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去养老院、也不用子女家轮流住!社区养老解决我国养老难题?

发布时间:2025-02-16 12:18

子女赡养和社区养老服务也是养老保障的重要补充 #生活知识# #生活规划# #养老保障#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养老似乎就是几种固定的模式。要么是子女轮流照顾,要么就是去养老院度过余生。

这些年社会环境变得跟以前不同了,传统的养老方式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国最近提出了一个新的养老思路,网友看了纷纷直呼真香!



是什么样的养老方式让所有人拍手称快,我国未来面临的养老问题又有哪些呢?

传统养老那些事儿

早些年多子女家庭养老大部分靠的是轮流制,老人在几个子女家轮流住。这种模式表面上看好像大家分摊了养老负担,让老人也能享受到不同子女的照顾。



在实际运行下来确实问题多多,老年人虽然已经失去了劳动能力,但绝大多数还是有自己独立的想法的,虽然轮番到子女家住是子女尽孝的一种方式,但总也无法避免寄人篱下的感觉。

生活和成长的年代不同,生活习惯自然也就不一样,更何况家也不光是子女的,怎么也得考虑儿媳或女婿的想法,生活的自然也要小心翼翼,时间长了,很多老人会生出无家可归的感觉。

频繁更换生活环境,不仅让老人感到孤独和不安,还让他们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生活圈子。

老朋友不在身边,熟悉的社区环境也渐行渐远,心理上的负担越来越重,有些老人因此患上了抑郁症。



可在养老的问题上选项本来就不多,除了轮流养老之外,剩下的也只剩下送去养老院了!

养老院里有专业的护工,饮食起居都有人照顾,看上去也还算不错,但现在的养老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养老院也曾经出过各种各样的乱象,让许多老人望而却步。

而且住进养老院之后处处都要遵循养老院的规矩,这让很多本就想颐养天年的老人有一种被圈养的感觉,处处不舒心不说,生怕一朝做的不对就受到护工和医务人员的责骂,有点背离了养老的本意了!

养老院的费用问题,也是很多家庭的一大困扰,好的养老院价格高昂,普通的家庭难以承受。



传统观念里很多老人也认为送进养老院,是子女怠于履行赡养义务的行为,所以很多人心中对进养老院这事儿是比较抗拒的,再加上近年来一些养老院爆出护工虐待老人的负面新闻,更加剧了人们对养老院的担忧。

随着老年群体的代际推移,现在的新老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规划,比之前丰富了许多,旅游养老成了不少人的新选择。

很多退休老人都选择了旅游养老的方式来度过晚年,没了家庭的束缚,他们可以和老伴或者朋友一起踏上旅途,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旅游养老不仅让老人享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还让他们在旅途中结识新的朋友,充实了精神生活。

只不过选择如此养老方式的人终归是少数,大部分的人还处于老而难养的困顿中,如何解决整个社会的养老难题,成了我国社会的一大难题。



国家还是能人多,提出了社区养老的新思路,直接解决了困扰许多子女的大问题!

社区养老大揭秘

国家出手自然非同凡响,通过整合社区资源,为老人们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服务,这样就避免了之前所有养老模式的弊端。

不光可以让老人继续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社区,还能享受到十分便捷和全面的养老服务,子女省心不少,老人也开心了许多,无论是休闲娱乐,还是医疗照护,社区养老都能提供。

在许多城市的规划中,社区养老中心的休闲设施非常丰富,常在里面活动的又基本上是同龄人,社交活动也没什么障碍,可以很快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社区还提供钟点工、低价食堂等服务,解决了老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难题。

为了进一步完善社区养老,国家还提出到2029年基本建成三级养老服务网络的目标。

网络覆盖县级、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通过整合各级资源为老人提供更加全面和便捷的服务。

在县一级主要通过利用专门为特困人群提供生活保障的机构,打造一个综合性的养老服务管理平台。



平台不仅要起到示范服务的作用,还要在行业内进行指导并且能够应对紧急情况、实施救助以及协调各种养老资源。

乡镇或街道层面则是把现有的敬老院,和一些口碑较好的私立养老机构进行改造和扩建,打造成区域性的养老服务中心。

这些中心不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还承担着政策咨询、服务推荐以及资源对接的任务。

在村或社区一级要通过设立小型嵌入式的社区养老设施和互助性质的养老服务点,重点提升白天照料、休闲娱乐以及上门服务等方面的能力。



这样一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能做到老有所养,可以享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不仅减轻了子女的负担,还让老人能在心理上感受到家的温暖。

这两年,国家在不断加大对社区养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越来越多的地方已经开始有了完善的社区养老雏形,在政策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社区力量参与到社区养老中,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产品。

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社区养老的服务质量,还推动了养老产业的发展。

北京八里庄街道就将社区养老服务搞得有声有色,引得网友纷纷点赞:办法真好!



八里庄社区养老怎么搞的?网友:真香!

其实老年人最为困扰的就是吃饭问题,年轻时一日三餐觉不出什么,可随着年岁渐长,买菜做饭成了一件麻烦事。

特别是独居老人,做多了吃不了,做的少了又想凑合,时间长了也就不愿意做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八里庄街道大力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建立起了全覆盖的养老助餐服务网。

目前,街道已经设立了2家大型海淀食堂和23个养老助餐点,老人们可以就近选择去哪里吃饭。

餐品根据老年人的健康需求进行烹饪,提供每日特价菜,价格实惠。60岁以上的老人还能享受特别折扣,支付方式也很灵活,支持现金、扫码以及养老助残卡几乎涵盖了现在的所有形式。



吃饭方便多了,幸福指数自然也就上来了,社区为了解决活动不便的老人需求,还提供了送餐上门等一系列服务,确实解决了老年人的吃饭烦恼。

为了保证服务质量,街道还积极引导优质餐饮企业加入助餐服务队伍。这样一来老年人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好,饭菜的质量有了保障,服务也更加贴心。不少老年人表示,助餐服务让他们感到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心情也更舒畅了。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生活琐事不用愁

除了吃饭问题,老年人还有许多生活琐事需要解决,理发、修补衣物在年轻人看来举手之劳的所有小事,可能对于老人来说都是无法解决的大难题。



为此八里庄街道打造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各种便民服务。

而且这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划定范围,是完全按照老年人的行进速度来划定的,八里庄的老人们可以在步行不超过一刻钟的时间范围内,解决日常生活的所有需求。

街道通过整合辖区内的商业资源,设立了便民菜车、肉铺、裁缝店等各种各样的便民服务点,让老年人不用走远就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街道还开展了多项便民活动,定慧里商业街区开业、小修小补清单发布等,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站式的吃喝玩乐服务。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街道还提供了上门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除了提供日常的服务,八里庄街道还主动关注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推行未诉先办的服务模式。



所谓未诉先办就是在老人还没有提出诉求之前,社区就已经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了他们的困难,并主动提供帮助。

在一次社区巡视中,工作人员了解到一位重度失能老人的家中缺乏适老化设施,导致老人多次摔倒。

街道立即联系相关厂家,为老人家里定制安装了扶手,还对家中的其他生活设施进行了安全检查和维修。这种主动服务的态度,赢得了老年人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这些服务真是做到我们心坎上了。老人的家属感激地说,有了社区的帮助,我们的负担减轻了不少,老人也过得更舒心了。



八里庄社区的养老服务实实在在的为我国的社区养老提供了样板,社区养老绝对不能只限于服务模式,更是关爱老人的方式。

社区养老模式下,老人们不再感到孤独和无助,反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只有老人的生活充实了,精神才能更加愉悦,身体才会健康长寿。正如网友所说的那样:办法真好!

网址:不用去养老院、也不用子女家轮流住!社区养老解决我国养老难题?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76859

相关内容

社区养老管家解决养老问题 可协助近亲属管理老人生活
“新型养老模式”走红:既不麻烦子女,也不必去养老院,令人向往
家居式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
68岁老人的罕见养老法:不找老伴不麻烦儿女,不请保姆不去养老院
壹现场丨老年营养餐进社区养老驿站解了“老年小饭桌”难题
老旧社区养老遭遇5大难题:缺乏无障碍设施 配套场所不够
“中国式养老”太保解决方案:从居家养老到高端社区养老 从疾病前期干预到长期护理
养老服务智能机器人进社区 解决空巢老人陪伴及健康问题
养老不用愁了,北京海淀社区试点,免费发放养老AI机器人。
入住养老院之前!你要知道各种“养老院”的区别?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