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医养生之秋分

发布时间:2025-02-15 10:09

《中医四季养生》- 依据二十四节气指导的养生实践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中医养生书籍#

  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深入与季节的转折。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昼夜等长,预示着秋季的正式到来。随着秋分的脚步,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增大,空气也变得干燥。在这样的季节变换中,秋分养生成为了我们顺应自然、保持健康的重要手段。

  1.饮食调养

  秋分时节应选择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苹果、桔子、荸荠等。这些水果具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作用。同时,可以适当食用具有温补作用的食材,如山药、莲藕、银耳和南瓜,它们不仅能补虚强身,还能调养脾胃,滋阴润燥。

  2.生活习惯

  秋分后,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加大,应适当调整穿衣,避免受寒。建议采用“洋葱式穿衣法”,根据一天内气温变化逐层增减衣物。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以利于阳气的收敛和阴气的养护。

  3.情志调摄

  秋季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应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悲伤和抑郁。可以通过适当的户外活动,如登高望远,来舒缓心情,享受秋日的美景。

  4.运动养生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秋分时节推荐的运动有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传统功法,或是慢跑、散步等轻柔和缓的运动。运动时以周身微热、尚未出汗为度,避免大汗淋漓,耗伤阳气。

  5.药膳养生

  秋分时节,药膳应以滋阴润肺、益气养血、健脾和胃为主,同时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防损伤脾胃和津液。

  (1)药膳养生茶:

  ①胖大海桑菊茶:用料包括胖大海3g,桑叶3g,菊花3g,甘草1g。将所有用料放入保温杯中,加入沸水,闷泡二十分钟后即可饮用,具有清热利咽生津的功效。

  ②沙参麦冬茶:用料包括沙参9g、麦冬9g、玉竹6g、天花粉5g、扁豆5g、桑叶5g、甘草3g。大火煮开后,小火煎煮30分钟,具有滋养肺胃,生津润燥的功效。

  ③参麦陈皮茶:用料包括西洋参2g、麦冬2g、陈皮2g。沸水冲泡,温饮,具有益气养阴,润肺健脾的功效。

  (2)药膳养生方:

  ①百合粳米粥

  功效: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材料:鲜百合50克(或干百合3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

  做法:粳米煮至半熟时加入百合,再煮至粥成,加入冰糖调味。

  适宜人群:适合秋季干咳、咽喉干燥者。

  ②沙参玉竹麦冬鸽子汤

  功效:滋阴润燥、柔嫩皮肤。

  材料:麦冬15克、枸杞5克、沙参15克、玉竹20克、蜜枣25克、鸽子1只、盐适量。

  做法:将老鸽剖洗净,去除内脏,老鸽可整只也可斩块。蜜枣和枸杞冲洗沥干待用。玉竹、沙参、麦冬各泡20分钟后洗净备用。把所有材料倒入锅里,加1.6~2升的水。大火煮开后调小火煮1.5~2个小时,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适宜人群:适合气阴不足、烦热口干者。

  ③山药枸杞鲫鱼粥

  功效:滋补润燥,健脾益气,养阴益胃。

  材料:鲫鱼1条、枸杞20克、鲜山药250克、粳米适量、姜片适量、白酒几滴、盐适量。

  做法:鲫鱼、山药、粳米、姜片洗净,加适量水熬粥。即将熬好时加入枸杞,滴几滴白酒去腥。加盖煮5分钟,调味后即可食用。

  适宜人群:适合脾胃虚弱、肝肾不足者。

  注意事项:在服用药膳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以确保药膳的适宜性和安全性。

网址:二十四节气中医养生之秋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74867

相关内容

秋分:秋色平分 养阴补津(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寒露:秋中之秋,防燥养收(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二十四节气•秋分
二十四节气中医导引养生法
中医养生(二十四节气中医导引养生法)
处暑:秋凉渐起,防燥养肺(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立秋:凉风有信,滋阴润燥(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国医养生】中医瑰宝:四季、二十四节气养生宝典(太全了!)
大寒:寒气逆极,滋阴养阳(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立春:健康养生自此始(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