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一直在播放,可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人却早就成了一具白骨。
信件还在照常递送,屋子中还挂着圣诞彩灯。在这个小出租屋中,乔伊丝已经去世3年,却无一人发现。
年仅38岁的乔伊丝到底为何会孤独离世?
她的亲友身在何方,为什么从未找过乔伊丝?
租房三年不交房租
2006 年,伦敦 “首都住房信托基金会” 的工作人员在核对租客名单时,发现了一个名叫乔伊丝的 38 岁女人,已经拖欠了许久的房租。
这在注重个人信誉的英国,无疑是一件不寻常的事。工作人员多次拨打乔伊丝的电话,听筒里传来的却总是令人无奈的关机提示音。
他们无法理解,一个租客怎么能如此无视房租的缴纳,难道是遇到了什么困难?还是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原因?
带着种种疑问,住房部的官员决定上门查看。当他们来到乔伊丝所住的公寓楼,楼道里隐隐弥漫着一股说不出的异味,但大家并没有特别在意,只当是哪个角落的垃圾桶未及时清理。
他们来到乔伊丝的房门前,礼貌地敲门,一遍又一遍,但门内毫无回应,仿佛这屋里根本没有人居住。
可他们明明能听到房间内传来的电视声,那熟悉的节目音效在寂静的楼道里显得格外突兀。无奈之下,工作人员只得找来锁匠。
随着锁芯转动,房门缓缓打开,一股令人作呕的恶臭扑面而来,大家下意识地捂住口鼻。屋内一片昏暗,窗帘紧紧拉着,阳光无法透入,仿佛这里与外界的生机完全隔绝。地上散落着一些杂物,积满了厚厚的灰尘。
警察和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走进客厅,眼前的一幕让所有人都僵在了原地。电视还在播放着,屏幕上闪烁的光影映照在沙发上的一具白骨上,那是乔伊丝!
警方迅速封锁了现场,法医的尸检结果令人难以置信:乔伊丝已经死亡三年之久。警方最开始怀疑这是一起谋杀案,于是就乔伊丝的身世进行了调查。
那么乔伊丝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她究竟是因何而亡?
乔伊丝的背景
乔伊丝的童年过的并不幸福。在她11 岁那年,母亲的离世如同抽走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支柱,让这个原本就不稳固的家庭瞬间失去了平衡。
而做木匠的父亲,在失去妻子的痛苦中迷失了自己,陷入了赌博和酗酒的泥沼,从此,乔伊丝的生活变成了一场噩梦。
父亲在酒后常常对她拳脚相加,那些痛苦的经历,像一道道深深的伤痕,刻在了她幼小的心灵上。
家庭的贫困,让乔伊丝的生活充满了艰辛。看着同学们穿着整洁的衣服,背着崭新的书包,而自己却只能穿着打补丁的衣衫,乔伊丝的内心充满了自卑。
这种自卑像一层厚厚的茧,将她紧紧包裹起来,使她逐渐变得性格孤僻,不愿与他人交流。在这种情绪下,初中时的乔伊丝选择了辍学。
辍学后的乔伊丝,开始了四处打零工的生活。她做过餐馆的服务员,也做过超市的收银员。可由于乔伊丝不善交际的性格,导致她无法平和的与同事,顾客交流,多次被辞退。
在乔伊丝以为自己一定会孤独终老时,一个男人的出现打破了乔伊丝的自卑心理。
乔伊丝的感情经历
乔伊丝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与马丁相遇了。那时候的她,尽管性格孤僻,但内心深处依然怀揣着对爱情的憧憬。
马丁的性格温柔,又非常关心乔伊丝。乔伊丝很快动心,与马丁走到了一起。起初,处于热恋期的两个人非常甜蜜。
有了爱情之后,乔伊丝比从前开朗了很多,也对马丁敞开心扉。可好景不长,马丁的态度逐渐冷淡。
很快,乔伊丝发现马丁出轨了。对于本就敏感脆弱的她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极度的悲伤导致她无法正常生活,身体健康状态直线下降。
在某天工作的过程中,乔伊丝忽然倒地昏迷。被紧急送到医院的乔伊丝查出患上了严重的哮喘病。
乔伊丝辞去工作,又难过又难受的回到家中,开始了独居的生活。她开始远离人群,更加孤僻地生活着,不再轻易相信别人,也不再对爱情抱有任何幻想。
而这次的独居,也成了乔伊丝悲剧的开端。
孤独离世
经过警方细致的调查,乔伊丝的死因正是因为哮喘病发作。警方猜测乔伊丝是在沙发上看电视时突然犯了哮喘病,因为药物不再身边,导致死亡。
乔伊丝居住的是补贴房,房租补贴会按时发放。房东因为有补贴的保障,并未察觉到乔伊丝未交房租的异常,也从未催促过她补交房租。
在房东的认知里,房子有人住着,补贴也正常到账,一切似乎都在正轨上。却未曾想,在那扇紧闭的门后,一个生命已经消逝,只留下无尽的寂静与黑暗。
乔伊丝也从来不与邻居们交流,所有人对乔伊丝来说都是在楼道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无人会在乎乔伊丝的生活。
她的世界里只有自己,孤独地来,孤独地往。而邻居们对她,也只是有着模糊的印象,只知道有这样一个人住在那里,却对她的生活、她的喜怒哀乐一无所知。
即使是乔伊丝去世后,尸体开始发出恶臭。邻居们也只以为是乔伊丝这一层堆放垃圾发出的臭味。他们还曾向住房部反映过这一现象,但最终无人处理。
乔伊丝和父亲早就失去了联系,也没有朋友。这导致乔伊丝去世了三年才被发现。如果住房部不来寻找乔伊丝,或许乔伊丝还要一个人在沙发上继续孤独的度过很长一段时间。
电视就那样放映着,可看电视的人,却再也不能睁开眼睛了。
结语
乔伊丝的离世,无疑是一场令人痛心疾首的悲剧。一个鲜活的生命,在那间小小的公寓里,在孤独与病痛中消逝,且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无人知晓,直至化为白骨才被发现。这样的事实,如同一记重锤,狠狠敲击在英国社会的心上,引发了人们深深的反思。
乔伊丝的死,让人们开始意识到,人与人之间不应如此冷漠。
在这个看似繁华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似乎都在为了自己的目标奔波,却渐渐忽略了身边的人,忽略了那份最基本的关心与温暖。
同时乔伊丝的故事也在提醒着我们应当打开心扉,主动与他人联系沟通。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次小小的帮助,或许就能让他人感受到温暖,让孤独的人不再孤单,让身处困境的人看到希望。
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充满温情,类似乔伊丝的悲剧才不会再次上演。
信息来源:
英女子死后“看电视”3年_新闻中心_新浪网
石家庄日报2006年4月15日——英国一女子死后“看电视”3年,家人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