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更美好的智能時代(微觀)
微笑能传递温暖,让生活更美好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生活道理#
說出指令,語音助手幫助完成家務﹔輸入目的地和預算,軟件自動生成多份旅行攻略﹔人形機器人進廠“打工”,為產業升級注入新活力……回望2024年,人工智能不斷融入人們生產生活,持續為我們帶來便利與驚喜。
當前,人工智能不斷“進化”,技術革新潛能逐漸釋放。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培育壯大智能產業,有助於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人工智能的價值,在於創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響應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會聊天、能講故事,在一問一答的連續對話中“讀懂”你的心思﹔會寫法律合同、劇本,生成畫面甚至視頻,是不知疲倦的工作好幫手﹔能從浩如煙海的分子組合中找到最優解,為開發新材料打開思路……隨著日常應用程度的不斷加深,人工智能正在成為人類邁向智能時代的基礎工具。
在享受人工智能帶來福利的同時,還需前瞻研判技術可能給人的生活、社會治理、倫理道德等帶來的風險和挑戰。比如,人工智能生成近似原畫的內容、構圖等,可能侵犯原創者的知識產權﹔大型語言模型處理、生成數據時,可能涉及個人隱私﹔如果相關技術被惡意使用,可能用以制造虛假信息、詐騙等。面對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衍生的問題挑戰,必須加強人工智能相關法律、倫理、社會問題研究,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發展的法律法規、制度體系、倫理道德,推動人工智能朝著“科技向善”的方向發展。
從更大的時間跨度看,每一次生產工具的變革,都沖擊著人們的固有經驗與思維方式。作為一種強大工具,人工智能是人類體力和智力的延伸,其價值在於提高生產效率、生活品質。當前的人工智能模型和應用固然有缺陷、有短板,並帶來一系列難以預知的風險挑戰,但我們應有充足信心和理由駕馭好人工智能,通過推動其健康發展來更好造福人類。
從技術內涵看,人工智能的“智慧”來自人的設計,人工智能本質仍是數學和邏輯,擅長的是按照規則操作,靠的是“經驗主義”。人工智能發揮何種作用,關鍵在使用人工智能的人,關鍵在價值理性能否有力引導工具理性。關愛特殊群體,人們自覺運用人工智能技術,開發無障礙、包容共享的產品﹔跨越“數字鴻溝”,人們借助人工智能技術,有效增加科普供給,讓科普服務普惠共享。從許許多多的應用情形看,我們完全有能力挖掘“科技向善”的潛能,賦予人工智能以正能量和溫情。人工智能不會是也不應是冷冰冰的技術,而是陪在人類左右的一個有溫度的朋友。
與人工智能“朝夕相處”,將是每個人的必修課。在訓練人工智能為人類服務的同時,人工智能也可能會反向“訓練”人類思維並因此束縛人的創新能力。比如,人們將繪畫、音樂等創造中的繁瑣任務交給大模型,也可能讓大模型對世界的想象擠壓人類自身的藝術創造張力。與技術應用引發的外在挑戰相比,更值得我們警惕的是,不能失去對人與人工智能關系的反思能力、人的自主思考和創新能力。
智能時代,未來已來。智能時代前景如何,給我們留下了想象空間。迎接更加和諧的智能生活圖景,每一次創新都值得尊重,每一分努力都值得珍視。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11日 05 版)
(責編:鄒星、魏鑫)
网址:擁抱更美好的智能時代(微觀)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69553
相关内容
廚房家電用上“AI” 看浙企擁抱“新質”之道淨化居家庭院 擁抱健康生活——全國文明家庭熱情參與愛國衛生運動見聞
【視頻】遇見智能?車路協同、智慧出行,天津加速駛入『智能網聯交通』時代!
智慧出行,便利e路隨行(大數據觀察·關注交通出行)
智能家居令宅生活更方便快捷
100个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看新時代社會建設
星座女孩的智慧生活指南(星座的力量:战胜困境,成就优秀自己)
弘揚綠色健康飲食文化(人民時評)
中國智慧教育藍皮書: 智慧教育成數字時代教育新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