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 智惠出行
智能交通的出现,预示着未来交通行业的深刻变革。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智能交通#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等领域开展试点示范。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兴起,诸多智慧交通项目正在现实场景中成熟落地,无人驾驶、车路协同、智能识别、全程监测、主动防堵……智能交通所勾勒的未来图景越发真实可见。今日,本版展示浙江、湖南、河北、江苏、广东5省在智慧交通领域先行先试的进展、成效,敬请关注。
广东深圳首条无人驾驶地铁线
全能选手心明眼亮
自动休眠、自动唤醒,还能自行“问诊”……近日,广东深圳首条全自动运行地铁线20号线一期实现洞通、轨通、电通“三通”目标,线路首列列车已完成设备装配,正在进行车载设备调试,将于近期到达地铁20号线一期机场北车辆段。
深圳地铁20号线一期工程正线全长8.43公里,共设5座车站及1个车辆段。作为深圳轨道交通建设的科技示范线,该线路应用GoA4最高等级建设标准,开通后可以实现无人值守自动运行。不光没有司机,列车还可以自动休眠、自动唤醒、自动检查。此外,列车还具有停车控制、车门站台门对位隔离等10余项功能,堪称地铁列车界的“十项全能选手”。
该地铁线路还在全国范围内首创基于车车通信的全自动运行控制系统,可以优化车辆的控制流程,提高信息传输实时性;通过车载系统自主计算使车辆获取通行许可,大大缩短了运行间隔,有效提升运能,增加运营的灵活性。较传统的地铁列车控制系统,该系统在全自动场段运行、接口管理、列车自主控制运行等方面的智能性、可靠性、便捷性进一步提升。
“黑科技”不止于此。在通信方面,该地铁线率先引进了第六代无线网络技术,使车站及区间的无线带宽速率增加5倍以上,乘客在列车内可得到更好的资讯获取体验。在出行便捷化方面,其AFC(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票务系统加载人脸识别、自然语音交互、AI虚拟客服等功能,有助于构建“新型智能票务+客服”体系,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走出车厢,全线共设2个智慧车站,具有一键运营准备、一键开关站的功能,配备智慧运维服务、智慧车站数字运营平台。智慧车站可实现对车站客流信息、运营模式、环境指标、能源管理等信息可视化处理、分区块显示,从而实现对车站设备、环境、人流、现场状况的集中监控,第一时间对站内发生的突发情况预警处理,大幅提高地铁车站安防能力。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开展深圳智能城际项目研究,下一步拟以人工智能为核心,融合云计算、大数据、5G、区块链、BIM、数字孪生等技术,覆盖城际铁路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全周期,实现乘客出行安全便捷化、运营管理高效无人化、设备设施数字智能化、全方位绿色人性化。
特约记者 李宇 通讯员 何海玲
江苏苏州无人公交Q1线
车与路“极速对话”
在江苏苏州高铁北站,苏州无人公交Q1线车辆往来穿梭。与普通公交不同,Q1线的公交车上设有9个乘客位和1个驾驶位,但坐在驾驶位上的不是司机,而是监控车辆正常运转的安全员,车辆的驾驶操作由无人驾驶软件系统完成。
苏州无人公交Q1线的定位是城市微循环公交,线路长3.4公里,连接商业综合体、写字楼、酒店、大型活动场馆,沿途设置5个站点,部署了130多个智能网联感知设备,覆盖12个路口,5G网络传输速率达每秒500兆位,时延在15毫秒以内,车与路可实现“极速对话”。
截至今年3月31日,该公交线路运营里程累计突破1.5万公里,客流量超过1.1万人次,日均客流量达116.15人次。数据显示,96.4%的乘客对苏州无人公交Q1线表示满意,称赞其行驶平稳、车内整洁。目前,苏州5G无人公交已拓展至3条线路,总长约15.3公里,几乎可以覆盖苏州高铁新城9.8平方公里区域,串联会议中心、购物中心、高铁站、轨道交通站、商业办公楼、住宅等区域。现阶段,该市共有10辆无人公交提供服务,运营时段集中在周一至周五的早中晚高峰时段,平均5分钟一班车。
5G作为移动通信领域的重大变革点,是江苏智慧交通建设的重要抓手。目前,江苏省内主要高铁、地铁、机场、港口均实现了5G信号全覆盖;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常州试点工程测试基地、苏州高铁新城自动驾驶测试道路等实现了5G车路协同应用;南京港、江阴港、淮安新港等实现了5G替代光纤传输作业数据、高清视频回传;南京小红山客运枢纽试点“5G+执法终端+车牌智能识别”,执法效率是传统巡查效率的10余倍;阳澄湖服务区等实现了5G人流监测、“5G+VR”等。
今年,江苏将在更广领域推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围绕全息感知、车路协同、主动防堵、安全运输、便捷服务等目标,建设沪宁、苏台等智慧高速公路,建成五峰山智慧高速公路、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智慧隧道;出台《普通国省道智慧公路建设技术典型案例》并推广应用。此外,交通产业发展也将获得新机遇,江苏将重点发展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能终端、交通大数据等智慧交通产业集群,培育施工养护机械、路桥新材料等产业。
特约记者 唐益志 驻江苏首席记者 施科
湖南云控基础平台
三方共感知同决策
驱车从湖南益阳前往长沙,长益高速公路复线、长张高速公路、319国道中选哪条路走最合适?这个问题恐怕连当地人也很难给出最准确的答案。
在湖南,基于车路协同的云控基础平台给出了答案——通过配套的智能路侧设备实时采集路况数据,待数据经平台处理后,将结果与出行建议反馈给用户,从而增强用户对路况的全局感知,优化出行体验。
基于云控基础平台,长沙绕城高速公路西北段与西南段、长益高速公路扩容共计93公里路段及长沙城区部分区域,目前已实现智能化改造,支持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示范应用。其中,长益高速公路北线已实现5G全覆盖,具备“5G+C—V2X”双重网络,能满足无人驾驶汽车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场景需求。
得益于云控基础平台,智能化改造路段微观支持车辆自动驾驶实时控制,中观支持智慧交通广域决策,宏观将实现智慧城市全域管理的“人车路网云”一体化。
云控基础平台开发方——湖南湘江智能创新中心技术负责人毛荣标说:“通俗点讲,若把云控基础平台比作‘大脑’,那么智能化路侧系统就是‘眼睛’,司乘人员、行车乃至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则是‘四肢’。眼睛收集信息给大脑,大脑处理信息,并反馈最佳的运行方案给四肢,彼此之间融合感知、互通互联。”
在智能网联大数据中心的大屏幕上,云控基础平台高精度动态交通信息实时显示在地图中。“这个数据是车辆航向角,那个是车速,右下角是实时监控视频……哪儿堵车,哪儿匝道汇流,公路上的各类事故,都能直观地反映在平台上。”毛荣标指着屏幕说,平台主要包含了融合感知、监控管理、数据分析、决策控制、服务发布等数据监控与处理模块,具备路况实时监控、事故预警发布等多项能力。
“大脑”处理的数据信息又是如何作用于“四肢”呢?一方面,实时路况、出行方案等信息,将通过平台传输给用户的车载终端或支持服务的手机App;另一方面,平台还联动了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交警部门等,通过信息数据共享,为其调控与决策提供支撑。
“比方说,某路段有落石,我可以调出监控管理模块,在该路段上‘打点’标注事故概况,再通过决策控制与服务发布模块,将这项信息推给用户和交警。”毛荣标说,三方共感知、同决策的局面由此形成。
贺哲野
河北TOCC张家口分中心
“最强大脑”闭环守护
“听说老家公交融入了不少高科技,出行越来越智慧了!过去一到节假日就拥堵的路段现在通行顺畅。”近日,在北京工作的张先生坐客车回老家河北张家口探亲,一路格外顺畅。客流预测疏导、公铁便捷联运、车辆全程监控……张先生顺畅出行的背后,离不开张家口交通“最强大脑”——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TOCC)。
走进河北省TOCC张家口分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硕大的电子显示屏,在工作人员的演示下,“两客一危”车辆、市区公交车、出租汽车、高速公路等数据信息在显示屏上顺畅切换。
“我们切换到市区公交车界面,就能清楚了解到市区所有公交车的运营分布及运行轨迹。”该项目负责人张帅边演示边介绍,有了动态位置信息,系统就能分析张家口市到省内其他各市以及各县(区)的旅客数量、具体流向,从而结合班次信息,优化车辆调度。
张帅调出张家口火车站附近的公交车运营分布图举例说:“若铁路出现大客流情况,公交和铁路可实行联运,及时有效疏解客流。春运、节假日期间通过大数据监控和对客流高峰的预测,能够提前指导运输企业筹备好公交车辆,确保运力供需基本平衡。”
如果说TOCC在公共交通上的运用侧重于科学调度,其在客运、货运方面则更突出安全监管。“对营运车辆的监管,是指挥中心最重要工作之一。”河北省TOCC张家口分中心指挥中心运行主任王磊话音刚落,显示屏马上出现了4幅画面,驾驶员当前行为、车厢内乘客、前方路况等一览无余。“管理部门可以实时了解车辆行驶的全过程信息,从而形成动态安全监管过程闭环。”王磊说。
据了解,河北省TOCC张家口分中心按照“平赛”结合原则建设,即平时为市级交通运输部门“交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赛时服务冬奥会交通保障。中心现已接入“两客一危”车辆、市区公共交通、高速公路、部分场站数据及百度地图数据,下一步将持续接入相关数据,实现对“路、车、场、站”的信息化管理,满足对重点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的运行监测,以及今年冬奥会测试赛、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交通运输保障需要。
特约记者 谭磊
浙江安吉智慧公路信息平台
一网感知 云上智控
凌晨1时许,一阵急速的警报声打破了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公路路网监控与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的宁静。工作人员李红梅立即查看视频,发现县道白缸线因雨天路滑突发交通事故。
李红梅立即运用应急事件模块功能将信息传送到各终端设备。不到10分钟,接到指令的青山辖区养护人员赶到现场连夜处置,并通过移动终端实时反馈现场情况。“利用指挥中心发现和处置险情,远比人员上路巡查发现异常更及时。”李红梅深有感触。
安吉县公路路网监控与应急处置指挥中心是湖州公路系统“1+5+13”应急处置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该体系由1个市级应急指挥平台、5个县(区)级应急指挥平台,以及13支应急抢险队伍构成,形成从路网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应急处置到信息反馈的闭环。
安吉县公路路网监控与应急处置指挥中心建设一直走在浙江省前列。早在2009年,安吉就初步构建起路网指挥中心。“十三五”以来,该中心已累计处置公路应急事件和巡查事件2500余起,有效处置率达100%、及时率100%,保障公路安全畅通及百姓便捷出行。
10余年来,通过不断升级,安吉交通成功研发上线了智慧公路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简称智慧平台)。智慧平台能够清晰监控并且实时调取、查看公路资产、路网运行、应急指挥等情况。“通过‘电子地图’的数据变化,我们能够及时捕捉路段异常情况。”李红梅举例说,如果某路段短期内维修次数明显增加,就会被及时锁定,进而研判原因,更好地对症下药。
安吉公路部门还开发了智慧平台移动App,工作人员只要拿出手机登录系统平台,就能实时掌握公路养护、桥隧检查及突发事件等信息,不仅强化了管理效能,还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实现了路产信息全域可视化、工作全过程痕迹化管理。
智慧平台是浙江创新驱动交通高质量发展的代表。“十四五”期,浙江将加快推进公路与运输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建设省市县一体的公路运输智控平台,加强桥梁、隧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在线监测,重点建成路上一张感知网、图上一张数字网、云上一张智控网、掌上一张应用网“四网一体”、集成智能的数字公路。
特约记者 秦虹光 通讯员 王成 谢函
网址:智能交通 智惠出行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69915
相关内容
便利出行,智能交通技术普惠生活智能交通“2.0” 让智慧出行更简单
城市通:便捷出行的智能交通指南
智能交通:未来出行的智能蓝图
百度交通法:智能出行
AI赋能,智慧交通让出行更智慧
智慧交通——智能化、高效化的出行
智能交通让出行更便捷
智慧社区的智能交通与出行服务
万物互联!智能交通助力智慧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