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鲳淀粉卵甲藻病的高效防治方法与流程

发布时间:2025-02-16 16:44

金银花与丁香花并栽,能防治白粉病。 #生活技巧# #园艺种植技巧# #园艺植物搭配#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鲳淀粉卵甲藻病的高效防治方法,属于水产养殖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银鲳是我国主要的海产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市场需求,但近些年来,由于过度捕捞与环境恶化,我国野生银鲳种质资源已出现明显的衰退迹象,因此,国内研究学者开始陆续开展银鲳的人工繁育工作。目前,在银鲳人工养殖过程中,由淀粉卵甲藻寄生引起的疾病是银鲳人工养殖中的一种主要疾病。淀粉卵甲藻病是一种广泛分布的、致死性很强的鱼病,如不能及时的发现并采取措施,病原体将会快速的传播,进而造成银鲳的大量死亡。淀粉卵甲藻呈梨形或球形,一端有多条细长能伸缩的足状假根,多以该假根伸入鱼体组织而寄生于鱼的体表或鳃丝上,寄生后不作运动,且能刺激表皮细胞分泌大量粘液,形成天鹅绒似的白斑。被寄生鱼的鳃呈贫血或充血或鳃丝成棍棒状,会导致鱼窒息或衰竭而死。淀粉卵甲藻的生活史周期的长短与温度有关,在22~25℃的水温时生活史周期为3~5天。淀粉卵甲藻是通过孢子传播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海水、液滴传播,还可以通过有接触的人、网及养殖工具等来传播。在每年的6~9月份,水温升至23℃以上,达到适于淀粉卵甲藻繁殖的温度,孢子的带入或滋生便成为可能,加上交叉感染使淀粉卵甲藻快速传播与蔓延。中国专利文献cn102499126a公开了一种黄姑鱼的养殖方法,通过对饵料中的冰冻鱼先用20~50mg/l福尔马林浸浴4~6min处理和使用混合饲料时按黄姑鱼体重控制投喂量,以及按黄姑鱼体重控制养殖密度,同时用硫酸铜∶硫酸亚铁的质量比为7∶3的混合物的海水溶液进行定期药浴和在养殖水体的温度超过22℃时加强清洁设备、去除池底污泥和换水等措施,起到灭杀淀粉卵甲藻孢子、消除池水富营养化的产生条件、及时清除可能存在淀粉卵甲藻传播源等作用,最终实现切断淀粉卵甲藻的传播和抑制其繁殖。目前,关于银鲳淀粉卵甲藻病的高效防治方法,至今未见报导。上述所说防治方法中不能直接移用于银鲳的养殖中对淀粉卵甲藻病的防治,因此,在银鲳的人工养殖过程中,对淀粉卵甲藻病进行有效的防治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工厂化养殖模式下银鲳淀粉卵甲藻病的防治方法,提高银鲳淀粉卵甲藻病的防治效果,减少人工养殖银鲳的死亡率。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银鲳淀粉卵甲藻病的高效防治方法,包括养殖水体的管理、养殖环境和养殖工具的清理、鱼体检查及药物处理,具体操作如下:(1)养殖池的预处理处理:在养殖池进行完常规消毒后,进行甲醛处理,杀死潜在的淀粉卵甲藻虫体,其处理方法为:将200ppm-400ppm的甲醛溶液均匀的喷洒在池底与池壁,黑膜覆盖过夜后用洁净海水冲洗干净;(2)养殖水体的管理:在养殖过程中采用微流水操作,即养殖池内始终保持有流量在5~10l/min的进出水体;当养殖水体的温度低于22℃时,每天进行一次60%~80%的换水,当养殖水体的温度超过22℃时,每日进行两次80~100%的换水;(3)养殖环境和养殖工具的清理:每日早上和傍晚两个时间段对养殖池的池底和池壁进行两次清理,用吸污器对养殖池的整个池底吸污后,再用刷子清理池底和池壁;养殖工具每隔一周浸泡淡水一次;出现淀粉卵甲藻感染时,该池的养殖工具隔离,用150-200ppm的甲醛溶液进行药物处理,浸泡过夜后用洁净海水冲洗干净,晾晒后才可混用工具;(4)鱼体检查:如果没有出现银鲳死亡的现象,每隔2-5日对体质较弱的银鲳进行检查,如果出现银鲳死亡的现象,则每日对死亡的银鲳进行检查;通过对银鲳皮肤粘液及鳃组织进行镜检,来检查淀粉卵甲藻病的情况;(5)药物处理:在银鲳体液和鳃部检查不到淀粉卵甲藻时,定期对养殖水体、养殖池的池壁进行药物预防处理,使用的药物为甲醛,甲醛计量为50-80ppm;在银鲳体液和鳃部检查到淀粉卵甲藻时,定期对养殖水体、养殖池的池壁进行药物除病害处理,使用的药物为甲醛,甲醛计量为60-100ppm;进行药物预防/除病害处理过程中,将加氧开至最大,防止鱼因缺氧致死,处理结束后换水排出剩余甲醛,换水量为100%。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的甲醛溶液,优选通过将1000ml的甲醛混入容积为32l的水桶中加水混配后为所需浓度后得到的;所述的甲醛溶液,浓度优选为300ppm;喷洒时的工具优选为喷壶;黑膜覆盖过夜的时间优选为24h。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换水时,先打开排水阀门进行排水,当水位降低到30-40cm处时,打开进水阀门,同时进水和排水;待水位降低至20-25cm时关闭排水阀门,继续进水至加满养殖池(水位根据鱼体大小进行调整,避免鱼体擦伤)。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采用微流水操作时,养殖池始终保持有流量在5~10l/min的进出水;每次投喂后,加大流水至10l/min,去除油膜,以保持水质的清新。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中,出现淀粉卵甲藻感染时,养殖工具优选用200ppm的甲醛溶液进行药物处理。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4)中,养殖水体温度低于22℃时,淀粉卵甲藻生活周期较长,繁殖速度较慢甚至不再发现,因此,若有病害发生时,可以观察到一片银鲳鳃部会有1~3个淀粉卵甲藻;养殖水体温度高于22℃时,淀粉卵甲藻繁殖速度较快,若有病害发生时,可以观察到一片银鲳鳃部会有3~5个,若较为严重时,会发现20~40个。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4)中,养殖水体温度超过22℃时,正是淀粉卵甲藻病的高发期,鱼体检查的时间间隔需要相应缩短,防止淀粉卵甲藻大量繁殖,如果没有出现银鲳死亡的现象,优选2天进行检查一次。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5)中,在进行药物预防/除病害处理时,每次进行前银鲳停止喂食一餐,将甲醛倒入洒水壶中用海水稀释,并将养殖水体的水位降低至35-45cm(根据鱼体大小调整)后,将甲醛均匀的撒入养殖池的同时也对池壁进行喷洒,达到预定甲醛计量后停止撒药,每次处理(浸泡)1-2h,优选1h。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5)中,在银鲳体液和鳃部检查不到淀粉卵甲藻时,定期对养殖水体、养殖池的池壁进行药物预防处理:当养殖水体的温度低于17℃时,每半个月进行一次甲醛处理,甲醛计量为50ppm,每次处理1-2h(优选1h);当养殖水体的温度在17-22℃时,每周进行一次甲醛处理,甲醛计量为50-60ppm(优选60ppm),每次处理1-2h(优选1h);当养殖水体的温度在22-30℃时,每周进行两次甲醛处理,甲醛计量为60-70ppm(优选70ppm),每次处理1-2h(优选1h);当养殖水体的温度高于30℃时,每周进行两次甲醛处理,甲醛计量为70-80ppm的甲醛(优选75ppm),每次处理1-2h(优选1h)。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5)中,在银鲳体液和鳃部检查到淀粉卵甲藻时,定期对养殖水体、养殖池的池壁进行药物除病害处理:当养殖水体的温度在17-22℃时,甲醛计量为60-70ppm(优选70ppm),每24h处理一次,每次处理1-2h(优选1h),处理2-4天(一般是两天,若仍发现淀粉卵甲藻,可以再延长1~2天);当养殖水体的温度在22-30℃时,甲醛计量为70-80ppm的甲醛(优选80ppm),每24h处理一次,每次处理1-2h(优选1h),处理为2-4天(一般为两天,若仍发现淀粉卵甲藻,可以再延长1~2天);当养殖水体的温度高于30℃时,甲醛计量为80-100ppm(优选90ppm),每24h处理一次,每次处理1-2h(优选1h),药物处理时间为2-4天(一般为两天,若仍发现淀粉卵甲藻,可以再延长1~2天)。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5)中,对养殖水体、养殖池的池壁进行药物预防/除病害处理时,需要每隔一段时间(优选10min)查看银鲳的情况,避免因为缺氧死亡,若发现银鲳大量开始侧翻下沉,及时停止药物处理,立即进行换水,同时,工作人员需做好防毒措施。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5)中,在水温较高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水温控制甲醛使用浓度和药物处理次数,避免甲醛对鱼体的二次伤害。本发明方法的优点在于:根据水温来调整药物计量,既可以有效的防治淀粉卵甲藻病,又可以减少甲醛对鱼体的损伤;单一使用甲醛处理既能获得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处理方便,且短时间内就可以加速淀粉卵甲藻从鱼体脱落;与使用铜离子等重金属药物相比,避免了由于金属离子浓度过高对鱼体伤害;银鲳养殖池和工具清理以及微流水的养殖模式,保证了银鲳养殖环境的干净,有效的提高了银鲳的成活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2016年6月份在浙江省象山县某养殖场进行,该场共使用6个体积为30m3银鲳养殖池,每个养殖池养殖1000条银鲳,养殖池分别编号1,2,3,4,5,6号。对银鲳淀粉卵甲藻病进行有效防治,采用以下防治方法:(1)养殖池的预处理处理:在养殖池进行完常规消毒后,进行甲醛处理,杀死潜在的淀粉卵甲藻虫体,其处理方法为:将300ppm的甲醛溶液均匀的喷洒在池底与池壁,黑膜覆盖过夜后用洁净海水冲洗干净。(2)养殖水体的管理:在养殖水体的温度低于22℃时,每天傍晚进行一次60~80%换水;在养殖水体的温度超过22℃时,每日早晨和傍晚进行两次80~100%的换水;一般养殖水位在90cm。换水时,一般水位降低到30-40cm处时,打开进水阀门,同时进水和排水。待水位降低至20-25cm时关闭排水阀门,继续加水至加满(水位根据鱼体大小进行调整,避免鱼体擦伤);每次投喂后,打开进水阀门开始流水去除油膜,去除油膜的进水流量调为10l/min,直至摄食结束(结束后将进水流量调正常范围)。在养殖水体的温度低于22℃时,将流水调至5l/min即可。在养殖水体的温度高于22℃时,由于银鲳摄食量大,水体污染速度较快,可以将流水调至8~10l/min(根据水温和水体洁净度调整)。(3)养殖环境和养殖工具清理:每日早上和傍晚两个时间段进行两次养殖鱼池的池底池壁清理,用吸污器对整个池底吸污后,在用刷子清理池底和池壁;养殖工具需要每隔一周浸泡淡水一次;出现淀粉卵甲藻感染时,该池养殖工具须隔离,完成药物处理(200ppm甲醛溶液进行药物处理,浸泡过夜后用洁净海水冲洗干净,晾晒)后才可混用工具。(3)鱼体检查:每日对死亡的银鲳(若无死亡则每隔2-5日对体质较弱的银鲳,高温期优选2天)进行检查,通过皮肤粘液及鳃组织镜检,来检查淀粉卵甲藻病的情况;一般水温低于22℃时,淀粉卵甲藻生活周期较长,繁殖速度较慢甚至不再发现,因此,若有病害发生时,可以观察到一片银鲳鳃部会有1~3个淀粉卵甲藻;一般水温高于22℃时,淀粉卵甲藻繁殖速度较快,若有病害发生时,可以观察到一片银鲳鳃部会有3~5个,若较为严重时,会发现20~40个。养殖水体温度超过22℃时,正是淀粉卵甲藻病的高发期,鱼体检查的时间间隔需要相应缩短,防止淀粉卵甲藻大量繁殖,如果没有出现银鲳死亡的现象,优选2天进行检查一次。(4)药物处理:在药物处理前,停止喂食一餐;将甲醛倒入洒水壶中用海水稀释,并将水位降低至35-45cm(根据鱼体大小调整)后,将甲醛均匀的撒入养殖池的同时也对池壁进行喷洒,达到预期剂量后停止喷洒;每次浸泡时间1h;药物处理过程中将加氧开至最大,防止鱼因缺氧致死;药物处理过程中淀粉卵甲藻会从鱼体脱落,故药物处理结束后须换水,同时排出剩余甲醛,换水量为100%:①在银鲳体液和鳃部检查不到淀粉卵甲藻时,定期对养殖水体、养殖池的池壁进行药物预防处理:在养殖水体的温度低于17℃时,每隔半个月进行一次药物处理,使用的药物计量为50ppm的甲醛;在养殖水体的温度在17-22℃时,每周进行一次药物处理,使用的药物计量为60ppm的甲醛;在养殖水体的温度在22-30℃时,每周进行两次药物处理,使用的药物计量为70ppm的甲醛;在养殖水体的温度高于30℃时,每周进行两次药物处理,使用的药物计量为75ppm的甲醛。②一旦在银鲳体液和鳃部发现淀粉卵甲藻,立即进行药物处理:在养殖水体的温度在17-22℃时,使用的药物计量为65ppm的甲醛,处理时间为3天,每24小时处理1次;在养殖水体的温度在22-30℃时,使用的药物计量为80ppm的甲醛,处理时间为3天,每24小时处理1次;在养殖水体的温度高于30℃时,使用的药物计量为90ppm的甲醛,处理时间为3天,每24小时处理1次。在进行药物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每隔10min查看银鲳的情况,避免因为缺氧死亡。若发现银鲳大量开始侧翻下沉,及时停止处理,立即进行换水。同时,工作人员需做好防毒措施。处理结束后,需要在对3~5死鱼或状态较差的银鲳进行鳃部和体液的镜检,确保完全去除淀粉卵甲藻。防治效果:在养殖水温低于22℃时,没有发现淀粉卵甲藻病害。在养殖水温在22~30℃时,1,2号养殖池共发现淀粉卵甲藻病害2次,3,5号养殖池共发现淀粉卵甲藻病害1次,4,6号养殖池未发现该病害,单片鳃部发现淀粉卵甲藻数量在1~3个。在养殖水温高于30℃时,1号养殖池发现淀粉卵甲藻病害3次,3,4,5号养殖池发现淀粉卵甲藻病害2次,2,6号养殖池发现淀粉卵甲藻病害1次,单片鳃部发现淀粉卵甲藻数量基本在3~5个,但其中1号池由于在两周内无死亡鱼体,检查次数较少,发现淀粉卵甲藻病害时,单片鳃部发现淀粉卵甲藻数量在20~40个,但没有出现银鲳大量死亡情况,立即进行药物处理,持续3天后仍有1~3个淀粉卵甲藻发现,停止处理一天缓解甲醛损伤后,又进行2天药物处理,完全去除淀粉卵甲藻。到同年11月,统计6个养殖池银鲳数量,银鲳存活率达到76.67±6.02%。实施例2:还是实施例1中的浙江省象山县某养殖场的6个体积为30m3银鲳养殖池,每个养殖池养殖1000条银鲳,养殖池分别编号1,2,3,4,5,6号。2019年5月,某日水温为24℃。当日1、2、3、5号池发现淀粉卵甲藻病,单片鳃分别发现淀粉卵甲藻2、3、5、10粒。立即采取养殖工具隔离并进行药物处理(使用200ppm的甲醛溶液进行药物处理,浸泡过夜后用洁净海水冲洗干净,晾晒后才可混用工具);立即对池底和池壁进行紧急药物处理,使用计量为80ppm甲醛处理1h,同时工作人员每隔10min进行观察一次,结束后进行换水,换水量为100%。次日观察死鱼,未见鳃上存在淀粉卵甲藻。实验用鱼:通过鳃组织镜检确定5号池银鲳感染淀粉卵甲藻,向其中取600尾银鲳。实验设计:分为四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不进行药物处理);实验组i(1天处理一次,一次处理1h,40ppm,结束后换水,换水量为100%,每15min观察一次鱼情);实验组ii(1天处理一次,一次处理1h,80ppm,结束后换水,换水量为100%,每15min观察一次鱼情);实验组iii(1天处理一次,一次处理1h,120ppm,结束后换水,换水量为100%,每15min观察一次鱼情)。每组各设三组重复,实验于12个500l黑桶中进行,每桶随机放置银鲳50尾。连续观察3d。桶内充氧开至最大,水体溶解氧为7mg/l。分析指标:统计药物处理后三天内死亡量,计算死亡率。每个重复组随机挑选3尾鱼进行鳃镜检,统计药物处理后三天内单片鳃淀粉卵甲藻的数量。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显著性差异,以a,b,c,d标出。实验结果:表1为各组药物处理后三天内死亡情况及总死亡率。由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ii在处理后死亡率是最低的。表1各组处理后死亡率情况(%)对照组实验组i实验组ii实验组iii1d(死亡量/尾)3.33±1.152±1.001.67±0.5815.33±1.52*2d(死亡量/尾)8.33±1.52a3.67±1.52b0.33±0.58c2.67±0.58b3d(死亡量/尾)19.67±2.08a8.33±1.53b0c0c总死亡率(%)0.62±0.08a0.28±0.7b0.07±0c0.36±0.04b*表示其数值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p<0.05为显著性差异,以a,b,c标出。表2为各组药物处理后三日内鳃镜检所观察统计得到的单片鳃上淀粉卵甲藻的数量。实验组ii、实验组iii所在处理浓度加速淀粉卵甲藻脱落效果较好。表2各组药物处理结束后三日内镜检得到单片鳃上淀粉卵甲藻的数量对照组实验组i实验组ii实验组iii1d10±2.00a6±1.00b3±1.00c2.67±1.15c2d19±3.61a6.33±1.15b1±1.00c0.33±0.58c3d33.33±4.04a7±1.00a0b0b*表示其数值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p<0.05为显著性差异,以a,b,c标出。a,b,c表示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单位:颗/单片鳃结论:通过实验分析得出,实验组ii的用药方法对于银鲳淀粉卵甲藻的防治效果是最理想的。实施例3:还是实施例1中的浙江省象山县某养殖场的6个体积为30m3银鲳养殖池,每个养殖池养殖1000条银鲳,养殖池分别编号1,2,3,4,5,6号。2019年8月,某日水温为31℃。当日1、3、4、5号池发现淀粉卵甲藻,单片鳃分别为5、7、4、6粒。6号未发现虫。2号两周内无鱼死亡,检查次数较少,该日镜检单片鳃见虫31粒。立即采取养殖工具隔离并进行药物处理(使用200ppm的甲醛溶液进行药物处理,浸泡过夜后用洁净海水冲洗干净,晾晒后才可混用工具);立即对池底和池壁进行紧急药物处理,使用计量为90ppm甲醛处理1h,同时工作人员每隔10min进行观察一次,结束后进行换水,换水量为100%。次日镜检,1、3、4、5未见鳃上存在淀粉卵甲藻。6号池仍见2粒,停止处理一天缓解甲醛损伤后,进行第二次药物处理(90ppm),次日镜检,未见淀粉卵甲藻。实验用鱼:通过鳃组织镜检确定6号池银鲳感染淀粉卵甲藻,向其中取600尾银鲳。实验设计:分为四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不进行药物处理);实验组i(1天处理1次,一次处理1h,60ppm,结束后换水,换水量尾100%,每15min观察一次鱼情);实验组ii(1天处理一次,一次处理1h,90ppm,结束后换水,换水量尾100%,每15min观察一次鱼情);实验组iii(1天处理一次,一次处理1h,120ppm,结束后换水,换水量尾100%,每15min观察一次鱼情);每组各设三组重复,实验于12个500l黑桶中进行,每桶随机放置银鲳50尾。连续观察3d。桶内充氧开至最大,水体溶解氧为7mg/l。分析指标:统计药物处理后三天内死亡量,计算死亡率。每个重复组随机挑选3尾鱼进行鳃镜检,统计药物处理后三天内单片鳃淀粉卵甲藻的数量。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显著性差异,以a,b,c,d标出。实验结果:表3为各组药物处理后三天内死亡情况及总死亡率。由表3可以看出,实验组ii在处理后死亡率是最低的。表3各组处理后死亡率情况(%)p<0.05为显著性差异,以a,b,c标出。表4为各组药物处理后三日内鳃镜检所观察统计得到的单片鳃上淀粉卵甲藻的数量。实验组ii、实验组iii所在处理浓度加速淀粉卵甲藻脱落效果较好。表4各组药物处理结束后三日内镜检得到单片鳃上淀粉卵甲藻的数量对照组实验组i实验组ii实验组iii1d29.33±4.04a18.00±1.00b9.33±1.53c8.33±0.58c2d40.00±1.00a17.33±2.51b6.33±1.53c6.33±1.15c3d50.00±1.00a24.00±3.61b0c0ca、b、c表示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单位:颗/单片鳃结论:通过实验分析得出,实验组ii的用药方法对于银鲳淀粉卵甲藻的防治效果是最理想的。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的高效防治方法,能监控淀粉卵甲藻病害,并且基本将此病控制在病害前期,此时很容易通过药物处理来加速淀粉卵甲藻的脱落。根据水温来调整药物计量,既可以有效的防治淀粉卵甲藻病,又可以减少甲醛对鱼体的二次损伤;单一使用甲醛处理既能获得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处理方便,且短时间内就可以加速淀粉卵甲藻从鱼体脱落;与使用铜离子等重金属药物相比,避免了由于金属离子浓度过高对鱼体伤害;银鲳养殖池和工具清理以及微流水的养殖模式,保证了银鲳养殖环境的干净,有效的提高了银鲳的成活率。上述实例只是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以及技术特点,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网址:一种银鲳淀粉卵甲藻病的高效防治方法与流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77275

相关内容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妙法
一种鞋柜除味防霉剂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玻璃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食品保鲜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科学治疗女性排卵障碍的方法有哪些
一种防霉除菌壁纸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87、第七章:第五节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三、痛风的膳食营养防治
甲醛的治理常见防治方法
一种厨房墙面用防火防霉涂料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怎么饮食防治疾病方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