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敞开门,掩起窗,扫去尘
使用微纤维扫帚轻轻扫去灰尘,避免扬起更多 #生活技巧# #清洁技巧# #灰尘去除#
北大历史系教授邓小南说:
“我们与苏轼之间,相隔近千年,但好像有一座‘精神之桥’,让我们能够心灵互通。”
苏轼的性格里面,有深情,有浪漫,有不羁。
面对困难、艰险、无奈、无望时,苏东坡那一派洒脱,从何而来?
其实,那是他从人生阅历当中磨练出的智慧:
敞开门,掩起窗,扫去尘。
01敞开门
有句话说:“墙,推倒了就是门;心,敞开了就是路。”
很多时候,困住我们的,不是外界,而是心态。
在低谷时,在蛰伏期,要学会敞开门。
因为,让过去过去,才能让未来到来。
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
起初,他还有些郁郁,觉得没有人了解自己。
到第二年,他便挽起裤腿,拿起锄头,俯下身子开垦荒地。
全情投入生活的同时,他从苏仙变成了“东坡居士”。
下溪流摸鱼,上西山做饼,去城郊采野菜,在厨房自制东坡肉。
美食为伴,烟火作陪。
苏轼为世人留下了美味的食物,也为世人留下了广阔的胸怀。
其实,你的心是怎样,你的生活就是怎样。
即使身处低谷,也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角落。
敞开门,才能观看更大的世界,才能把握更多的可能。
02 掩起窗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推门是生活,关窗是烟火。”
人生中总有很多烦恼,我们能做的,或许就是掩起窗,让自己好好消化。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对于苏轼而言,最难迈过的那道坎儿,大概就是午夜梦回,想起了他的妻子王弗。
爱人离世的那一份孤寂,纵然是千般寞落、万般奈何,也无处可说。
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难处,此时此刻,无需打扰任何人。
即使再苦闷,再悲伤,逢人就说只会变成祥林嫂。
学会调成静音模式,把一切酸甜苦辣,默默地咽下。
终有一天,它会变成照亮你前行的一束花火,孤独而璀璨。
03 扫去尘
古人讲:“高堂素壁,无舒卷之劳;明窗净几,有坐卧之安。”
当我们想要调整自己的状态,扫除灰尘,整理房间,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无论身处何种境地,苏轼都不允许自己衣冠不整。
三次贬黜,人生渺茫,而他始终坚持每天早起早睡。
清晨,太阳一出来,他便起床洗漱,整理房间。
或许,正是因为环境的整洁,让他的心境也十分坦荡。
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把眼前的鸡毛蒜皮打扫干净,才有心思去观照,这世间的爱与美好。
环境就是一个能量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态和命运。
住所凌乱,内心烦躁,霉运就会趁虚而入;
房屋整洁,内心安顺,喜事也会纷至沓来。
人这一辈子,学会扫尘,方能纳福。
百年国学,沧海桑田;沉浮升降,几盛几衰。国学之知识,不可不知;国学之魅力,不可不悟;国学之精髓,不可不察。学国学,可明得失、鉴是非、知兴替、辨善恶,提高人文修养和德性素养。为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学国学,特建此公共平台,旨在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对国学的温情、敬意、尊重和认同,知古鉴今,温故知新,彰往察来,见微知著,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尽绵薄之力。
长
网址:苏轼:敞开门,掩起窗,扫去尘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86683
相关内容
苏轼的山水生命【文史英华】论苏轼的读书生活与精神世界‖王友胜
苏轼“清欢”生活美学研究
苏轼如何在逆境中发现生活的乐趣?《苏东坡传》 历史传记解读.doc
文史|咸肉止馋:苏轼家的省钱妙法
美食与人生:苏轼的生活美学管窥
杨绛:到了一定年纪,关起门,拉好窗,扫净屋
读完苏轼这些美食诗词,你才明白东坡有多懂生活!
美食与人生:苏轼的生活美学管窥(李健)
压力大如何排解?来看苏轼词中四种自我排解模式,何为人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