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成都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总量首次突破万亿元,达10293.6亿元,同比增长8.8%。值得关注的是,新业态新领域持续升温,是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的重要特点。2024年成都“互联网+”业态扩容提速,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9%。
根据记者了解,成都平台经济主要涉及消费互联网、电子商务、在线文旅、社交娱乐、生活服务等领域。其中,电商是平台经济中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最集中的体现。2024年,全市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9376.6亿元;网络零售额6609.5亿元,规模居全国第6。

市场和政策的双轮驱动下,京东、抖音、快手、美团、唯品会、阿里巴巴等30余家领军平台企业在蓉设立区域总部或功能性总部。不仅如此,在顶层规划上,聚焦线上购物、生活服务、社交娱乐等领域,市商务局还联合7部门发布《成都市培育发展新型消费平台工作方案(2024—2025年)》,发展即时零售、智慧服务等新型消费模式。
好政策可以“四两拨千斤”。
近年来,成都农村电商一直散发着生机与活力。市商务局还联合头部电商平台、MCN机构、品牌企业、知名分销渠道商、大型仓储物流企业,持续开展数字兴农系列活动,加速农产品上行和消费品下行。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实现农村网络零售额1385.2亿元,同比增长12.5%。
不仅如此,面对消费群体迭代、消费需求更新以及快速成长的新兴品牌,老品牌也通过“线上”抖擞精神、守正创新。
面对餐饮消费市场的变化,成都市饮食公司副总经理卢有才在接受采访时认为,需要通过产品传承创新、外卖品牌卫星店、数字化运营等方式,让商家和消费者进一步靠拢,“我们要主动求变,让消费者找我们,当然,我们也要通过各种方式,找到更多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的消费者。”

卢有才对旗下28家门店进行了蹲点研究发现,在28家门店中,拥有数百个堂食位置的大型门店,其外卖占比要低一些,而在有八九十个堂食位置的中小型门店中,线上数字化渠道较成熟,外卖占比可以达到30%左右,美团外卖数据显示,从整个行业来看,在数字化带动下,中华老字号外卖单量5年翻了一番。
消费持续升级,服务消费需求多元化、品质化。眼下,加快推动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赋能,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更好地实现供需互动,精准地把握和挖掘消费者的需求,对服务的形式、内容、场景等进行完善,为消费者提供了更符合需求的服务产品,为美好生活增添更多精彩,为消费市场也注入新动能。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孟浩 责任编辑 罗皓 编辑 王奕然 审核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