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售电节能 l 新能源入市后售电公司的应对方法和策略

发布时间:2025-02-17 10:41

遵循公司政策:遵守公司的销售策略和程序 #生活技巧# #谈判技巧# #销售谈判#

新能源入市后售电公司的应对方法和策略

新能源入市后售电公司的应对方法和策略

2025年2月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通知》),这是继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439号)、《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后,深化电价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

‍‌‌‌‌‍‌‌‌‍‌‌‌‍‌‌‌‍‌‌‌‌‌‍‌‌‌‌‍‌‌‌‍‌‌‌‌‌‍‌‌‌‌‌‍‌‌‌‌‌‍‌‌‌‌‍‌‌‌‌‌‍‌‌‌‍‌‌‌‌‌‌‍‌‌‌‌‍‌‌‌‌‍‌‌‌‌‍‌‌‌‌‍‌‌‌‍‌‌‌近年来,为推动我国能源向绿色低碳快速转型,新能源产业呈现迅猛发展态势。截至 2024 年末,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约 14.1 亿千瓦,在全国总装机容量中的占比接近 42%,其发电量在全国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已超 17%。随着新能源全面进入市场,其电量将成为售电公司在电力市场中的主要购电来源之一。不过,受新能源发电出力的波动性、间歇性与随机性影响,再加上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次数增多,现货市场价格必然会频繁波动。未来售电公司将面临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管理难度上升以及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等诸多挑战。为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市场交易的关键参与者,售电从业者需在积极推动市场化交易机制改革、提升专业技术能力以及探索售电市场新业态等多方面持续深入努力。

售电市场现状分析

自我国提出售电侧改革并向社会资本开放售电业务以来,已将近十年。在这十年间,售电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萌芽到成长的重要阶段,即将步入成熟阶段。在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谋求自身发展过程中,当前售电公司呈现出三个显著特征。

其一,发售两侧可按实际需求确定中长期交易曲线。在当前电力市场中,售电公司多与火电企业开展交易。由于火电机组灵活性强,双方能够依据实际需求确定中长期交易曲线。在绿电交易里,售电公司与新能源发电企业通常无需确定交易曲线,按照电力交易中心给定的新能源典型曲线签订一口价合约。并且新能源发电企业无需承担因发电量不足而额外支付的偏差考核费用,售电公司一般能在绿电交易市场依据代理用户的绿电需求足额签约。

其二,售电公司在年度交易中基本达到高比例签约要求。随着售电公司数量增多,零售侧竞争日益激烈。部分售电公司在零售市场通过低价吸引用户,利用 “价格战” 提升市场份额。在批发市场,为满足发售两侧高比例签约的硬性要求,避免因签约不足导致偏差考核,发电企业只能以低价与售电公司签订中长期合约。所以售电公司在年度交易中基本能够高比例完成代理用户电量的签约工作。

其三,售电公司职能呈现显著单一性。目前,多数售电公司主要集中于基础的电力购销业务,仅仅扮演着电力从发电侧到零售侧的简单 “转运者” 角色。一方面通过掌握电力市场的供需状况、价格走势以及政策变化,制定公司参与市场竞价、客户拓展、价格制定等策略,从电力中长期市场和现货市场购电。另一方面作为零售商向中小电力用户售电,帮助中小电力用户规避电力市场中的价格波动。整体业务模式较为传统,市场职能相对单一。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伴随新能源发电企业全面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作为新能源消纳的重要平台,电力现货市场的市场环境将发生相应变化,这也会给售电公司带来新的市场问题与挑战。

其一,售电公司与新能源发电企业在中长期交易中带曲线签约难度增大。长期以来,中长期交易被视为具有锁定收益、规避现货风险的功能。在现有市场机制下,中长期合约是需带分解曲线的合约。然而,由于新能源发电出力难以精准预测,新能源发电企业在市场交易中对带曲线签约持谨慎态度。例如,在中长期签约电量较多时段,若新能源出力受限,现货价格很可能因供给减少而升高,超过中长期签约价格后,新能源企业只能购买现货高价电来补足中长期合同电量,从而导致亏损。而售电公司为保障自身收益,在交易中更倾向于依据代理零售用户的负荷曲线签约。双方基于不同利益考量,使得售电公司与新能源发电企业在中长期交易带曲线签约时难度增加。

其二,售电公司在年度交易中的签约比例不确定性增强。依据《通知》相关规定,新能源发电企业可自主确定年度、月度、月内等交易周期的签约比例。这一政策调整赋予新能源发电企业更高灵活性。随着交易次数增多和交易时间缩短,新能源发电企业能根据中长期市场与现货市场的价格对比,对中长期交易合约的电量比例进行实时动态调整。为避免承担较高的预测误差风险和价格波动风险,新能源企业会更灵活地调整年度交易中的签约比例。售电公司作为电力采购方,受新能源在中长期交易中签约比例灵活性影响,其在年度交易中的签约比例不再有稳定保障。

其三,大量分布式新能源项目进入市场,传统模式下的售电公司可能难以应对。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下,分布式新能源凭借自身优势在我国能源领域迅猛发展,目前其装机规模已与集中式新能源相当。

网址:辽宁售电节能 l 新能源入市后售电公司的应对方法和策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78799

相关内容

辽宁家具新零售会场「佛山市玛奥汇展中心供应」
辽宁能源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河南节能节电器 值得信赖「辽宁省盛通实业供应」
=售后=南宁电视售后维修服务电话
辽宁省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doc 文档全文预览
「家居售后维修」家居售后维修公司黄页
辽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7版.pdf
diy蛋糕策划方案销售方案
宜兴节能家用电器售后保障「欧哥德商贸」
记者揭秘:以旧换新后,辽宁的废旧家电去哪了?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