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如何走进百姓生活?这个名家工作室“出彩出圈”→
如何在T恤上刺绣个人姓名首字母 #生活技巧# #手工DIY技巧# #刺绣手工教程#
转自:上观新闻
在徐泾镇,有一家“隐藏”在楼宇里的名家工作室,名声遐迩的独幅旗袍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就是其创始人冯婧的精心之作。在传承创新过程中,不断丰富和拓展非遗的内涵和外延,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新春佳节刚过,华福汇工作室的独幅旗袍代表性传承人冯婧就开始“忙并快乐着”:位于徐汇滨江的非遗展示馆已经进入开放倒计时;与其他非遗工作室的合作也在紧锣密鼓洽谈之中;全年超过50场次的非遗展示活动方案日趋完善;创新设计的“蝴蝶”系列文创品已经完成打样设计……。“今年,工作室要更多地走进社区、校区、街区、商区和产业园区,让非遗更好地与百姓面对面、零距离接触。”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冯婧,有声有色地描述着今年的思路。

对于冯婧而言,让非遗走进百姓日常生活,始终是牵肠挂肚的愿景;把更多非遗技艺整合起来,通过各类平台和活动发扬光大,成为社区公共文化的一部分,更是她多年来坚持的夙愿。也正是基于这点,华福汇工作室先后在奉贤区和青浦区分别开设了市民夜校课程,课程涵盖了从基础的手工刺绣到复杂的旗袍制作技艺,既有适合初学者的入门课程,也有针对有一定基础的学员的提高课程。由华福汇自行研发的非遗文创产品各类材料包,通过市民DIY体验,让大家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魅力,每年有超过500人次参与体验。“普及非遗,有助于提升百姓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冯婧如是说。
“把独幅旗袍非遗技艺与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不断拓展内涵和外延,使其成为社区文化的一部分,一直是我想去尽力尽心做好的一件事。”在她和团队人员的精心策划下,一个以江南水乡的水桥婚俗为核心,巧妙地将独幅旗袍、江南婚嫁习俗以及其它非遗与旅游相融合,为游客提供了一条深度体验江南文化和非遗技艺的旅游线路的方案,最终在朱家角古镇“上演”,“十里红妆·情定江南”民俗体验季一经推出,就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体验”,之后也被列入2018年-2023年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优秀实践案例。“接下来,我们正在与相关部门沟通,争取把这个项目落户在蟠龙天地,让更多的市民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冯婧介绍说。

“促进不同非遗项目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有助于提升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参与感。”据介绍,华福汇工作室还积极推动组建了绣中绣艺术工作室、马静艺术工作室、江南绣织局非遗绣织艺术工作室和东西二京玉雕工作室四个名家工作室合作集群,这些工作室汇聚了众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艺术家,通过联合举办展览、活动等方式,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取“源于中华、福满人间、融汇天下”之意的华福汇工作室,自2016年成立以来,始终本着“籍手工之美、照见本心”的理念,致力于文化、文旅、传统美学以及非遗技艺融合的传承推广,设计研发的绣织品先后摘得2021年第五批上海工艺美术精品奖、2023年“经典工美”作品大赛——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学会金奖、2024年海峡两岸工艺美术博览会创新设计作品大赛金奖等诸多荣誉;华福汇创始人冯婧也先后获评上海市首批非遗传承青年人才、青浦工匠、青浦首批文旅骨干人才等荣誉称号。

记者:周红强
摄影:周红强
编辑:朱人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非遗如何走进百姓生活?这个名家工作室“出彩出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76160
相关内容
《新观察》武进:让非遗“点亮”百姓生活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平阳水头镇“圈”出百姓幸福生活
“非遗+”焕新“出圈” 激发文化传承新活力
“圈”出百姓幸福生活——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的杭州新实践
新春走基层|当非遗美食遇上“非遗年”
构建5分钟生活服务圈,“圈”出百姓幸福感
科家如何让科技个护小家电走进百姓生活
鹤壁: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圈”出百姓舒心日子
济南古城改造:让非遗走进日常生活
让“美家师”走进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