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这份健康指南请查收
《好睡眠这样来》- 睡眠科学与健康实践指南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睡眠健康书籍#
原标题:新学期,关注疾病预防、心理调适、合理膳食——这份健康指南请查收
□本报记者唐志梅 本报通讯员季冬 张月华 杜秋乐
目前我市中小学均已开学,孩子们回归校园生活,健康管理成为家长关注的重点。春季气温多变、学习节奏调整、饮食习惯改变……都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为此,记者采访了我市多家医疗机构的相关科室医生,从疾病预防、心理调适、膳食营养三方面为家长和学生送上实用指南。
防控疾病 养成“手卫生”习惯
“开学后教室人群密集,流感、手足口病、水痘等呼吸道和接触性传染病传播风险显著增加。”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于刚提醒,春季校园需重点防范三类疾病:流感等呼吸道疾病、诺如病毒引发的肠胃炎、水痘等皮肤接触性传染病。
于刚建议,家长应每天观察孩子健康状况,若出现发热、咳嗽、腹泻或皮肤疱疹等症状,及时就医并暂缓返校。对于易感儿童,可在开学前接种流感疫苗、水痘疫苗等,建立免疫屏障。在校期间,学生需养成“手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用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家长可为孩子准备含75%酒精的免洗洗手液,并叮嘱避免用手揉眼睛、抠鼻子。
学校方面,建议每天为教室通风2至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餐具、玩具等高频接触物品需定期消毒。于刚特别提醒:“近期诺如病毒高发,孩子呕吐或腹泻后,家长处理污染物时要戴手套,用含氯消毒液消毒环境、通风,防止家庭内传播。”
从“心”出发 更快适应学校生活
开学后,不少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甚至抗拒上学的情况。市第二人民医院精卫一科副主任王婷婷指出:“从假期松弛状态切换到紧张学习节奏,心理落差易引发焦虑。家长应避免简单说教,帮助孩子建立‘缓冲带’。”
她建议采用“三步调整法”:尽快同步学校作息,每天早睡早起,时间向前调整15分钟;与孩子共同商量新学期计划,将大目标拆解为每日可完成的小任务,如“每天背诵10个单词”;设立“情绪减压时间”,允许孩子放学后先进行半小时运动或兴趣活动,再投入学习。
对于低学龄儿童,王婷婷推荐家长带领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给父母或玩偶当‘小老师’,复述课堂知识,既能巩固学习内容,又能缓解压力,更快适应学校生活。”针对中学生,她提醒家长警惕“隐性焦虑”:“若孩子频繁抱怨头痛、腹痛,或出现暴饮暴食等行为异常,可能是心理问题的躯体化表现,需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营养早餐 提升全天学习效率
“早晨7点至9点是胃肠吸收黄金期,一顿优质早餐能将孩子全天学习效率提升30%以上。”宁津县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赵维元强调,早餐需包含碳水化合物、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三大要素,可遵循“三色原则”:白色(牛奶或豆浆可补充蛋白质)、黄色(全麦面包或燕麦可补充碳水化合物)、绿色(蔬菜或水果可补充膳食纤维)。
对于挑食儿童,赵维元建议,可将蔬菜切碎混入蛋饼或饭团,用卡通餐具增加进食兴趣。他还特别提醒:“切忌用糕点、饼干代替正餐,高糖食物会导致血糖骤升骤降,影响上午注意力。”
赵维元特别指出常见误区:“很多家长认为喝粥养胃,但白粥营养密度低,建议加入杂粮、瘦肉或菌菇。牛奶过敏的孩子可用豆浆替代,但需搭配鸡蛋补充蛋白质。”她同时呼吁学校关注午餐搭配:“学生餐应减少油炸食品,每周至少安排两次深海鱼类,补充DHA促进脑发育。”
面对新学期的挑战,三位医生共同建议:疾病预防重在“早发现、早隔离”,心理健康贵在“缓过渡、多倾听”,膳食营养赢在“巧搭配、可持续”。家长应与学校保持沟通,定期检查孩子视力、脊柱发育等情况,用科学方法守护健康成长之路。
网址:新学期这份健康指南请查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82367
相关内容
一份特殊假期健康生活快乐学习指南,请查收~@居家的你,这份健康指南请查收!
【心理健康】叮!这份暑期心理健康指南请查收~——宁阳县八仙桥西关小学
不健康用油危害健康,请查收这份科学用油指南!
这份春节健康指南请查收!
开学前,这份心理调适指南请查收!
叮~这份“寒假心理健康”指南,请您查收!
【心理健康】这份心理疏导指南请查收!
叮咚~请查收您的假期心理健康指南
协和医生说|请查收这份更年期健康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