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绵州 || 小碎布,大艺术!走进历久弥新的绵阳拼布


2023-02-13 17:18 ·四川 ·绵阳旅游官方网易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绵阳拼布
涪城非遗
拼布是按照图谱或图案把布料拼接在一起,制作出具有实用性或艺术性的布艺作品的技术。而起源于涪城的绵阳拼布在传统的基础上形式更加丰富,极具美感,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时也是省级农村生产生活遗产项目。
NO.1
拼布技艺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拼布毯子)
拼布,是伴随人类文明出现、发展的实用技术,从兽皮制衣时起,人类就已经开始拼接。他们把材料裁切成需要的大小、组合、拼接、缝制,最后制作成想要的样子,现代意义的“拼布”由此初具雏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拼布抱枕)
织染技术的出现,使得拼布开始逐渐发展。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使用仅有的布料边角料,制作日常用品如衣服、被子等。
有巧思的妇女们,在有限的条件下,表达自己对生活美感的追求,因而“实用拼布”也发展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拼布装饰)
几千年来,人们使用拼布技术穿衣、保暖;祭祀神明、祈求未来。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作用下,形成了众多风格各异的拼布图案、配色习惯等。
传统民间拼布凝结了先辈的智慧,表达着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形态下人们的审美情趣、文化内涵和生活状态,是最直观的历史痕迹。今人通过研究这些拼布图案、针法技术、配色、布料的纺织和染制,可以反窥到当时的社会状况,人文习俗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拼布工艺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O.2
现代化的绵阳拼布工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代发展,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早已不同,我们的审美和生活习惯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拼布从一开始物质匮乏时的“无奈之举”,变成了精致的手工艺品重新走向大众,“绵阳拼布”制作技艺应运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绵阳拼布代表的不仅是一种手工技艺,更是一种艺术形式。与实用性拼布不同,绵阳拼布更多地是以手工艺品的形式呈现,重点强调作品的美感和设计。
绵阳拼布以折花拼布为主,由多层布料制成,更结实耐磨,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实用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充满创造力的设计师手下,拼布变成繁复而精致的花纹,装饰在抱枕、钱包、挎包、笔记本等物品上,甚至可以变成一幅拼布画,展现独有的中国传统之美。
NO.3
绵阳拼布的传承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顾玥瑜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省级农村生产生活遗产项目——“绵阳拼布”的代表性传承人,因为在工作中偶然发现了拼布在环境视觉中的特殊效果,自此开启了与拼布相伴的生活。
她不断收集整理绵阳传统拼布作品,研究独有的针法和图谱,简化传统拼布作品制作过程,让拼布制作更加通俗易懂,便于教学,适合推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至今,顾玥瑜在绵阳市及周边县市、地区开展实物展示、体验式学习的推广活动,让零基础的学员在两个小时的学习过程里,完成一件具有实用性的拼布作品。
她还在在绵阳、三台、江油等多地开设系统拼布培训,培训人数超过1000人。培养了拼布手工艺者近一百人,其中残疾人24人,学员们完成的大量作品,在多种活动中得到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顾玥瑜的努力与坚持下,绵阳拼布正在拼布艺术之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进着......
当下快节奏的生活里
许多传统的艺术形式被渐渐遗弃
但总有人愿意停下来
在时间潺潺的流水中拾起
被人们遗落的手绢
拼成一幅幅时间留下的画
让非遗文化重新焕发新的光彩
(来源:乐游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