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当非遗美食遇上“非遗年”

发布时间:2025-02-13 00:15

通过讲座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活乐趣# #文化讲座#

  

  “吃一碗地道的应山滑肉、一份香气扑鼻的箭杆白豆腐煲,还能顺便买上一袋应山空心奎面,都是浓浓家乡的味道。”2月7日,来自湖北广水的陈女士一家人在武汉园博园的汉口里游玩时惊喜地发现,家乡的非遗美食体验馆开到了武汉。

  走进汉口里街区,红灯笼高高挂起,古色古香的市集、精彩纷呈的民俗表演以及琳琅满目的美食摊位让人目不暇接。正午时分,不少游客走进新开的詹王厨艺·非遗美食传承体验馆品味广水美食。

市民打卡“长桌宴”。人民网记者 周雯摄

市民打卡“长桌宴”。人民网记者 周雯摄

  “蛇年央视春晚长桌宴的拍摄地点,就在我们非遗美食传承体验馆门前。”非遗美食传承体验馆负责人陈顺刚说,长桌宴的出圈,为了抓住“流量密码”,他们将春晚“同款”做成了小碗菜,方便游客以更亲民的价格品味荆楚美食。“春节假期,每天接待3000多位食客,7天卖了4万多碗小碗菜,最受欢迎的菜品是藕汤和应山滑肉。”

  “这是应山滑肉,相传为厨祖詹王所创,是广水名菜,被列入了省级非遗;这是马坪三鲜、詹王拐子饭……”看到顾客正在挑选,陈顺刚对广水美食如数家珍。

陈顺刚端出一碗应山滑肉。人民网记者 周雯摄

陈顺刚端出一碗应山滑肉。人民网记者 周雯摄

  如何让非遗美食走进寻常百姓家,20多年来一直从事餐饮行业的陈顺刚一直在探索。广水是厨祖詹王故里,陈顺刚被聘为广水市詹王饮食文化协会名誉会长,发扬本土特色饮食文化更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通过在武汉社区食堂区开摊位销售应山滑肉,发现不少市民对非遗美食十分喜欢和向往。”有了成功的探索,更坚定了陈顺刚坚持发扬本土特色饮食文化的信心。

游客走进非遗美食体验馆。人民网记者 周雯摄

游客走进非遗美食体验馆。人民网记者 周雯摄

  “体验馆主打菜品应山滑肉,汤色奶白、肉质嫩滑,很受食客欢迎,萝卜必须是广水特产半头青,烹饪技艺工序更要保证传统的传承。”现场制作厨师介绍,制作应山滑肉经过煮、炸、蒸等多道工序,才能达到“滑而不散、肥而不腻”的口感,过年期间每天熬上8个50升的大罐子还不够卖。

  “今年计划在武汉开100多家非遗美食体验馆,在广水做厨嫂培训学校,让广水非遗美食和地道食材走进千家万户,推动詹王饮食文化出圈。”谈起新年规划,陈顺刚信心满满。

网址:新春走基层|当非遗美食遇上“非遗年”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70567

相关内容

(新春走基层)走进杭州的“民俗年”:当南宋美学遇见非遗年味
融媒·画像丨首个“非遗版”春节里,济南非遗活动遍地生花——“非遗经纪人”忙年
非遗+美食=
非遗+美食=______
当“非遗”遇上“法治”—— 法治主题非遗手工艺品创作征集大赛火热来袭!
让非遗焕新:千年舟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话文化传承
非遗民俗拉满宁夏年味
传承与创新并举,让“非遗版”春节更好走向世界
用非遗之美点亮晚年生活
看年轻一代如何“焕新”非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