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作协主席谢有顺:让“文学粤军”心有所属、情有所归
慢生活,让生活有条不紊,心有所属 #生活乐趣# #生活日常# #慢生活理念# #日常冥想#

文/羊城晚报记者 孙磊
以自己的专业精神来服务大家
羊城晚报:请问当选后的感受如何?
谢有顺:这是我的荣幸,深感责任重大。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省作协是服务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机构,文艺承担着成风化人的职责,而作协主席的责任和使命,主要就是“服务”,以自己的专业精神来服务大家。
这个岗位对我也是一种要求。我希望自己能真正崇德尚艺,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紧扣“做人的工作”,办好“作家之家”,让“文学粤军”心有所属、情有所归。
羊城晚报:从学者到作协主席,您如何理解这一身份转变带来的挑战?
谢有顺:《世说新语》里有句话,“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我想,无论何种身份,我还是我,我一直有自己的原则,也有自己的努力方向。写作与研究依然是我的立身之本。我向往的人生境界一直是,工作时有能力选择休息,想说话时能选择沉默,失望时能重新燃起希望。
担任了主席一职,要有站出来为大家服务、为作协工作效力的自觉,我会以自己的专业精神来配合省作协党组做力所能及之事,目的是希望作家们有自由、向上的创作氛围,广东的文学事业能健康有序发展。歌德说,“这世界对有为者并不默然”,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广东有独特的写作领地和艺术风范
羊城晚报:您如何评价广东文学在全国文学版图中的地位和发展现状?
谢有顺:广东的写作人口最多,岭南文化底蕴深厚,生活经验的类型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最具代表性,为作家创造的写作条件也领先全国,广东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领地和艺术风范,作家们要有文化自信。或许,我们还缺一些标志性的作家作品,但整体实力是很强的,前景广阔。
羊城晚报:很多学者都提到“让文学成为湾区人文精神的载体”。如果把粤港澳大湾区当作一个文学的、审美的、想象的空间,应该如何书写这个空间里的新经验、新生活?
谢有顺:《欧洲梦》一书的作者杰里米·里夫金认为,今天的世界有两大精神潮流:一、在一个日益物质化的世界里,寻找某种更高的个人使命的渴望;二、在一个逐渐疏离、冷淡的社会里,寻找某种“共同体”意识的需求。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一个地理空间,也是一个文学的精神共同体。扎根于此,研究和钻探它,一定可以找到写作的富矿。
尽管写作是进入一个想象的世界,但这个想象,终归是从一种生活根系里长出来的。因此,作家和地方的关系,不仅具有地理学的意义,它也必然是一种伦理关系、道德关系——这些地方的一事一物,都可以作为个体人生的见证人,记录和刻写下他曾经的悲伤与快乐。
什么是AI时代最珍贵的部分
羊城晚报:现在DeepSeek可以说席卷各个领域,包括文坛。技术是否正在重塑“好文学”的标准?
谢有顺:用了DeepSeek之后,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它太强大了。才几天时间,科技的进步就给我上了一课。这让我想起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话:“很多人觉得自己在思考,而实际上,他们只是在重新整理自己的偏见。”我知道,很多作家对Al有偏见,这很危险,要重视Al时代的写作变化。尽管它还取代不了真正的原创性写作,但大多数平庸的写作,尤其是人云亦云的旧体诗词、文学评论等,可以休矣!Al写作现在就可以取代它们。要正视这个严峻的事实。
没有任何人可以逃避技术带给他的影响。但我也想强调,技术多数时候是中性的,有强大的积极意义,我对它持欢迎态度;但不能因为技术进步了,阅读更便捷了,我们就失去了对技术的警惕。技术应该服务于人性,而不是替代人性。正如乔姆斯基所言,真正的智能不仅仅是处理信息,而是理解、创造和感受。
在这些方面,人类仍然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文学,终归是生命的学问、灵魂的独语,如果写作普遍失去了和生命、灵魂遇合的可能性,没有精神的内在性,没有分享人类命运的野心,没有创造一种文体意识和话语风格的自觉性,文学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
毕竟,好的写作不是为了使我们生活得更快,而是为了使我们生活中的慢不致失传。这就是人类写作与AI写作的不同,人类的同理心、主观感受、自我意识、道德判断,以及对生命意义的不懈追寻,才是Al时代最珍贵的部分。
追求写作理想要有“心痛”的感觉
羊城晚报:青年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生力军,您对年轻的文学研究者和评论者有哪些建议?
谢有顺:任何时候,文学青年都是一个地方的文学希望。我羡慕他们,也看好他们。我想给青年写作者送两句话,一句是王安忆说的:“这些年来,有一个最重要的、越来越明显的变化,就是我对小说的认识越来越朴素。我觉得小说就是要讲一个故事,要讲一个好听的故事,不要去为难读者。”Al时代来临了,大家尤其要记得,“不要去为难读者”,这是让自己的写作活下去的重要提醒。另一句是王阳明的话:“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在追求写作理想的过程中,要有“心痛”的感觉,要保持专注和执着,有朝一日才有可能拔地而起。
羊城晚报:最后,能否请您分享一下您的个人创作或研究计划?
谢有顺:爱因斯坦说,任何有价值的问题,都不会在其最初的构想中得到解决。那些还在计划中的事,就不说了吧。忘记背后,努力面前,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这就很好了。
统筹:邓琼 吴小攀
编辑:吴方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网址:广东省作协主席谢有顺:让“文学粤军”心有所属、情有所归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91962
相关内容
深度专访丨新任广东省作协主席谢有顺:岭南文化的优势在于面向现在和未来“巡展”是培植广东文旅品牌的创新手段: “咩宝巡粤记——2024广东文化和旅游优秀案例巡展”研讨会举行
【视频】“巡展”是培植广东文旅品牌的创新手段:“咩宝巡粤记——2024广东文化和旅游优秀案例巡展”研讨会举行
咩宝巡粤记·粤见新文博
广东饮食文化特点 广东饮食文化习俗 广东饮食文化讲解
广东开放大学数字技能与数字生活(本专)主观题作业答案
“心有力量・我们的美好生活”主题晚会举行 老年大学才艺大赛全国总冠军揭晓
广州体职院体育运动系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与英德华粤艺术学校三二分段协同培养专业交流活动顺利结束
广东粤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平安产险:奋力书写养老金融大文章,让“老有所护”“老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