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衣等防护用品清洁消毒流程(2024)

发布时间:2025-02-15 10:44

清洁洗衣机定期消毒,预防异味 #生活常识# #个人护理技巧# #衣物清洗小贴士#

介入诊疗医务人员辐射防护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介入诊疗医务人员辐射防护规范的基本要求、防护用品使用及防护用品维护

本文件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介入诊疗医务人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98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及监护规范

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介入放射学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在医学影像系统监视引导下,经皮针穿刺或引入导管做抽吸注射、引流或对管腔、血管等做成型、灌注、栓塞等,以诊断与治疗疾病的技术。

[来源:GBZ 130-2020,3.6]

3.2 介入诊疗医务人员 interventional medical personnel

从事介入诊疗工作的医生、护士、放射技师、麻醉师等需要在介入诊疗工作过程中进入介入诊疗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

3.3 辐射防护 radiation protection

保护人员免受电离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的照射所采取的一系列规则、程序、监测及评价手段。

注:在本文件中辐射防护等同于放射防护。

3.4 个人剂量计 personal dosimeter

辐射工作人员佩戴的,用以确定个人所受的吸收剂量、剂量当量值的仪器。

[来源:GBZ 112-2002,3.6]

3.5 干预正当性 justification of intervention

干预行动所减小的照射和相应的危害足以抵消干预行动的代价、危险和社会负面影响。

4  基本要求

4.1    制度

4.1.1 制定并实施放射防护管理规章制度,如建立辐射安全和防护管理体系及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人员培训制度等。

4.1.2 应建立辐射防护用品使用制度(流程)。

4.1.3 应建立并完善照射设备临床使用、维护管理制度。

4.1.4 制定并落实放射事故预防措施与应急预案。

4.2   人员

4.2.1 介入诊疗医务人员上岗前应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 考核合格方可参加相应的工作。

4.2.2 介入诊疗医务人员应取得贵州省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合格证书。

4.2.3 应配备专(兼) 职放射防护管理人员。

4.3   环境

4.3.1 定期对放射工作场所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放射防护检测和检查。

4.3.2 放射诊疗区域应按照有关标准的要求分为控制区、监督区。

4.4   设施设备

4.4.1 医疗机构应对照射设备的购置、使用和维护进行监督管理。

4.4.2 应合理使用照射设备,并做好设备的登记、日常使用、维护保养等工作。

4.5   标识

4.5.1 临床科室应加强对场所警示标识管理。

4.5.2 放射工作场所出入口应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志。

4.5.3 放射诊疗区域应在控制区进出口及其他适当位置, 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

4.6   防护最优化

4.6.1 介入放射学程序中防护最优化的基本目标是使利益最大程度地超过危害。

4.6.2 最优化应以该源所致个人剂量和潜在的照射危险分别低于剂量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为前提条件。

4.6.3 介入操作中, 设备控制台和机房内显示器上应能显示当前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测定指示和多次曝光剂量记录。

4.6.4 医疗机构提供的防护用品应遵守《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卫生管理办法》和《放射性同 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4.6.5 医疗机构应为介入诊疗医务人员提供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

4.6.6 介入诊疗医务人员应选用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和规范使用辅助防护设施。

5  防护用品使用

5.1    个人防护用品

5.1.1 铅橡胶围裙/铅衣

5.1.1.1 应穿着符合使用者体型大小的铅衣。

5.1.1.2 应穿着正面不少于 0.25 mmPb 的铅衣。

5.1.1.3 宜穿着非铅 0.35mmpb 等效防护围裙。

5.1.1.4 宜使用半袖铅衣。

5.1.1.5 宜使用分体式铅衣,由防辐射裙和防辐射衣组成。

5.1.1.6 宜穿着环绕式铅橡胶围裙,背面 0.35 mmPb,正面 0.70 mmPb。

5.1.1.7 使用铅衣时,围裙下摆宜包裹膝盖,袖隆处贴合身体。

5.1.2 铅面罩/铅防护眼镜

5.1.2.1 应佩戴至少 0.5 mmPb 且单个镜面大小至少为 27 cm2 的铅防护眼镜。

5.1.2.2 宜使用 0.125 mmPb 的半圆柱铅面罩,半圆柱面半径 13 cm,高 20 cm。

5.1.2.3 宜佩戴侧边含 0.5 mmPb 的铅眼镜。

5.1.2.4 当 C 臂角度在左前斜头位 30°和头位 40°, 宜使用 0.75 mmPb 的铅防护眼镜。

5.1.2.5 宜佩戴符合使用者视力的轻量级材质铅防护眼镜。

5.1.2.6 当面罩/眼镜镜片出现刮花、裂痕、松动等情况,应及时处理或参照产品说明书执行。

5.1.3  铅橡胶颈套

5.1.3.1  应使用 0.5 mmPb 的铅橡胶颈套。

5.1.3.2  佩戴保护甲状腺的铅橡胶颈套,应减少与铅衣之间的空隙。

5.1.3.3  宜使用防水吸汗的铅围脖套,每次使用后更换铅围脖套。

5.1.4 铅橡胶帽子

5.1.4.1  宜佩戴不少于 0.25 mmPb 的铅帽。

5.1.4.2  经股动脉行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期间,麻醉医师宜佩戴 0.35 mmPb 铅帽。

5.1.4.3  宜采用大面积保护下颌结构的铅帽。

5.1.5 介入防护手套

5.1.5.1  不应在 X 主射线束时使用铅手套。

5.1.5.2  在散射辐射区域,宜使用非铅介入防护手套。

5.1.6 铅护脚

宜使用0.5 mmPb的铅护脚。

5.2   辅助防护设施

5.2.1 应配备双剂量计, 一个放在铅橡胶围裙外锁骨对应的领口位置, 一个放在铅橡胶裙内躯干上, 且宜在身体可能受到较大照射的部位佩戴局部剂量计。

5.2.2 应配备至少 0.5 mmPb 的可悬挂于天花板上的铅玻璃屏。

5.2.3 应配备至少 0.5 mmPb 的可悬挂于手术床的铅床侧防护帘/防护屏。

5.2.4 宜配备可减轻身体负重的移动铅防护屏风。

5.2.5 宜配备可减轻身体负重的悬浮免穿移动铅衣。

5.2.6 当不能使用铅床侧防护帘/防护屏时, 宜配备一次性轻型防护铅布。

5.2.7 宜配备能辅助穿刺或手术的机器人导航系统。

5.2.8  宜配备含有铅当量的操作舱机器人系统。

6  防护用品维护

6.1    放置

6.1.1 个人防护用品应平铺或垂直悬挂,使用后统一放置在半污染区, 不应折叠或受压,避免与尖锐物接触或置于高温下暴晒。

6.1.2 铅橡胶围裙/铅衣放置时应注意闭合铅衣的粘扣。 

6.2   清洁消毒

6.2.1 使用后应清洁消毒防护用品;处于备用状态的防护用品每周清洁一次,由专人负责并做好记录。

6.2.2 可选择合格的含医用酒精或双链季铵盐成分的消毒湿巾擦拭消毒防护用品或参考防护用品的产品说明书处理。

6.2.3 防护用品若沾染有血液和体液污染, 应在清洁后选用 500 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

6.2.4 防护用品若沾染有特殊病原体污染的血液和体液,应在清洁后选用 2000 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 防护用品清洁消毒流程, 详见附录 A。

6.2.5 条件允许情况下,宜选择紫外线杀菌系统消毒防护用品。

6.3   保养

6.3.1 每次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前应进行目视检查。

6.3.2 每次对个人防护用品系统检测时应按目检、触检以及 X 射线检测三个步骤进行。个人防护用品 检测方法, 详见附录 B。

6.3.3 每年应至少使用一次 X 射线检测个人防护用品。

6.3.4 每次 X 射线检测时宜选择宽束检测方法。

6.3.5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年限宜参照产品使用说明书,如遇损坏立即更换。

7  职业健康

7.1 介入诊疗医务人员在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均应依法接受职业健康检查。 

7.2   检查内容应符合 GBZ 98 的要求。

7.3   介入诊疗医务人员在岗期间,职业检查周期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一般为1~2 年, 不应超过 2年。必要时,可适当增加检查次数。

7.4   受委托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按照 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为介入诊疗医务人员出具职 业健康检查报告,一般包括汇总报告和个体报告。

8 档案管理

8.1 应建立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培训档案,培训档案应当包括课程名称、培训时间、考试或考核成绩等资料。

8.2   应为介入诊疗医务人员建立并保存职业健康管理档案,如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等。

8.3 临床科室应建立防护用品专册记录,内容包含防护用品的编号、名称、数量、分类(共用或专用)、 清洁和消毒日期、执行者等信息。检测后应记录检测时间、结果、检测者及其对检测结果的建议。A

附 录  A

(资料性)

防护用品清洁消毒流程

防护用品清洁消毒流程见图A.1。

图片

图A.1 防护用品清洁消毒流程

B

附 录 B

(资料性)

个人防护用品检测方法

个人防护用品检测方法见表 B.1

表B.1 个人防护用品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

检测步骤

目测

1.把防护用品铺在一个干净平整的桌面上;

2.仔细检查每一个部位是否有明显的损坏迹象;

3.检查是否有口、空洞、肿块或凸起,背带、衣扣、粘扣等部位是否损坏;

4.测试防护用品密封性,如魔术贴、扣等,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触测

1.将防护用品悬挂在铅衣架上;

2.在防护用品的内外面上,用手轻轻地在整个表面上平行地触摸;

3.触摸防护用品是否有凸起、裂缝、折痕或接缝处和内层分离。

X射线检测

1.在检测之前对床面进行全面清理;

2.把防护用品放在 X 光床面上;

3.宜根据不同铅衣铅当量设置曝光剂量;

4.移动床面和防护用品,观察有无裂隙、空洞等,确保每个细节都在 x 线下成像。

参  考  文  献(略)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近期感控课件一览表

如果您方便的话,顺手点个和“在看”,帮忙**一下朋友圈,谢谢!

说明丨本次转载仅作为学术传播,不涉及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

图片

网址:铅衣等防护用品清洁消毒流程(2024)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74920

相关内容

床单位清洁消毒流程(包括日常消毒和终末消毒)
环境清洁消毒流程
铅中毒急救法
16道洗衣流程,2次消毒杀菌,守护您的健康与洁净!
台面清洁消毒正确的流程的是()
2024年衣物消毒液品牌有哪些 衣物消毒液品牌龙头合集
保洁工具消毒流程.docx
流感防护指南(家庭消毒篇)
流感防护指南【家庭消毒篇】
消毒清洁用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