科协等部门资源,联合共驻共建单位、辖区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工组织的志愿服务队伍,结合传统节日和主题日,在居民之家常态化开展共建帮扶活动。
盛世嘉园小区“居民之家”的“银龄学堂”和“七彩课堂”,每周一到周六都安排了丰富的教学活动,像扎花教学、非遗剪纸、“棋”彩课堂围棋班、书画教学等,受到居民热烈欢迎。军民社区还挖掘党员、辖区企业中的能人授课,并制定党群积分制度,老师授课、学生参与活动都能获得积分,可兑换奖品,极大地激发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在龙河苑小区党群服务站,热心党员打造了“五邻有话说”矛盾调解处。在小区党支部引领下,众多党员参与基层治理与矛盾调解,快速回应居民的小诉求。针对小区居民文化素养普遍不高,以及企业破产和下岗职工无养老保险的问题,小区党支部专门打造“五姑娘工坊”,邀请专业手工老师授课,帮助家庭主妇和50岁以上无退休金居民掌握手工技能,提升自我价值感和就业能力。手工老师杨玲说:“只要用心学,半个月就能上手,做好的玩偶可以自己或者委托我们进行售卖,补贴家用很实在。”
在龙湖湾小区,为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长安社区联合区文旅局在15栋架空层打造阅读空间,依托“15分钟阅读圈”,以“课业辅导+实践活动+兴趣培养”的形式,开展艺术创意成长学堂、乐高益智实践、安全教育等文化活动,还组织小区内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绘画、手工创作、红色宣讲、科学实验等课程,激发小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
据东市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丁思柱介绍,目前,该街道共利用闲置场所设立、改造“居民之家”13个。“显著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丰富了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居民归属感,社区、业委会、物业和居民沟通更加顺畅,社区凝聚力大大增强。”她表示,未来东市街道将持续关注居民需求,不断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推进闲置公共用房共享共用,融入小区治理,为居民谋福利、谋幸福,推动城市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记者 杨子)
网址:闲置场所“活”起来 居民生活“美”起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66138
相关内容
跳蚤市场,让闲置物品“动”起来公益市集进社区,闲置物品“活”起来
换着看 让闲置书活起来
让闲置的书“活”起来!
跳蚤市场让闲置物品“动”起来
让旧物“活”起来,告别闲置烦恼
让闲置资源“活”起来
【新时代文明实践】让闲置物品“活”起来,让爱不“闲置”
北京大屯街道举办旧物置换活动 让居民生活“绿起来”
“交换吧”!宜川让闲置物品“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