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技艺独树一帜、数千盏花灯扮靓“光明之城”——央视一日三次聚焦泉州闹元宵

发布时间:2025-02-14 16:08

元宵节闹花灯,寓意灯火通明,生活美满。 #生活知识# #生活小知识# #节日习俗解析#

昨日是元宵佳节,央视《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多次播出泉州闹元宵习俗,向广大网友推介泉州闹元宵的盛况,热情邀约广大网友来泉州赏花灯、闹元宵。

花灯技艺独树一帜

昨晚,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月满团圆赏花灯》,报道泉州元宵花灯技艺显著区别于全国各地的花灯制作,独树一帜。

央视向全国观众介绍了泉州这些融入非遗艺术的花灯——刻纸灯,刻纸灯通体没有骨架,靠刻纸相互支撑、分解压力,这样的巧思让灯笼上的彩绘和镂空造型更加传神。这种显著区别于全国各地的花灯制作,独树一帜,是泉州花灯最具代表性的工艺之一。

此外,泉州台商投资区的元宵花灯再次出现在央视《新闻联播》上。

据介绍,泉州花灯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元,历经千年风霜而不衰,是南方花灯的翘楚,充满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泉州上元灯节始于唐之武荣(南安丰州)。据南安丰州傅姓、黄姓族谱记载:唐僖宗年间,傅实以尚书左仆射衔带兵入闽,驻于武荣,在桃源建唐王宫,按长安结灯的礼仪祝圣天子万年,于是有了桃源点灯的开始。泉州花灯造型美观,工艺精湛,透光性好,光彩夺目,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装饰价值。泉州花灯是泉州闹元宵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沐浴在祥和瑞气之中、祈望新年行好运的诉求发挥了重要作用。

光影流转中的文化传承

昨日上午,央视《新闻直播间》播出《正月十五闹元宵 灯彩里的中国智慧》报道国家级非遗泉州刻纸花灯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央视报道,在福建省泉州市工艺美术合作社,这些融入非遗刻纸艺术的花灯叫“刻纸灯”。一盏花灯,两项非遗(花灯与刻纸)。福建省泉州市李尧宝刻纸代表性传承人黄丽凤介绍,“刻纸灯”利用了闽南古建筑上面立柱的原理,在设计的过程中,他们一直在探索怎样打破原来(无骨架)只有三四十厘米高度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已经突破和解决,可以做到一米八的高度,一样可以做到通体没有骨架。

黄丽凤说,通过不断的传承和创新,希望“刻纸灯”这种有两种国家级非遗的花灯制作技艺,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据介绍,“泉州花灯”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福建省花灯非遗代表性项目级别最高(省内唯一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最早、技艺最独特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艺术特色。2025年元宵泉州灯会在鲤城、丰泽、洛江、泉州台商投资区等地设置19个展区,共布置花灯超2000盏,涵盖泉州三大类特色工艺彩扎灯、刻纸灯、针刺无骨灯,

花灯寓意幸福团圆

昨日上午,央视《新闻直播间》播出《今天是正月十五 喜庆团圆“闹”元宵》,报道泉州人流如织“闹”花灯,寓意着新年幸福团圆。

央视报道,福建泉州元宵闹花灯的习俗起源于唐代。所谓“闹”,即全城老少齐出动,人流如织。这里的花灯观赏仪式感满满,“迎、挂、亮、请”,一盏灯,寓意幸福团圆。

福建省泉州市艺术馆馆长丁聪辉介绍,花灯的“灯”跟人丁的“丁”在闽南语中是谐音,所以观赏花灯的过程中,也寓意着能够人丁兴旺、添丁进财。

正月十三,2025年元宵泉州灯会正式亮灯后,数千盏花灯争奇斗艳,扮靓了“光明之城”。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彩灯“海洋”之中尽情徜徉,感受传统节日的浓浓气息。

来自保加利亚、新加坡、斯洛伐克、土耳其、泰国、蒙古等六国的驻沪、穗、厦总领事齐聚泉州参加“外国总领事泉州过大年”活动,共度元宵佳节,感受浓浓的泉州版中国年味。新加坡驻厦门总领事庄志嘉说:“泉州的花灯巧夺天工,令人眼花缭乱,让我印象很深刻。在新加坡,元宵节一般被称作‘十五暝’,就是来源于闽南语的发音。”(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王金植)

网址:花灯技艺独树一帜、数千盏花灯扮靓“光明之城”——央视一日三次聚焦泉州闹元宵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73425

相关内容

2000万盆年宵花扮靓京城
长安灯如昼 古城夜未央
非遗体验、灯谜竞猜、文艺演出……东城区多彩文化活动闹元宵
十大城市千余种年宵花卉扮靓京城 北京倡议市民“人人动手做园丁”
【网络中国节·元宵】兰州市城关区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系列主题文明实践活动
做花灯、猜灯谜 北京链家与社区居民其乐融融闹元宵
彭城壹号 正月十五闹元宵,这里有一场花灯节等你来嗨!
元宵节手工花灯制作方法大放送,动手做更有节日气氛!
巧手童心做花灯 幸福团圆闹元宵
我们的节日·元宵丨带着团圆,奔向新的一年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