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发布时间:2025-02-24 08:54

江西赣菜讲究火候,赣菜红烧肉色泽诱人。 #生活知识# #饮食生活# #地域特色菜#

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PM2.5,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

对它的准确定义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又被称为细颗粒物或入肺颗粒物。

由于体积小,重量轻,PM2.5可以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

PM2.5的比表面积①比较大,可以吸附更多的病毒细菌和各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

空气中的PM2.5,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泡内积聚,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PM2.5对健康的危害特别严重。

1982年,美国已经开始展开有关PM2.5的前瞻性研究,并于2002年将论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同样不缺乏这方面的研究。

从2004年开始,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潘小川就开始监测空气中PM2.5的日均浓度。

研究显示,PM2.5的增长与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的人数成正相关②。

随后,潘小川等人利用模型计算PM2.5对北京市人群的健康威胁,发现当PM2.5浓度增加10微克/立方米时,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和非意外总死亡的死亡百分率分别上升0.76%、0.43%和0.67%。

PM2.5浓度升高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其中污染排放为首的主要因素有:汽车尾气的排放,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重犯”,包括大型公交车、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向大气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气,包括可燃性气体、含硫化物的气体、有毒的气体以及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等,这些气体随着废气的排放扩散到空气中;工地建筑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正在城镇化中崛起的新型城市,建筑工地扬尘、“泥头车”上路撒漏扬尘以及城市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均会促使PM2.5浓度升高。

为了更好地控制PM2.5的浓度,专业人士建议出台整治施工工地扬尘和餐饮油烟污染、限制燃煤锅炉使用、加强清扫保洁作业、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等一系列问题的措施。

抑制交通污染,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机动车限行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等等;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从源头抓起,开展工业生产项目的环境评价准入制度,进一步加大对水泥厂、化工厂、冶炼厂和火电厂等大气污染排放企业的监控,确保达标排放,对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要采取停产、限产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也可借鉴英美国家关于空气污染防控法案举措,加快我国清洁空气的立法保护。

(节选自2013年1月《南方周末》,有删改)【注】①比表面积:指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

分外表面积、内表面积两类。

②正相关:指两个变量变动方向相同,一个变量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亦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

不过日常生活中常说的“正比”多与“正相关”混淆。

正比,有一个确定的比例系数。

1.下列有关PM2.5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细颗粒物PM2.5,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

B.PM2.5之所以能够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是因为它的体积小,重量轻,且能够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

C.由于比表面积较大,因此在PM2.5上可以吸附更多的有害物质。

D.PM2.5主要是通过影响人们呼吸系统的正常运转,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美国最早于1982年开始有关PM2.5前瞻性研究,中国在此方面虽起步较晚,但至今也十年的研究。

B.根据潘小川教授等人利用模型计算,当空气中PM2.5的浓度增加10微克/立方米,就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上升0.76%。

C.PM2.5浓度升高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的原因,其中污染排放是客观因素。

D.只有减少在城市化过程中因建筑和道路交通而产生的扬尘才会降低PM2.5浓度。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为了控制PM2.5的浓度,整治工地扬尘、餐饮油烟污染,限制使用燃煤锅炉,加强清洁作业,处理好生活垃圾等措施是不可或缺的。

B.要想整治好交通污染,必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禁止私车发展,以求达到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目标。

C.在工业领域一定要开展工业生产项目的环境评价准入制度,加大对大气污染排放企业的监控,也可以适当地采取停产、限产措施。

D.为了更好地控制PM2.5的浓度,制定适应我国国情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是必然的趋势。

【答案】1.B2.A3.D【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可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到与“PM2.5”相关的语段,然后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B项,“且能够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并非是原因之一。

所以选B。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B项,潘教授的计算是针对北京市人群计算的,属于范围扩大;C项,“客观因素”错;D.“只有……才”错,造成雾霾天气不止这些扬尘。

所以选A。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

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D项,原文是“抑制”私车,不是“禁止”。

所以选D。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盖宽饶字次公,魏郡人也。

明经为郡文学,以孝廉为郎。

举方正,对策高第,迁谏大夫。

劾奏卫将军张安世子彭祖不下殿门,并连及安世居位无补。

彭祖时实下门,宽饶坐举奏大臣非是,左迁为卫司马。

宽饶初拜为司马,躬案行士卒庐室,视其饮食,有疾病者身自抚循临问,加致医药,遇之甚有恩。

及岁尽交代①,卫卒数千人皆叩头自请,愿复留共更一年,以报宽饶厚德。

宣帝嘉之,以宽饶为太中大夫,使行风俗,多所称举贬黜,奉使称意。

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回避,小大辄举,所劾奏众多。

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京师为清。

宽饶为人刚直高节,志在奉公。

家贫,奉钱月数千,半以给吏民为耳目言事者。

身为司隶,子常步行自戍北边,公廉如此。

然深刻喜陷害人,在位及贵戚人与为怨,又好言事刺讥,奸②犯上意。

同列后进或九卿,宽饶自以行清能高,有益于国,而为凡庸所越,愈失意不快,数上疏谏争。

太子庶子③王生高宽饶节,而非其如此,予书曰:“明主知君洁白公正,不畏强御,故命君以司察之位,擅君以奉使之权,尊官厚禄已施于君矣。

君宜夙夜惟思当世之务,奉法宣化,忧劳天下,虽日有益,月有功,犹未足以称职而报恩也。

”宽饶不纳其言。

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以刑余为周、召④,以法律为《诗》《书》。

”上以宽饶怨谤终不改,下其中书二千石⑤。

谏大夫郑昌愍宽饶忠直忧国,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上书颂宽饶。

上不听,遂下宽饶吏。

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

(节选自《盖宽饶传》,有删节)[注]①岁尽交代:汉时每岁末更换卫卒。

②奸:同“干”。

③太子庶子:官职。

④刑余:指宦官,周、召:周公、召公,西周贤臣。

⑤中书二千石:官职。

4.(3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B.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C.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D.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中/尚书宦官/宽饶奏封事曰/方今圣道浸废/儒术不行/5.(3分)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郎,古代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员的统称。

战国始有,本文中是指为为君主侍从之官。

B.迁,移动、搬换、转变之意,在古代也可指官职的变动。

C.奉钱即资助之钱,如《史记·萧相国世家》中“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的“奉钱”即是此意。

D.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疏”原意是疏通的意思,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

6.(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宽饶因通晓儒经被选为郡文学,凭孝廉身份做了郎官;升任谏议大夫后,曾向皇帝检举揭发彭过殿门不下车及其父卫将军张安世居高位而无补朝政之事。

B.宽饶任司马一职时,善待士卒,年终按例交接更换士卒时,数千人叩头自请,愿意留下再服役一年。

宽饶受到宣帝嘉奖,升任为太中大夫,巡察各地风俗。

C.宽饶为司隶后,刺举无所回避,与公卿贵戚结怨甚多;又好借事批评朝政,冒犯皇上意旨,因此他的职位不升反降,被同列及后进超越,对此他很是失意不快。

D.宽饶性格刚直,高风亮节,志在奉公。

同时他又为人苛刻,好陷害他人。

太子庶子王生赞赏宽饶的节操,但不同意他的这些做法,写信劝他,宽饶却始终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7.(10分)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擢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回避,小大辄举,所劾奏众多。

(2)上不听,遂下宽饶吏。

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

【答案】4.A5.C6.C7.(1)(5分)提升为司隶校尉之后,揭发不加回避,官职不分大小一律举报,被检举揭发的人很多。

(采分点:“擢”、“刺”、“举”各1分,整句通顺2分)(2)(5分)皇上不听,就把盖宽饶交给御吏。

盖宽饶举刀在北阙下面自杀,众人无不怜惜他。

(采分点:“上”、“引”、“莫”各1分,整句通顺2分)【解析】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

具体做法,可以找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找虚词(如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句首关联词、句首时间词等),找对话(注意曰、云、言等词),找修辞(如对偶、反复之类),找固定结构(如“是以”、“以故”等),找对称句式。

例如本题中名词作主语或宾语的“时”“刑法”“宦官”需断开;找出动词“曰”“浸”“行”断句。

所以选A。

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

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对平时的文学常识的积累,根据选项的表述筛选出不符合内容的选项。

奉钱有两个意思,其一是资助之钱。

其二是薪俸。

在本文中应该是薪俸之意。

所以选C。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

6.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网址:精品: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91831

相关内容

江西省红色七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山水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陕西省韩城市苏山分校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2024江西纺织服装周暨第五届江西(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 新闻发布会
湖北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河北省邢台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doc
2025届四川乐山市中区语文高三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对城乡结合学校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思考——基于广东省广州增城市第二中学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让阅读回归生活,提升语文素养——浅析小学语文阅读生活化教学方式
2022首届江西省工业设计创新创意大赛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