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选题资源库有待开启:关怀旧书、重印旧书

发布时间:2025-02-24 03:33

'有声书库':提供丰富的有声书资源,适合开车或做家务时听书 #生活乐趣# #阅读乐趣# #书籍推荐平台#

    三、仅九牛一毛获得再生 

    这些旧书收藏在几个资深图书馆。有眼光的旧书店,像上海的上海书店和北京的中国书店,“压库书”里也不乏有价值的建国前旧书。但是,受经济条件所限,现有保藏条件并不能遏制书报的继续老化,所以要别谋他法。 

    古代称翻印旧书叫“为古人续命”。这些书保存的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复制,——用中性纸重新印刷出版一次。近几十年有些这类活动,但因为都从经营目的出发,数量极小: 

    报纸。“文革”前文化部出版局组织过印旧报。先印《解放日报》等几种。《申报》也在其中,因为数量大,调集难度大,“文革”后才印成。《大公报》、《新闻报》、《中央日报》等几种组织过重印。其余文化部图书馆局在1983年曾经组织各图书馆合作用胶卷做过缩微。但事情非常复杂,开始后继续的难度很大。 

    《申报》l872年创刊后基本没间断。原来全国没有一份完整的藏报,人们很难利用。组织重印后成为获得历史材料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申报》到了几乎没有一分钟没有人在翻阅的地步。 

    期刊。2万余种期刊,除人民出版社曾影印过一二十种进步期刊,上海书店影印过(《东方杂志》、《良友画报》和“四大小说期刊”等等,但与总量相比只能说如九牛一毛。 

    书籍。除1954年规划时有一条“适当重印”,三联曾印过夏曾佑的《中国古代史》、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等几种外,后来没有继续。 

    台湾在上世纪60—70年代经济发展,因为台湾缺少大陆1949年前的书,出版界曾大量借用东迁学校图书影印过大陆1949年前图书以救书荒。用整套发行的办法,获得成功。“文革”后,上海书店在复旦大学帮助下编印《民国丛书》,重印今天还有流通价值的民国时期著作。按辑编印发行,出了3辑。《民国丛书》用按辑发行的办法,只适合综合性大学图书馆,买者寥寥。原有综合性大学藏书有底子,再买整套有大量重复。重复几本书钱不多,但编目工作的费用太大,所以不要。个人想买其中用得着的,又不单卖。发行困难,难以为继,就偃旗息鼓。 

    商务、开明有几本书“文革”后被印。总的影印品种很少。有些书重复影印。如商务的《中国文化史丛书》,有几家印过。世界书局的排印古籍被重印过。 

    四、一箭双雕另辟蹊径选印旧书

    我们的前辈为图新兴书籍能价廉,省下的钱将要由我们今天买单。整整50年出版的书!这就是重印旧书最重要的一点。——为了民族文化的延续,无论多穷,这个单也一定要买。 

    虽然这件事属于公共领域,但是我们国家还不富裕,百业待发展,处处要钱。出版界首当其冲,义不容辞,分担这重任。但出版业正处在转换体制之时,实力有限。就两全而言,细水长流,出版界结合市场,每年选印一定量市场看好的旧书,再选印一定量市场不看好而保存价值大的旧书。后者建议从出版业积累的出版发展基金中每年适当提取一部分作为补偿。但这部分不直接给出版者,而是以微利收购发交一定图书馆收藏,起到保存和利用的双重目的。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增长,后者每年增多,花二三十年,能逐渐将值得保存的全部重印新生,延续他们的生命。 

    出版现在竞争激烈,中心自然是选题。选题之难,在于选择的作者对选题是否胜任愉快。写作本是种积累,当积累到非吐不可而写,必能写出水平。当写作者奉选题策划者之命,虽然是熟知题目,往往有尚待深究的软肋。其次,销售难以预测。现在有些实力弱的社,没有经验丰富和交往广的选题策划人,难以在市场上找出原创性选题和合适作者,选题脱不开前人窠臼,稿子没有新意。所以干脆以“合作出版”避开风险。但“合作出版”可以兴于一时,因为没有自己的选题,决不能使自己获得发展,与办出版事业的宗旨是相悖的。 

    与其在市场中常不能占先着,不如另辟蹊径选印旧书,可收一箭双雕之功:既解决自身选题,又为前人著作续命,抢救了文化。何乐而不为。 

    前面已提及,解放前半个世纪,出版了大量书、报、刊,有实物在的占大多数。只要不以历史虚无主义看待,如果有1%与今天适宜,可以考虑重新出版,数字就相当可观,必定比10位资深策划者能提出的多。有很多学术著作,或许观点已旧,但材料仍然是可以参考的。有些本身已没有太大的学术价值,但对研究专门史仍然是有用的。比如,我们已没有必要从夏曾佑没有写完的《中国古代史》那儿读史了;但它是我国新体通史第一书,从史学史的角度就值得,用小胶印印1000册,成本极低,历史系学生必定买。说到史学史,金毓黻的《中国史学史》也是学生爱读的,多少年没印过。譬如,人们爱看金庸,近30年了,不妨让读者换换口味,重印晚清学者俞樾作序和改写第一回的《七侠五义》这本已经60年没有印过的书。那书肯定没有金庸小说中狭隘的门派斗争;历史知识也要比戏说乾隆真100倍。类似等等。

网址:巨大选题资源库有待开启:关怀旧书、重印旧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91412

相关内容

旧图书资源再利用上海旧书回收
二手商业计划书指南:充分利用旧书资源,开启创新之路
大兴区“得闲书库”:旧书在这里不期而遇
“旧书新知”在京开展一年:旧书焕发新生 新知照亮未来
旧书新知 | 让旧书找到新知己,从旧书获取新知识 作为文脉传承的印迹…
旧书为什么让人怀念?杨念群王东杰还有他们的淘书故事
读旧书
上海旧书回收,旧书可上门收购
《旧书》阅读题及答案
旧书当废纸卖太可惜!渔书免费上门收取,环保+公益,全国开通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