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悦感在生活中的6个来源,有两个你一定不知道
设计一个有美感的生活空间能带来愉悦心情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生活美学设计# #生活美学空间#
原创 KY KnowYourself
策划、撰文 / 马斯特
专业支持 / kaikai、修泽
编辑 / KY主创们
间歇性emo似乎已经成为当代人的生活常态了。
翻翻和朋友的聊天记录,频率最高的用词包括但不限于“好累”“好困”“好烦”“想下班”......
在?一起做猫?
可偏偏我身边就有那么一位朋友,明明是压力最大的而立之年,爱情和房子都还没着落,却日日笑盈盈地哼着歌来上班。偶尔工作压力很大、加班到很晚的时候,他也总能保持平和的良好心态。
我去问他为什么每天都能那么开心,他想了想说,我选择了让自己开心,当然就开心了。
好家伙,废话文学十级学者了属于是。
另一个同事听的一头雾水直翻白眼,我则打开了搜索引擎,试图寻找一个更可靠的答案,然后发现,这位朋友说的话,竟然还有几分道理。
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解答一下,为什么有的人就是过得比别人更快乐?做什么事、拥有什么样的人格特质会让我们活得更快乐?
Silvia等人(2014)发表在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上的一项针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人们报告自己感觉快乐时,更有可能在做一些创造性的事。
这个结论是否有些出乎意料呢?
在心情低落、十分低气压的时候,我们似乎更倾向于去听一首歌,看看剧,刷刷手机,用其他的内容填满自己的大脑,以此转移注意力。
但有大量的研究文献表明,从事创造性艺术活动可以很好地调节情绪,并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而日常的艺术创作活动可以同时影响到即时、中期和长期的情感水平(Fancourt et al., 2019)。
所以相比于听一首歌,或许唱一首歌是emo时更好的选择。当然,如果你不喜欢唱歌的话,你还可以选择写作、烹饪、跳舞、画画等你喜欢的任何事情。
而且创造带来的快乐与个人能力无关:哪怕你做出的饭是投稿豆瓣炸厨房小组的程度,也没关系,创造本身就足以带给你快乐。
同样的,积极情绪也能够促进创造力,这二者之间是双向奔赴、相辅相成。根据Dr. Carson的说法,“积极情绪的增强扩大了人们的注意力,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可能解决创造性问题的办法”(Lebowitz, 2013)。
也有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沉浸在创造性的工作中时,更加地正念,也更容易进入到“心流”(Lebowitz, 2013),而心流会使我们幸福感提升。
在虚拟世界里逃避现实并不能让你快乐,投入具体的生活才行。了解具体原因请戳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话大家应该都听腻了吧。
2008的一项研究表示,一个人如何花钱,可能和ta赚多少钱一样重要。且在其他人身上花钱比在自己身上花钱更能够让人感到快乐和满足(Dunn et al., 2008)。
想必许多社畜看到这里只想翻白眼:挣得钱还不够自己花,还要我给别人花?
Emmmm,不给人花钱也可以。在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铲屎官给宠物花钱会比给自己花钱更快乐(White et al., 2021)。【作者:社畜铲屎官看到这里心更痛了】
先别着急抱着钱包哭!因为体贴的研究者们又发现,慷慨不在于钱的多少。即使是很小的慷慨,或者仅仅有慷慨的想法,就可以让人更加快乐(Park et al., 2017)。
这是因为,承诺慷慨的行为激活了大脑的利他性区域,并加强了这个区域和与幸福相关的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仅仅是意图,就可以使神经产生变化(Park et al., 2017)。
所以,试着慷慨一点,哪怕是想想呢?
虽然现在人人都在喊着躺平,但还是有很多人在半自愿半被迫地内卷着。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表示:真的很想躺,看看周围的人,又真的不敢躺。
西奥多·罗斯福说,比较是偷走快乐的贼(Comparison is the thief of joy)。这可能是因为,当我们将自己与他人做比较时,更倾向于对比那些我们认识的最优秀的人(Summerville, 2019)。
例如,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人们认为自己比自己身边的人更孤僻、更少参加聚会、以及有更少的社交圈。然而,这可能是因为人们将自己与ta们认识的社交达人相比较(Deri et al., 2017)。
而当人们被要求与能力更适中的人比较时,这种影响就会消失。
所以,完美是不可能的,我们也不需要处处都与这个领域里最优秀的人比较。接受生活是不完美的,并认识到这种不完美的魅力,或许才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事。
多项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研究都发现,自尊是幸福最有力的预测因素。
早在1995年的一项面对31个国家和五大洲的13000多名大学生的研究发现,高自尊是几个因素中最能预测整体生活满意度的(Diener & Diener, 1995)。
2000年一项面向406名14-28岁的年轻人的研究,和2002年一项针对老年人的研究也有类似的发现(Furnham & Cheng, 2000)。
这听起来其实有点老生常谈了:更高的自尊水平能够为长久的快乐提供坚实的基础,让我们有能力去追求更多的快乐(Myers, 1992)。
你会花心思把家装饰成你喜欢的样子吗?许多在外租房的人会觉得这是一件浪费时间和金钱的事。但最新的研究却告诉我们,这是一件能让自己更快乐的事。
在这项研究中,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科学家研究了286名65岁以上的人花费时间最多的房间。Ta们发现一个人的某些个性特征,会反映在房间装饰的核心元素中。而当生活空间与居住者的个性和喜好相匹配时,人们报告说ta们的幸福感增强了(Fingerman et al., 2021)。
Fingerman教授说,“个性和生活空间相匹配的人报告说ta们有更好的幸福感,ta们对自己的生活感觉更好,有更好的心情。家是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地方。”
这项研究还有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杂乱无章的房间会让ta们更舒适。研究人员解释说,这可能是因为把物品放在手边,而不是一味地保持整洁,会让ta生活更加便利。
虽然这项研究并不是针对所有人群,但我们或许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示。比如,花点心思装饰房间,以及,把房间弄乱一点。【作者:独居人士福音,有室友的请慎重选择。】
在总结密歇根大学的全国性调查时,研究人员Angus Campbell说,“相信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的人会更快乐”(Myers, 1992)。
掌控命运,意味着“我可以选择我想要选择的生活”,意味着“我可以为我的人生负责”,同时也意味着“我有一定的能力影响我周围的人和环境”。
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也是开头提到的那位朋友的快乐“秘诀”。
在经历过近30年的人生后,他主动选择了他现在所拥有的生活。或许他的生活并不符合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也无法羡煞旁人,但他掌控了自己的命运。这也暗示着,如果未来有一天他不满于现状,他也有能力重新做出选择。
我将这些讲给这位朋友听的时候,他先是回了一串哈哈哈,又说,嗯,是这样的。
当我把收集到的结论一条条列出来,慢慢地消化时,我发现,想要长期过得快乐,需要的不仅仅是某一个突发奇想的行为,而是无数细小的、连续不断的行为:
做创造性的事改善自己的日常情绪,对他人更慷慨一些,对自己也更宽容一些,更爱自己一些,然后主动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并且适合自己的生活。
这些小事堆积起来,逐渐创造一个能让自己感到快乐的小环境,选择和改善一个能让自己感到舒适的大环境。这样一来,环境会反过来滋养我们,我们才能获得更加长久的快乐。
References:
Deri, S., Davidai, S., & Gilovich, T. (2017). Home alone: Why people believe others’ social lives are richer than their ow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3(6), 858–877.
Diener, E., & Diener, M. (1995). Cross-cultural correlates of life satisfaction and self-este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8(4), 653–663.
Dunn, E. W., Aknin, L. B., & Norton, M. I. (2008). Spending Money on Others Promotes Happiness. Science, 319(5870), 1687–1688.
Fancourt, D., Garnett, C., Spiro, N., West, R., & Müllensiefen, D. (2019). How do artistic creative activities regulate our emotions? Validation of the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for Artistic Creative Activities Scale (ERS-ACA). PLOS ONE, 14(2), e0211362.
Furnham A., Cheng H. (2000). Lay theories of happines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1, 227–246.
Fingerman, K. L., Kim, Y. K., Zhang, S., Ng, Y. T., & Birditt, K. S. (2021). Late Life in the Living Room: Room Décor, Functional Limitations, and Personality. The Gerontologist.
Lebowitz, S. (2013, November 5). The Scientific Reasons Why Being Creative Can Make You Happier. Greatist.
Myers, D. G. (1992, June 1). The Secrets of Happiness. Psychology Today.
Park, S. Q., Kahnt, T., Dogan, A., Strang, S., Fehr, E., & Tobler, P. N. (2017). A neural link between generosity and happiness. Nature Communications, 8(1).
Silvia, P. J., Beaty, R. E., Nusbaum, E. C., Eddington, K. M., Levin-Aspenson, H., & Kwapil, T. R. (2014). Everyday creativity in daily life: An experience-sampling study of “little c” creativity.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8(2), 183–188.
Summerville, A. (2019, March 21). Is Comparison Really the Thief of Joy? Psychology Today.
White, M. W., Khan, N., Deren, J. S., Sim, J. J., & Majka, E. A. (2021). Give a dog a bone: Spending money on pets promotes happiness.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1–7.
阅读原文
网址:愉悦感在生活中的6个来源,有两个你一定不知道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91968
相关内容
6个方法,给你的工作带来愉悦感让你心情愉悦的方法(精选6篇)
生活中常见的6大健康误区,总有一个你不知道
孕期DIY:愉悦你的生活
13个生活小技能提升你的生活愉悦度
好生活公式:好生活=愉悦+有趣
我知道让家庭生活愉快的一个秘诀
让早晨变得更美好:6个让你更愉悦的早晨习惯
形容心情愉悦的成语240个
心理学与生活:愉悦加有趣等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