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鲁迅故居:爱生活装修花一千

发布时间:2025-02-16 03:00

寻访名人故居,探寻他们的生活轨迹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乐趣# #旅行探索乐趣# #历史文化探索#

一条最古老的砖塔胡同,一个大学生最时尚的去处

去寻胡同中第三处鲁迅故居时,发现自己没有记住详细地址,只知砖塔胡同(元代所建,名称未改),忘了门牌号。这一疏漏却成全了我的采访,确认鲁迅诟病的国人善于“忘却”的习性留存与否。

别说寻鲁迅故居,就是在西四大街上寻砖塔胡同都费劲。好不容易遇到一位路熟的:“你沿路东走,到了‘巴黎’,一个叫‘巴黎’的婚纱还是美容厅,就往胡同里拐。”

进了砖塔胡同东口,挨家挨户打听,想知道鲁迅在2011年春节——这一历史节点所享有的知名度。小店铺、小旅馆内营业员一听“鲁迅”一脸茫然,用怪异眼神盯住我细看。

约至胡同中段,见一门面、厅堂、楼宇都还可观的招待所信心大增,疾步上前:“鲁迅住过这儿么?(指附近)”柜台前一位皮衣裤女子很肯定地说:“没鲁迅,没有,我来这里有一段时间了,我们这儿没鲁迅。”

斜对面,是一家医疗诊所,于是我寄厚望于医生:“鲁迅住在哪儿?他在这条胡同住过的。”戴眼镜、很斯文的白大褂很礼貌地说:“我们这儿可是诊所呀,这——你该去问街道居委会!”

就找居委会,不行再找派出所。

我沮丧地问一小食品铺小外地农村女店员:“街道居委会在哪儿?”按其指点出了店门,回头有一搭无一搭地又问:“对了,你知道鲁迅故居吗?”

——“前面,84号。”

真是喜出望外。

84号,在胡同西头儿。

正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一个太不起眼的小民居,门口的小卖部也显寒酸,门边“牛奶箱”的字迹模糊,我面前的鲁迅形象却高大、清晰。感觉它比绍兴会馆、比八道湾大宅院更像是鲁迅的家(1923年8月至1924年5月)。它比北京留下的数十座王府更显富丽堂皇,因为“君子居之”。我们不知是鲁迅使胡同增添光彩,还是胡同成全了鲁迅。但鲁迅是草根文豪不假,他始终站在穷苦大众一边说话,反抗暴政与强权,鞭挞黑暗与腐朽。

人们早已熟悉的“祥林嫂”的形象构思,就是在这几间寒舍里。暂住的9个月时间,鲁迅写出了《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四篇小说,并发表《娜拉走后怎样》(北京女子师范高等学校文艺会)、《未有天才之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两篇著名演讲。想必是看了《祝福》或读了演讲词,今日的大学在校生才慕名来此观瞻。

看过鲁迅故居,我仍好奇,何以小店铺小姑娘知晓84号?回程再访,她说:“每到暑假,总有些大学生三五成群来这里,问得多了,我也就知道鲁迅住在哪儿了。”

永远的西三条21号,永远值得珍重的“民族魂”

胡同中,鲁迅的最后一个故居,也是永远的故居,因为它已经成为鲁迅纪念馆的一部分。

走出地铁四号线西四站,在沿街一家粥店向服务员问路。正在喝粥的一位大汉高门亮嗓:“你是找鲁迅故居吗?出门右拐,见到白塔再往前不远就到了。我家亲戚就住鲁迅故居附近。”

阜成门内西三条21号是一座玲珑小院,你在胡同中找不到同样格局的四合院。它原本只有普通的五六间破旧房屋,鲁迅自己设计成带有小巧后花园的宅院。起名“老虎尾巴”的小单间作为鲁迅的单身卧室及书房,只有几平方米,设在堂屋的后面,由隔扇隔开,玻璃窗户朝向花园,甚为别致。也是鲁迅别出心裁的创意。

袖珍型的整座建筑包括精致的室内设计,明显受到日本民居讲究空间利用效率的影响。院子里最惹眼的,是两株主人在80多年前亲手种植的丁香树,四月就繁花如雪,馨香扑鼻。春天游人们都喜欢在树下留影,沾染些文豪富裕有加的文气,也寄托对“民族魂”的思念。

这是鲁迅用800元钱购置的房产,装修反倒花了1000多元。无论如何,鲁迅都算是高薪阶层,但他把钱都花在书店和古文物店了。无人封其为藏书家,却藏有线装书900余种,7000余册,明代前版本21种;平装书800多种,1000多册;外文书700余种,900余册。更收藏有上万件艺术品。

网址:寻访鲁迅故居:爱生活装修花一千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76131

相关内容

1元钱!走,去鲁迅的故乡!
上海鲁迅故居修缮完毕重新开放,“走近”更真实的鲁迅
走近生活中的鲁迅:有家庭责任感,有热情也有慈爱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教部编版.ppt
鲁迅《“这也是生活”……》全文、注释和赏析
你有多久没有逛四川北路了?鲁迅的“第二客厅”,就在这条马路上
美美与共,寻访万千期待
认真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鲁迅先生的生活情趣鲁迅先生十分珍惜时间,却从不把参加体育活动和搞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看做是浪费生命;恰恰相反,他把培养多方面的爱好和兴
鲁迅《幸福的家庭——拟许钦文》赏析和读后感
千年鲁锦织神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