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焕新:千年舟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话文化传承
传承和创新相结合,让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焕发生机。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文化遗产#
中新网上海新闻2月11日电(张亨伟)2025乙巳新春,千年舟推出《华开见木-寻福记》“纹艺觉醒·大师作”——让非遗回家,通过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深度对话的方式,探讨将非遗艺术融入现代生活,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活动以“福”为纽带,结合春节这一重要的文化符号,探寻木雕、铜艺、苏绣等非遗技艺的根与魂,让非遗从博物馆走入千家万户,成为触手可及的生活之美。
木雕是以木为材,以刀为笔,将自然之美与匠人之心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艺术气息。在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东阳木雕传承人黄小明探讨时,他表示,东阳木雕千年的辉煌离不开手艺人的坚守与传承,期待未来能与千年舟在木作文化、现代家居设计等领域展开合作,让木雕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光彩。
铜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木文化相辅相成,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铜雕技艺传承人朱炳仁认为,铜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生活方式,积极探索将铜艺与木艺结合,在家具设计中融入铜艺元素,不仅提升了家具的美观度与实用性,也为非遗的传承开辟了新的路径。
苏绣作为江南文化的瑰宝,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苏绣)传承人姚建萍强调,苏绣的核心价值在于传承千年的文化记忆,每一针一线都是情感的节点,非遗的传承需要破界、破圈,通过跨界融合融入现代生活。期待与千年舟合作,将苏绣融入家居设计,创造出兼具实用功能与美学价值的产品。
千年舟通过《华开见木-寻福记》,不仅展现了木雕、铜艺、苏绣等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更探索了非遗回归生活的理想方式。千年舟致力于用当代审美激活文化基因,在传统文化与潮流风尚的融合中唤醒生活之美。(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张亨伟
网址:让非遗焕新:千年舟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话文化传承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69539
相关内容
“非遗+”焕新“出圈” 激发文化传承新活力专家学者话新年|传承与创新并举,让“非遗版”春节更好走向世界
【专家学者话新年】传承与创新并举,让“非遗版”春节更好走向世界
传承与创新并举,让“非遗版”春节更好走向世界
让非遗更贴近现实,“求新”成非遗传承保护关键词
巧手“草编”传承非遗技艺
厚植非遗文化,千年舟2025寻福之旅赋能高质量发展
“老非遗”持续“减龄”焕新生 传承与创新激活新质消费
文化传承在指尖,“扇”动社区非遗传承热
传承千年!仪陇剪纸上榜2024年度四川非遗保护传承优秀案例候选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