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实验小学:童年驿站 教育空间的审美化进程 —江苏教育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2-19 12:01

生活美学实践与生活审美教育相互促进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生活美学实践# #生活审美教育#

  教育活动的质量与效益离不开学校空间的设计与营造,而且教育活动的本身就在直接改造并生成新的教育空间。英国南丁格尔建筑事务所与索尔福大学联合对7所小学中的34间教室进行了一年的研究,发现教室的灯光、温度、声音、布局和颜色等物理元素与学生成绩的相关性高达73%。教育空间已不再是凝固的混凝土,而应该是灵动的华尔兹,更具有弹性。

  创建于1912年的江阴市实验小学,坚持以“以美立教,创美的教育”为办学理念,以“美的教育”为核心价值追求,以“办一所儿童喜欢的学校”为办学目标,以“培养积极向上、好奇会学、多才多艺的学生”为培养目标,不断推进教育空间的审美化,以此滋养学校师生的生命成长。

  一、我们的教育追求:育人臻美的教育空间

  首先,教育空间是一种素质的物化。

  教育空间是一切教育生存的基本保障,因此,它首先是适合的,符合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其次,它是适宜的,能基本满足儿童丰富多样的需求;再次,它是适用的,能实现优质教育的诉求。这是学校坚守素质教育,以艺术审美为主题,创设的八个大类,五十余个小类的专用空间。

  其次,教育空间是一个精神的家园。

  我们倡导的教育空间,主张由管制约束向安全舒适发展,让学生轻松走入学习,让学习更顺畅有效,让儿童获得安全感,释放情绪,缓解压力,让儿童有家的感觉、生活的味道。因而,它是愉悦的、生活的,也是充满了人文关怀的。

    再次,物理的与人文的相互观照。

  教育空间由于人的生命活动,赋予其以生命活力。因此,我们力求物理的空间要有人文的底蕴,人文的气息要充盈物理的空间,要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生长姿态,丰富多彩的审美意蕴。因此,教育空间必须是活泼的,互动的,生长着的。

  二、我们的行动支柱:课程化、德性家园、成长驿站

  1.学习交流的空间:教育空间的课程化

  教育空间不再是墙上挂挂,廊上画画,种点花花,而是围绕办学愿景、培养目标,对学习内容、方式及进程的系统规划与安排,使之课程化。艺术摇篮,艺术课程的生动演绎;百米长廊,美育课程的精彩荟萃;锡剧脸谱墙,锡剧课程的一种普适;黑白对弈擂台,棋类课程的一幅简笔画;形体雕塑广场,德育课程的主题诠释;臻美书屋,书香课程携手“童书里的你”;臻美剧院,锡剧课程的文化承载……

    “童伴学苑”是我校教育空间走向课程开发与创意的有效尝试。我们打破原来常态下的教育空间组织,让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选择辅导老师、活动空间与学习内容,从而建立新型的课程模式与学习空间。如今,“童伴学苑”形成了“艺术与美学、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五大类,共开设了40个校级课程、8个引进课程、48个年级课程以及一批校外“交换空间”……

    2.儿童生活的家园:教育空间的德性生长

  具有审美因素和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是一门蕴含着无言之美与启迪智慧的隐性课程,这种“无言的教育”更利于规范孩子的文明行为,滋养德性生长。一方面,通过“校园美景点击——美化校园金点子——实小学生形象大讨论——让校园的文明从我发起——我为校园添光彩”的系列活动,激发了队员们的自豪感、主体性,引导他们道德规范的建立、文明素养的生长;另一方面,通过打造德育空间,开展专题教育:“红领巾事业中心”,培育人人都有播种希望与爱心的土壤;少先队活动中心,实现了仪式课程、节律课程的序列化;校内外共建社区,实现了主题教育的“嘉年华”活动模式;“积极心理学院”,实现了无边际德育的协作联动……

    3.儿童成长的驿站:教育空间的生命印记

  以儿童之美为生命基础、逻辑原点与价值立场,成长驿站为基本的空间与平台,儿童经历作为形象具体的载体,将童年打造成一场美的旅程,将校园打造成一个成长印记的博览馆。欢乐白相相,实小儿童结伴而行的游戏空间,探索基地,创意天地;美学启蒙馆——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分享美,创造美的主题美育场馆;一起读书吧,“童眼看世界”,师生共悦读,实小的“朗读者”;爱心农场——公益活动的平台,培育互助有爱、向上向善的道德小卫士;播播站,实小儿童微电影的创作基地、放映展厅、分享乐园……

    近年来,学校通过教育空间的审美化建构,先后荣获江苏省模范学校、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先进集体,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特等奖,市十佳示范学校、学校文化建设十佳学校、第一轮内涵发展示范学校、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示范学校、中小学文明创建先进集体等几十项荣誉,并被评为全国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江苏省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全国少工委红领巾小事业实践基地、全国棋类教学实验基地、江苏省足球运动传统项目学校、江苏省乒协少儿培训基地、江苏省美术科研基地等。

  通过教育空间的课程化,使之成为德性生长的家园,儿童成长的驿站,这是我们永远的追求与坚守。如此,“学习成为相遇与对话”“教育才能成为美好的遇见”,空间才能成为思想的流淌,文化的浸润,心灵的滋养的场所,从而彰显出美育的形态,教育的生态,生命的常态!

网址:江阴市实验小学:童年驿站 教育空间的审美化进程 —江苏教育新闻网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82644

相关内容

“空间即江南 文化即生活”走进苏州首批最江南·公共文化特色空间
江苏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app下载
江苏家庭教育指导进公共服务
江苏智能化教育培训服务电话「无锡中敏教育科技供应」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走出一条乡村教育现代化的“行知路”
小学教育新闻
浙江教育资讯—浙江站—中国教育在线
教育新闻网
苏州教育考试院
我校《低碳生活》课程入选2024年江苏省教育厅老年教育资源库子库项目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