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探索儿童友好“广东路径” 打造特色民生幸福标杆
城市绿化建议16: 营造儿童友好的公园,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生活技巧# #园艺绿化建议# #城市绿化建议#
新快报讯 假期亲子游去哪里?江门新会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潮州历史文化博览中心、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博物馆、肇庆德庆学宫……2024年,广东省妇联、省妇儿工委办公室“国庆亲子游去哪里?大脚丫小脚丫丈量每一寸土地”系列,推出15个地市超过110条儿童友好旅游路线,凭实力“圈粉”亲子家庭。
儿童友好是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实践,关乎城市的未来。近年来,广东出台儿童友好政策,提升儿童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儿童权益,拓展儿童活动空间,优化儿童成长环境,促进儿童参与共建,不断提升儿童福祉,积极探索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广东路径”,打造特色民生幸福标杆。广州、深圳、珠海、佛山、韶关、东莞、中山、江门8市已开展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试点。高质量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广东起步早,起点高。目前广东正在不断提升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质效,努力为儿童更好成长画出最大“同心圆”。
高位推进 让儿童友好理念落地落实
儿童友好,理念须先行,政策为先导。广东省陆续出台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和儿童友好基地建设指引(试行)等重磅文件,系统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汕头儿童欢庆六一。
广州和深圳在全国率先探索出先行示范的道路。广州出台全国首部街道(镇)层面的儿童友好建设指导性文件、首个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设施)布局规划;深圳出台全国首部关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地方纲领性文件、地方指导性意见、儿童友好地方标准,首创儿童友好博览会品牌。

佛山儿童在文化研学基地旁奔跑。
珠海出台儿童友好相关政策近100项,率先针对全体未成年人出台医保地方性政策。佛山搭建起“1+2+2+8+N”的顶层规划体系,形成区、镇(街道)、社区、8大场所的主题化系统化创建体系。东莞发布全省首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监测评估指南,率先出台《儿童友好玩具和婴童用品企业建设指南(试行)》等政策文件。中山建立市级儿童友好重大项目库,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加速儿童安全体验中心等项目落地。肇庆率先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和青少年发展委员会,将涉及未成年人的10个专项工作机构纳入工作体系。江门呵护“洋留守儿童”、韶关首创乡村儿童友好……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儿童友好与城市发展融合的实践路径。
完善服务 传递城市温度
广东以儿童需求为导向,不断延伸儿童公共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迈进,广东将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推进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增加公办学位供给等事项持续纳入省“十件民生实事”予以强力推进,深入实施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全省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在园幼儿数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2023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入读公办学校比例达98.66%。广东率先开展全省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促进儿童友好与性别平等教育有机融合,建立性别平等示范校661所。

深圳宝安善育托育园,是全国首家公立医院举办的普惠性托育园。
多措并举护佑儿童健康成长,出台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行动计划,推动各地各校切实落实课程、学时、师资、活动、场地等硬性任务;广州出台全国首部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地方性法规。完善儿童公共卫生服务,在全国率先实施全省适龄女生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儿童六龄齿免费窝沟封闭项目实现21地市全覆盖,各地级市城市眼健康指数均达到中等以上,深圳发布全国首个有关中小学校午休设备设施的地市级地方标准。护航校园安全,全省学校实现专职保安配备、“护学岗”设置、校园封闭式管理、一键式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安装联网4个100%达标。

医务人员开展预防接种知识宣教。
将幼有所育、幼有善育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将托育服务纳入省“十四五”规划及公共服务等专项规划,研究制定育儿领域民生工程五年行动计划,投入省级财政资金3.86亿元建设示范托育机构,组建婴幼儿照护省级专家库护航托育行业科学发展。各地陆续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东莞发布社区托育点建设和管理工作指引(试行),提出打造“15分钟社区托育圈”。目前,全省共有各类托育机构超过1.3万家,提供托位约60万个,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建成母婴室逾万间,广州、深圳、珠海、中山、韶关等多个地市实现重点公共场所母婴室全覆盖;汕头建成粤东首个多功能大型母婴中心,构建母婴客群友好商圈,茂名成立粤西首家母乳库。

汕头建立粤东首个多功能大型母婴中心。
完善困境儿童社会帮扶救助体系,广东连续14年将提高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纳入省“十件民生实事”,率先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体系、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集中供养儿童照料护理补贴制度,形成省、市、县、乡镇(街道)、村(居)五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网络,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实现全覆盖。湛江建立1+2+N关爱帮扶机制,实施“湛江特慧爱”巡访关爱服务项目,推进“访贫助学湛江行”项目,2023年资助贫困儿童约2000名、资助金达900万元。清远清城区洲心街道联动超过40个单位、企业、组织等资源服务儿童,直接服务人次超过3.8万。
优化环境 让儿童友好融入城市肌理
成长空间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广东将儿童友好公园作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为儿童打造安全健康、自然趣味的城市开敞空间体系。截至2023年底,全省建有儿童户外活动场所近1.2万个,各类体育场地34.08万个,儿童友好公园增至564个。制度机制创新、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适儿化改造、公园绿地适儿化改造、校外活动场所建设方面6项经验做法入选《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一批)》,数量居全国首位。
广州将儿童游憩空间规划作为广州绿地系统规划特色专项规划打造,系统构建“市-区-社区”三级儿童游憩空间体系,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儿童公园群落。

广州市儿童公园。
佛山利用城市桥下“灰色空间”打造多个充满童趣的“桥下儿童公园”,新城片区统筹3公里范围内“一带九馆两小园”,打造全方位全龄段儿童友好生活圈。

佛山新城滨江湿地。
珠海分类开展适儿化改造,打造生活垃圾示范教育基地,丰富儿童户外素质拓展场所。

珠海梅华环保生态中心举行亲子体验活动。
东莞打造5分钟“家门口”儿童友好核心圈,建成“儿童友好园中园”142个,在全国首建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儿童友好科创园区,将科学元素融入中子乐园游戏场地建设,丰富儿童科普游玩体验。

东莞市儿童友好中子乐园。
汕头龙湖区推进老旧小区适儿化改造,配备多套儿童游乐设施,打造社区“游戏角落”,实现儿童友好之家(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示范点辖区街道全覆盖,为儿童提供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成长体验。
聚焦乡村 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儿童友好,一个也不能少。广东积极推动儿童友好理念向乡村延伸,结合“百千万工程”,创新探索“乡村儿童友好”模式,以“小水池”“小沙池”(以下简称“两小池”)为切入口,化“堵”为“疏”,解决乡村儿童安全玩乐的设施和场所供给不足,儿童沉溺电子设备造成小眼镜、小胖墩和亲子关系紧张,基层开展暑期防溺水工作难度高压力大等问题,全省建有“两小池”1189个。

韶关曲江开展儿童防溺水干预。
惠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市妇儿工委办公室、市住建局联合出台指引,指引全市71个圩镇在新建、改建小公园中因地制宜融入儿童友好理念,增设沙池、浅水池、秋千、滑梯、羽毛球、乒乓球、攀爬绳探索等设施,目前已对30多处公园绿地进行适儿化改造。

惠州博罗县横河镇儿童友好绿美生态小公园。
韶关出台在“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推进儿童友好城市(乡村)建设文件,在乡村开展“两小池”建设试点,打造绿色安全的“家门口”沙水世界,吸纳儿童意见,开展庭院改造、村庄环境提升等工作。
梅州通过开展乡村公益足球培训、乡村研学实践,依托省乡村研学旅行特色村打造乡村研学精品线路等方式,将客家文化、足球文化优势融入儿童生活。
河源、汕尾、阳江、茂名、揭阳、云浮等多地通过“美丽庭院+儿童友好”模式,以“小手拉大手”形式引导儿童和家庭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深圳龙华区水围新村低成本、微改造打造7大主题“岛屿”,为孩子串联起一个完整的“小小探险家”探索故事,建成全国首个儿童友好城中村。

深圳福田城中村儿童友好乐园。
广州白云区黄石街江夏第一社区实施全轨迹儿童守护、儿童治理参与、社区家长学校、儿童教育辅导等城中村儿童成长“五大计划”。
佛山南海区大沥镇盐步社区结合省佛通衢文化产业带建设,依托当地传统文化,打造阳光体育、农耕体验、传统文化、议事空间、身体锻炼、心理支持等六大功能园区,为社区流动儿童构建良好成长环境。
共建共享 实现儿童与城市双向奔赴
儿童健康大楼怎么建?2024年,惠州市“惠事童议”儿童观察团走进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对医院环境服务设施等进行观察,从儿童视角对待建儿科建筑提出20条建议,得到了积极响应。

“童眼看东莞”儿童友好微议案征集活动。
从七彩斑马线到童趣主题公交站、儿童地图,广东省妇联将儿童友好建议作为2024年广东妇女儿童民生实事予以推进,推动全省各地儿童友好建议落地转化3418件,惠及儿童近360万人次,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如潮州市湘桥区搭建儿童与人大代表的“对话平台”,对儿童建议认真研究并予以采纳落实,形成了儿童共建的闭环。

江门儿童友好彩色斑马线,提醒过往车辆减速慢行。

潮州市湘桥区儿童阳光团与人大代表面对面交流互动。
大湾区小小议事员工作室、羊城小市长、佛山小当家、中山“童说香山向未来”、江门“议口童声”,儿童讨论会、儿童观察团、儿童意见箱(簿)、儿童座谈会……各类儿童参与共建活动“遍地开花”。广东以“绣花功夫”将对儿童的特别关爱和细致考量编织到城市建设中,让儿童的声音真正被重视、被听见。儿童友好型城市共建共享大格局逐步形成,2023年以来,儿童友好城市国际论坛、世界少年儿童发展论坛、首届儿童友好博览会、粤港澳大湾区儿童实践活动等接连在广东落地举行。

中山东区童话会活动。
展望未来,广东将继续立足于儿童需求,着眼于高质量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全域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勾勒和美善治新画卷,助力孩子们阳光成长、全面发展。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网址:高质量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探索儿童友好“广东路径” 打造特色民生幸福标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74691
相关内容
记忆2024建设儿童友好城市 打造儿童幸福空间为儿童打造更加友好的城市空间
打造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温暖之城——多地推进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一线扫描
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
为儿童打造更加友好的城市空间——人民政协网
推进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
天津推动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打造“家门口”15分钟儿童生活圈
中国儿童中心 儿童友好 儿童友好成长空间的“中国范式”这样打造
多地推进建设儿童友好城市 让城市更温暖、更活力
《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实施手册.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