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ower Tool Created by 芳宇 竺 Fangyu Zhu
(Cross Culture Leadership Coach, UNITED STATES)
竺芳宇
在生活中,我们无时不刻面临着选择。这些选择的背后往往有两股力量的撕扯,那就是动力和压力。而我们所感受到的动力和压力,对于我们在完成任务的状态的影响大相径庭。当我们在做出决定的那一刻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对所做的事情充满向往,并能感受到在过程中的快乐的时候,动力会让我们信心慢慢充满激情。但当我们在做决定的那一刻,感受到的是自己不得不做,如果不做就会导致消极的结果时,我们就会倍感压力充满焦虑。
动力的源泉是发自内心的想要,去实现;而压力的源泉的来自外界的要求或者是对未知结果的恐惧。或许动力和压力都会督促我们暂时取得成绩,但本来可以享受这个过程所带来的美好,可能会因为压力过大,让人产生不必要的焦虑。对于人长远的目标的实现,因为爱和激情所产生的动力会远远大于因为压力和恐惧而产生的压力。
举一个女儿打垒球的例子。女儿有很好的运动天赋,身体条件非常适合打垒球。在平时的练习中,她和垒球还有赛场融为一体。她的位置是外场中垒,在垒球被击飞向她飞来的那一刻她需要非常的专注。在练习中,教练称她为一匹“黑马”,因为她总能接到急速而来的垒球,不管它的角度多么刁钻,她就是能想办法接住。她在球场中享受着打球的快乐,感觉自己就是球场上的一部分。每次当垒球飞来,她脑中闪现她接到球的画面,每一次接球动出于心中“我要接住它”的原动力。但在一次比赛中,她们对手强进,团队的状态非常不好,大家都连连失误。她也是一样。在那场比赛中,她没能接到任何一个球。赛后我问她发生了什么,她说她丧失了对自己的信心,当时满脑子想的都是“如果接不到那个球,大家就会评判她,对她失望“。于是她的动作就真的变形了,该接到的球也接不到了。我相信这种体验并不陌生。很多事情,如果我们过于在意结果,过于在意外界对我们的评价,我们的表现就越差。这就是压力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当压力大过我们的动力时,我们不但会丧失信心,更会产生焦虑和内耗。
而教练的作用,就是当运动员/客户在赛场上和生活中因为压力而产生焦虑时,我们的工作是唤醒她们的原动力,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勇气和力量。用一种放松的心态付诸努力,那么结果就是自然发生的过程。她的垒球教练与她做了一系列的谈话,帮助她觉察自己的念头,重塑她的信心,并教她用画面相像法来抵御脑中的杂音:就是当垒球向她飞来时,让她在头脑中想像球会以什么样的弧线飞来的画面,当她头脑专注于垒球画面的相像时,她会制定出应对的策略,她的身体是一种积极地接球状态,而所有外界的声音,对失败的后果的担忧消失了。这个方法和在教练对话中的想象未来成功画面同出一辙。
那么作为教练我们怎样在教练对话中调动客户的动力,同时放下压力呢?首先,我们要问客户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这件事对于TA的意义是什么?虽然这是貌似简单的问题,然而,对于大部分在中国的传统家长制的教育下长大的我们,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社会的教化和东亚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倡导的是个体对权威和集体利益的服从,在这样的文化和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如果没有培养自我意识,人很容易陷入对他人设定的标准的追寻,失去了自我主宰的意识和力量。同时,我们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的成功的定义和评判标准简单而粗暴:取得好成绩和社会地位变成了普世的价值观,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价值体系也趋同。然而,每个人都是独具个性,富有无限的创造力和潜力的。遗憾的是,很多人生活在他人制定的体系和标准中,失去了方向。而教练的作用,在一个充满焦虑的时代帮助人们挖掘自我价值,开启意识的觉醒变得极为有意义。当人们开始带着自主和自由意识而生活时,生活才是真正地充满意义!
在长期教练的过程中,客户往往会带来拖延的话题,明明知道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就是迟迟没法开始。这就是压力所带来的拖延。这时教练要帮助客户看到这些事情客户想在其中实现的目标和愿望都有哪些,而不仅仅停留在外界要求的层面。所以在教练对话的过程中,教练关注客户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关注客户的动机,帮助客户挖掘内在原动力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在外界的压力下能找到自己的主动权,从掌控自己可以影响的部分开始行动,是从压力到动力转换的第一步。同时行动带来成就感,再激励更多的行动,当客户在这个过程中的掌控感不断增加,因为成就感的叠加导致动力不断变大,压力将不再是前进的阻碍。所以在压力和动力的博弈中,当动力对人的推动超过了压力对人的阻挠,改变就在慢慢地发生了。
运用到生活的场景,面对压力和生活的很多“不得不”,每个人如果能建立一种时时觉察和转念的思维模式会帮助我们创造积极和有意义的生活。生活的乐趣也就是在这些平凡和琐碎中找到它对于自己的意义和收获。如果你每天“不得不”花大量时间通勤,可以想一想我在通勤的过程中期待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做什么活动增加通勤的乐趣,比如听新闻,比如试着走不同的路线看不同的风景,甚至在地铁上练习在嘈杂的环境中冥想。当我们为准备工作汇报而充满焦虑时,我们可以试着转换视角,探索一下做报告对于自我成长的意义。同时,我们可以试着做几次深呼吸,把汇报本身作为展现自己的舞台,想象在汇报中的自信、笃定和从容。
生活本身没有所谓的“压力”或“乐趣”,同样的生活对于每个人却有不同的感受,而这些感受就是一个人生活的全世界。如果我们可以经常练习转念和行动,创造生活的意义感,那么生活会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