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废弃物利用.有利于环保 ②不变 (4)(答案合理即可.见右图1或图2) (5)2N2H4(g)+2NO2(g)==3N2(g)+4H2O(g) △H=
G-Adventures的户外背包适合极限探险旅行。 #生活知识# #旅行生活# #旅行箱推荐#
(1) 废弃物利用.有利于环保 ②不变 (4)(答案合理即可.见右图1或图……【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A.学习化学离不开化学实验,通过实验会使你认识化学,打开化学之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学生设计用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
由水解液加碘水后发生的现象,可得出的实验结论应该是
(填序号)。
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 B.淀粉已完全水解 C.淀粉没有水解
(2)取透明三角板、牙刷柄等废弃聚苯乙烯塑料制品碎片20~30 g,放入圆底烧瓶中,加入10 g碎玻璃渣和适量A12O3或无水A1C13并混合均匀。按下图安装好实验装置。B瓶收集液态产物,试管C中盛放稀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加热烧瓶,观察发生的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加入A12O3或无水A1C13的作用是
;
②B瓶收集液态产物是
;
B.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及延展性等,因此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家庭中“钢精锅”是由铝合金做成的,它能否长期存放食盐水?
。(填能或否)
(2)下列关于铁制品保护措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在自行车钢圈上镀上一层金属铬,摩擦部位加上机油或黄油
②相同条件下,马口铁(表层镀锡)与白铁(表层镀锌)相比,马口铁更为耐用
③在海轮的外壳上常焊有锌块,且定期更新
④将不锈钢制成刀具和餐具,有的刀具还进行烤蓝处理
C.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式为,俗名为水杨酸,在医学上具有
作用
D.保持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1)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必须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为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是对化石燃料进行
。
(2)人类产生的垃圾应进行分类回收、集中处理,即便如此,仍会剩余不少垃圾,因此必须对剩余垃圾进一步处理,除卫生填埋外,还有一种能够改变垃圾的组成、结构使其体积减小、充分利用其所具有的能量并使之无害化的处理方式,这种垃圾的处理方式是
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网址:(1) 废弃物利用.有利于环保 ②不变 (4)(答案合理即可.见右图1或图2) (5)2N2H4(g)+2NO2(g)==3N2(g)+4H2O(g) △H=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72099
相关内容
氮元素能形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1)己知N2O4(g)═2NO2(g)△H=+57.20kJ/mol,t℃时,将一定量的NO2、N2O4,充人一个容器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表所示:时间/min消除含氮化合物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1)已知:反应ⅠN2(g)+O2(g)=2NO(g)ΔH=akJ·mol-1反应Ⅱ2NO(g)+O2
NO(g)+CO(g)=1/2N 2 (g)+CO 2 (g) Δ r H m
N2H4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火箭燃料.0.25 mol N2H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133.5 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1/2N2H4(g)+1/2O2(g)=1/2N2(g)+H2O(g) ΔH=+267 kJ·mol
甲醇是人们开发和利用的一种新能源.已知:①2H2(g)+O2(g)═2H2O(l)△H1=
N2H4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火箭燃料.0.25 mol N2H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133.5 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中正确的是 A.1/2 N2H4(g)+ 1/2 O2(g)= 1/2 N2(g)+ H2O(l) △H=+257kJ·mol
N2H4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火箭燃料.0.25 mol N2H4(g)完全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时.放出133.5 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中正确的是A.1/2 N2H4(g)+ 1/2 O2(g)= 1/2 N2(g)+ H2O(l)△H=+257kJ·mol
日常生活、生产中甲烷既是重要的清洁能源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1)如图1是CH4/H2O体系放氢焓变示意图:则CH4(g)+CO2(g)=2CO(g)+2H2(g)△H=
碳及其含碳化合物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1)天然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清洁能源。已知①CH4(g)+2O2(g)=CO2(g)+2H2O(l);△H1=-890.3kJ·mol-1②2CO(g)+O2(g)=2CO2(g);△H2=
甲烷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0.25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22.5kJ热量.则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2CH4(g)+4O2(g)?2CO2(g)+4H2O(l)△H=+——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