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享悦读,快乐地生活

发布时间:2025-02-22 17:43

书虫的快乐,是分享阅读的喜悦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书虫世界#

闫海育,现任职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文学院签约作家。

参加当妈读书会的部分家长。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

在提倡全民阅读的今天,阅读的好处已众所周知,很多人也开始行动起来。爸爸妈妈们陪孩子读书,家长自发组织读书会,无不让人欣喜与感动。

这是他读的第一本名著——

闫海育:摆书摊换来《水浒传》

人常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偏偏海育在年少时读到的第一本大部头著作就是《水浒传》。

1979年冬天,海育上小学二年级时,他的家从农村迁往了县城。印象中之前在农村,除了课本,就再没有别的读物。到了县城,海育的眼界突然宽了,世界也变得大了,时常能看到周围的大人在看书。父亲发现海育对别人看书特别羡慕,于是就经常买一些适合他阅读的小人书,当时是32开本的,也叫连环画册,包括分集出版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反映南斯拉夫人民英勇抗击纳粹入侵故事的《黑名单上的人》等,大多故事情节鲜活生动、扣人心弦,虽然有不少字不认识,但可以通过画面去理解,就这样海育陆续积攒下不少书。三年级之后的那个暑假,海育也学着别人的样子去县城新华书店门口摆小人书书摊,当时看一本收2分钱,而且海育那时已经可以自己去书店挑书、买书了,他用摆书摊挣来的钱继续买书,如此循环往复,书摊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三年,等小学毕业时,海育和他的小书摊在县城已小有名气。

海育说,记得大约是小学五年级的暑假,一个大他几岁的男孩来到他的书摊前,问他能不能换书看,男孩拿出一本16开本厚厚的绿色封皮的《水浒传》,说是从爸爸那里悄悄拿出来的,可以借他看一个星期,条件是男孩可以从他的书摊上随意选看10本小人书。那时候,海育还没有收全整套的连环画版本《水浒传》,正想知道后面的故事,于是很爽快地答应下来。海育说,虽然通过小人书阅读,对《水浒传》中的人物已经有了大概了解,但因为年龄以及知识等原因,想要迅速地看完这本名著还是非常困难的。现在想想,当时完全是凭着对水浒英雄人物形象的喜爱来阅读这本书的,应该只是粗浅地掌握了故事的来龙去脉。一周之后,他把书如约还给了那个男孩。

前段时间,海育听一个文学讲座,老师讲到海德格尔在少年时遇到一位神父送给海德格尔一本学问高深的书,并最终影响海德格尔走上了神学的道路。海育说当时他就想,他上小学时读到的第一本名著是《水浒传》,那这本书是否也曾在他年少单纯的心灵上烙下烙印,并对他的人生之旅产生过怎样的影响?后来想想,一本书对人的影响固然是有的,但却不是决定性的,如果一定要说有,可能也与他喜爱文字有关,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海育喜欢和文朋诗友们喝酒聚会聊天,以及生命里具有忠诚与洒脱的本质。海育说,《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们的共性,都是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并对后世的文学与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闫海育给大家推荐的书:《平凡的世界》。路遥在该书后记中说:“结论一目了然:只能永远把艰辛的劳动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也心平气静地继续耕种。”感谢路遥!

本报记者 张欣文/图

一名初中生的阅读感悟——

坚持阅读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绩

楠楠今年读初中三年级,目前就读于太原市某重点中学,学习成绩虽不是非常拔尖,但也算是“种子选手”,让爸妈的朋友们羡慕不已。楠楠有个习惯,就是不管去哪儿都会带上一本书,没事的时候就翻上几页。楠楠妈妈说,她从小就爱看书,出门时,很多小孩会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而她却会挑一本喜欢的书。

说到读书带来的好处,楠楠妈妈说,她在和其他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那些有时间读书、喜欢读书的孩子往往成绩会好一些。“尤其是上了初中以后,这种感觉好像更明显。”她认为,多读书有助于提高理解能力,体现在做题上就是速度比别人快,出错率也低,“尤其是语文的阅读题,楠楠丢分比较少。而数学,越是复杂的题她越不会出错。”所以,她特别支持女儿多读书。

楠楠妈妈告诉记者,楠楠小时候成绩并不稳定,好的时候会得九十多分,但时常就是八十多分,有一次数学竟然考了六十多分。虽然很着急,但她还是耐着性子让楠楠先把错题读一遍,“读的过程中,她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她发现,孩子并不是不会做题,而是没有理解题意。当时她就决定尝试一下,每天设定一个读书时间,让女儿“读”书。这个做法对本来就喜欢看书的楠楠来说很对胃口,一开始,楠楠只是“读”,一段时间后,读着读着就开始问问题,妈妈总是让她继续读,到故事里找答案。“光看书不思考肯定不行,必须让她学会解决问题。”

楠楠读书的范围很广,名著和历史类书籍是她最喜欢的。“读四大名著,是从缩写版开始的,因为怕她看不明白。没想到她看得挺带劲,所以看完就给她买了原著。”小学毕业前,楠楠就把四大名著的原著都通读了一遍,《三国演义》则不仅读了数遍,还买来《三国志》做对比。“一说起‘三国’里的人和事,她就兴奋。”楠楠妈妈说,有一次去运城关帝庙,楠楠一边参观一边讲,时不时还加点自己的点评,让一起游玩的大人们都刮目相看。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很多书,楠楠都会反复读,“每次读都有新的想法,就像读一本新书,很有意思。”楠楠说,读得多了,很多东西就印在了脑子里,想用的时候就会“调”出来,写作文是她最不发愁的事。说到这些,楠楠很感谢妈妈给了她快乐的“读书时间”,也给了她成长的营养。

楠楠给大家推荐的书:《三国演义》。到目前为止,我还是喜欢这本书,书中人物性格突出,忠义的、狡猾的、智慧的……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也许就是由各自的性格决定的。

本报记者 王萍

阅读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

——“女人帮”负责人穆芯宇女士谈读书与女性发展

因为经常组织姐妹们做公益、做沙龙,提起微信“女人帮”负责人穆芯宇女士,很多女性朋友都很佩服。本报曾经联合微信女人帮的姐妹们走进山西省女子戒毒所,捐赠书籍和电脑,也曾和微信女人帮的姐妹们一起为龙城人民奉献了精彩的啤酒节女士之夜晚会。那么,对于女性来讲,读书究竟在人生的发展中起到怎样的作用?这些年打拼过来,读书对女性的魅力修行有什么样的助力?且听她娓娓道来。

三晋都市报:作为微信女人帮的组织者,您觉得读书在女性的自我完善、自我价值的实现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穆芯宇:其实阅读对于每一个在都市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能够静下心来,品读一本好书,不为得到什么,单单只是完成一场与自己的对话,一份来自不同时空的邂逅,用灵魂去感悟那自己经历过或不曾经历的生活,她能给我力量,让我更加坚定地想要把一切所有的美好吸取,奉献给每一位走入我生命中的姐妹。至于谈到读书的好处,我认为不要强求,只要去阅读,只要去坚持,一切的美好自然水到渠成,开卷有益不外如是。

三晋都市报:近期给您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

穆芯宇:因为这段时间需要我处理的事情很多,在筹备一些大的事情,所以阅读涉猎的范围比较广。如果要推荐的话,可以推荐放在我床头的一本书《包容的智慧》,是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与台湾佛教宗师星云大师的对话录。悟通八然,此生悠然。我也推荐给了一些姐妹,希望她们的生活可以更加泰然与从容。说到我们山西籍作者的书,徐心老师的《家文化》《孝道我先行》推荐大家好好看看!通俗易懂,是非常不错的枕边书。

三晋都市报:您在海外很多年,当地的华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深吗?

穆芯宇:影响很深,至少我周围的是这样的。咱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我也一直致力于民族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一个“出去”,一个“回来”;一个“沉淀”,一个“提升”。把我们灿烂的文化传播出去,把国外的先进理念带回来;把真正可以传承下来的好东西沉淀下来,把更加适合我们民族进步的好东西深化提升起来。这些事情我在海外做了很多,有很多跟我一样的华人朋友也一直在做。回国后,我一直在我们姐妹中灌输这些理念,也希望更多的姐妹加入进来,我愿意带着大家走出去,跟更多海外的姐妹们多交流,把好的东西传播出去,也愿意陪着海外的姐妹们回到家乡来,共同去做这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三晋都市报:您在商业领域打拼多年,现在想要创业的年轻人很多,请给年轻人一些建议。

穆芯宇:建议谈不上,我愿意给他们更多的期待。今年年会时,我对自己企业的年轻人说过,我期待他们在初入社会时勤奋好学,遇到挫折时从容面对,取得成绩时继续奋进,自身强大时照顾弱小,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帮助他人。我愿与大家共勉。

本报记者 李涓

体会亲子阅读带来的温暖——

和孩子一起读书

每天晚上,3岁的女儿都会早早地把她的绘本摆在床边,让爸爸妈妈给她讲故事。

每次,女儿都会一本正经地从中挑选最想听的那一本,翻开第一页,递到爸爸妈妈面前。由爸爸妈妈轮流,每人讲一个故事。

图书大多是从事儿童教育的朋友寄来的国外绘本,许多是英文原版。五颜六色的图画精美至极,其中的好多形象和故事搞得我都有点爱不释手了。

其实早在妻子怀孕时,就买了不少儿童读物,从《中华成语故事》到《世界经典童话》,那时起,每天睡前我们都要给尚未出生的孩子讲一段故事。女儿出生后,这一习惯基本得以延续,孩子的书架也渐渐地装满了各种开本的图画读本。

突然有一天,女儿把自己书架上所有的书都一股脑儿地搬到了床边,煞有介事地说要给爸爸讲故事。这着实让我吃了一惊,但我还是故作镇静地听起了她讲故事。

我从未有意识地教孩子认字,但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几十册的绘本,她一页一页,讲得绘声绘色,从书名到人物,甚至于我曾经讲过的故事情节早已不记得了,她都能描述得分毫不差。

当我将这个好消息通过电话告诉千里之外的母亲时,母亲乐了半天。

回想自己小的时候,不大的小山村里,能识文断字的就算是文化人了,儿童读物则更是奢望。儿时最深的记忆,是听爷爷讲《隋唐演义》中的故事。现在想来,女儿应该是很幸福的了。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是一种需要从小培养的习惯,也是一个缓慢的品格培养过程。现在大多数的家长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每天各种兴趣班,琴棋书画、跆拳道,忙得不亦乐乎。邻居家两口子每天接送孩子上各种辅导班,忙得像个陀螺。交流时,孩子的父母也是一脸无奈,满腹牢骚。“班里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报了班,只好也给孩子报了。”

其实对于孩子的教育,从未刻意而为。女儿的表现让我开始重新认识她,一个刚过三岁的孩子,她和她的世界原来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精彩。现在和孩子一起读书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用一个三岁孩子的视角来审视这个世界。

也许若干年后,我们都会怀念甚至感激“一起读书的日子”,因为和孩子一起读书,让我也重新长大。

姜军旗

一位妈妈发起的阅读活动——

网址:畅享悦读,快乐地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88754

相关内容

书香润心灵 阅读悦生活——封开县开展快乐阅读分享活动
快乐静心喜悦的生活哲学
取悦自己,解锁快乐生活的艺术
快乐厨房生活:畅享烹饪乐趣
【心语驿站】悦纳自我,乐享生活
【快乐密码】解锁生活中的快乐源泉,一起抖出欢笑,共享愉悦时光
建行悦生活:生活中的快乐陷阱
悦多云电脑——乐享生活的好助手
书香润成长·悦读悦享读
悦人者众,悦己者王,学会取悦自己,活好余生,快乐生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