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旅居云南|停驻古驿道,静享冲麦古村慢时光
推荐去云南丽江的古村落感受宁静的田园风光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乡村旅游推荐#
冲麦村李家大院一角。
今年1月,玉溪市文联美术家协会会员到冲麦村开展“大美玉溪·绘彩华宁”采风写生活动。
王海军在修复后的陶器里种上各种花草。
冲麦村里的小泉,泉水供村民饮用、做饭、洗衣等。
一砖一瓦,倾述历史变迁;一泉一木,静守时光流转。在这里,不仅能欣赏绝美的田园风光,更能在历史足迹中探寻心灵的归宿;在这里,可以观泉、赏月、品茗,对于追求缓慢松弛旅居生活的人来说,冲麦村无疑是一个慢时光旅居的理想胜地。
华宁县宁州街道冲麦村始建于明代中叶,坐东朝西,四面环山,环境优美。村内有清代至民国时期25座民居院落,传统建筑风貌保存完好,彝族风情浓郁,南方丝绸之路古驿道文化深厚。2014年,冲麦村被国务院列为传统村落保护名录,2022年被评为云南省美丽村庄,2024年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2月初春的一天,记者来到冲麦村。村内关圣宫建筑雄伟、装饰华丽,格窗考究,壁画精美,石雕精致;布局严谨、构造精巧的陈家祠堂、李家祠堂宽敞明亮;民居建筑错落有致、连接成片;古驿道石板光滑,蹄印深深,见证了往日马帮穿村而过的历史;古井、古泉、古树难掩古朴的风貌……冲麦古村历经岁月沧桑,魅力不减,韵味无穷,吸引着一批批客人到此访友、采风、探索、旅居……
古驿道上的明清建筑群
据冲麦村委会副主任姜兴吉介绍,冲麦村最早仅有陈、李、张、范四姓人家居住,后明军入滇,又有移民逐渐迁入,繁衍生息,形成村落。村子原有栅子10道、炮台10个、寨墙3000余米。冲麦村是古驿道上的一个站点,至今仍留有古驿道遗迹。
走进村子,残存的寨墙还屹立在村头,仿佛向访客诉说着历史的变迁。踏上古驿道,不经意间还会看到石块上深深的马蹄印。循着历史的印记穿越时空,可以探寻冲麦这个古老村落的历史人文气息。
据介绍,在古驿道修建过程中,工匠们逢山开道,遇水架桥,设关建卡,狭窄难行的地段就用石块铺路,陡坡洼地处就辟出栈道。历经数载,终于开通了东起华宁县城边的浣江亭,中间途经高茶寨、绿林庄、冲麦等村寨,西至江川的甸苴关。古驿道逶迤行进在磨豆山之中,跨越浣江(白龙河)及支流,沿途建起9座石桥,所经之路穿层层台地,过座座丘陵,有“三里五桥两面坡,四周风光是锦绣”之说。
目前,古驿道遗址上仍有村间道路相通,在冲麦村内形成多条便道,与关圣宫等明清建筑群相连。关圣宫在明末清初为古驿站,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改建为关圣宫,后毁于兵燹。光绪三年(1877年)关圣宫重建,建筑群总占地面积632.8平方米,东西长28米,南北宽22.6米,为二进二院式布局,现存前殿、后殿、厢房及门楼。整体建筑保存完好,大部分彩绘、镏金檐廊仍清晰可见,其中门楼、檐、梁等木质构造精巧,做工细致考究,为典型的明清建筑。
关圣宫旁边还有陈家祠堂和李家祠堂。两座祠堂都很宽敞,均为一进一院、倒八尺带厢房的布局结构,占地面积数百平方米,同村里其他民居建筑错落连片,大多为明清时期古宅,均保留了明清风格的彩绘檐、梁、舫等结构。
神奇的“西沙印月”
冲麦村有2个主要的泉眼,小泉在村内,泉水供村民饮用、做饭、洗衣等;大泉在村南低洼林木茂密处,二者合称“双月潭”。“西沙印月”的美景就出自大泉,面积2亩有余,中间有泉眼出水,泉水自白沙中滚滚上涌,水珠串串,水面浮黑沙,风吹波动,忽聚忽散,此消彼现,更替有序,蔚为壮观。潭里泉水终年不变,四季都处在同一个水位上。“西沙印月”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大泉底部都是白沙,白沙上面又有一层黑沙,泉水涌出时将白沙翻起,白沙再把黑沙推开,就像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之分。而在“月亮”周围,还有不少小的出水点,冒出点点白沙,宛若星辰,十分奇妙。
荷花池与大泉毗邻。这里三面环山、古树参天,漫步林荫小道,绕过泉边就可以寻荷、赏荷。这里杨柳低垂,透过树枝,夕阳下的荷花池别有一番景致。“西沙印月”是古代宁州的著名景点,也是古时文人墨客赋诗赏景、抒发情感的常游之地。
艺术家的“第二故乡”
近年来,冲麦村坚持“传统村落+文旅”的发展思路,以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为抓手,以农、文、旅、养综合打造为重点,有序推进古村落的开发和保护,全面激活了传统村落的生机与活力。
2021年,位于冲麦村的黄离书院揭牌成立。书院旨在通过复兴书院传统文化,吸引更多优秀作家、艺术家、人文学者入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塑造新乡贤文化,倡导诗意田园生活的新理念和新风尚,倾力打造乡愁文化村,留住乡村记忆。
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冲麦村先后引进王一君、沉浮、王海军等多位大师开展艺术创作。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田野调查实践基地、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装饰艺术设计系实训基地、聊城大学美术学院教学实习基地、玉溪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民族民间工艺艺术科技小院、许群陶艺实验室等相继落地于此,开展艺术创作、学术研究、交流研讨等活动以及教学实践、采风实践等系列课程,为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带来新动能。冲麦村成了很多艺术家的“第二故乡”。
今年1月,玉溪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与云南映月管理有限公司共建的“民族民间工艺艺术科技小院”在冲麦村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艺术科技小院的建设标志着美术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里将为本科生、研究生提供指导和教学,助推华宁陶艺产业发展,同时也为美丽乡村建设和青年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通过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融合,冲麦村成功实现了从传统村落到文化艺术村的华丽转身。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带着各自的文化背景和艺术风格来到这里旅居、创作,与当地文化进行碰撞与交融。这种文化的交融不仅丰富了冲麦村的文化内涵,也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视角和灵感来源。
映月居里的大师工作室
坐落于冲麦村的映月居,可提供住宿和露营、烧烤、陶艺体验等服务项目,也可开展研学、采风、田野调查实践等活动,业态新颖丰富,独具特色。映月居充分整合冲麦村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人文特色,与冲麦村合作,在春节、火把节等节庆活动期间,举办乡村大舞台、华宁陶柴烧开窑、冲麦田园记、草地音乐节、猫猫叉民俗舞蹈表演、文化采风等乡村文旅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走进冲麦,体验传统文化魅力。
在映月居,记者参观了沉浮、王一君和王海军三位大师的工作室。
王一君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19年受聘为华宁县陶瓷文化产业发展顾问,为当地陶瓷产业提供专业指导。他通过设立省级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推动华宁陶技艺传承与创新,并参与制定产业发展策略,助力陶瓷产业升级。玉溪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在冲麦村设立的“民族民间工艺艺术科技小院”也引入了王一君等大师,为学生和陶艺从业者提供实践指导,促进学术与产业深度融合。
2023年,沉浮工作室落户冲麦村,开展创作教育活动,培养文化艺术人才。沉浮是著名的跨界艺术家,其发起的主题写生创作“中国画·画中国”全国系列艺术活动,已成为一个全国性美术活动的知名品牌。2024年,华宁县举行“中国画·画中国”走进华宁艺术沙龙,文旅中国艺术院院长沉浮一行与华宁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县美术家协会、县书法家协会、县陶瓷协会会员等在冲麦村相聚一堂,鉴赏本土优秀美术作品,进行现场创作,并围绕乡村艺术创作、陶瓷文化发展、文旅品牌打造等进行座谈交流,共话艺术创作,共谋文旅发展。
王海军大师则集中在陶艺修复和手工艺领域,特别是锔瓷和金缮修复技艺。王海军被聘请为玉溪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行业导师,主要教授锔瓷和金缮修复技艺。他与玉溪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合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指导和教学,推动传统技艺传承与发展。通过这种合作,王海军不仅在艺术创作上有所成就,还为当地培养了新一代陶艺和修复人才。
记者问王海军在冲麦村要住多久,他毫不犹豫地说:“长期待下去。”接着,他解释说:“这里传统建筑风貌保存完好,彝族风情浓郁,南方丝绸之路古驿道文化深厚,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创作环境。一砖一瓦,倾述历史变迁;一泉一木,静守时光流转。在这里,不仅能欣赏绝美的田园风光,更能在历史足迹中探寻心灵的归宿;在这里,可以观泉、赏月、品茗,对于追求缓慢松弛旅居生活的人来说,冲麦村无疑是一个慢时光旅居的理想胜地。”(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饶平 文/图)
网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旅居云南|停驻古驿道,静享冲麦古村慢时光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83634
相关内容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丨边境幸福村 旅居新画卷有一种生活叫“旅居云南”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丨多元业态绘就养老旅居新图景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旅居云南丨在诗意云南邂逅浪漫
有一种旅行,叫古镇慢生活
【专题】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文旅专家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建言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有一种生活叫云南”,去文博会体验七彩慢生活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创新!让广大游客有更多个性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