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庚南:DeepSeek旋风之下的金融反思

发布时间:2025-02-24 23:03

风险评估是互联网金融理财的第一步,真实反馈你的财务状况。 #生活知识# #生活指南# #理财建议# #互联网金融#

  意见领袖 | 李庚南

  横空出世的DeepSeek像一股旋风,正吹度着现代生活的角角落落。DeepSeek以其卓越的性能、显著的成本优势、开源精神以及广泛的市场影响力和行业应用前景,在全球AI界引起巨大反响,也被视为中国在 AI 领域崛起的重要标志。

  尽管deepseek以极低的成本媲美AI行业巨头,但研发通用大模型需要耗费巨资,在算力、数据、研发与工程化、人才、商业化推广以及政策与生态建设等方面均需强大的资金支撑(总投入可能高达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元人民币),这是毋庸置疑的。换言之,DeepSeek作为一款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其成功离不开雄厚的资金支持。这表明,在科技创新领域,充足的资金支持是取得突破的前提和关键因素之一。

  deepseek是如何解决资金问题的?

  据“DeepSeek”介绍,在融资渠道方面,DeepSeek以内源性融资为主,采用的是自给自足的研发模式,迄今尚未接受外部融资。DeepSeek主要依靠自身的技术优势和高效的成本控制能力来支撑研发和运营。其母公司幻方量化在量化投资领域的成功为DeepSeek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为DeepSeek的崛起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金要素保障。在此基础上,DeepSeek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补充解决运营资金:一是开源生态与低成本优势。DeepSeek以其开源、低成本的特性吸引了大量开发者和企业用户。其模型训练成本显著低于市场主流大模型(如OpenAI的GPT系列),这使得其在初期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快速扩展市场。二是技术合作与商业化落地。DeepSeek通过与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等合作,快速实现了商业化落地。三是私有化部署需求。DeepSeek的低成本解决方案催生了大量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私有化部署需求,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也为DeepSeek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在科创企业成长中金融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逻辑上,deepseek的融资之道或恰符合创新型企业融资的基本规律和范式,但现实中未必可以复制。作为一家初创型企业,背后有像幻方量化这样的基金巨头做支撑,或者更通俗地说,用量化投资的成果来搞科研,既难能可贵,也难以复制。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初创型企业面临创业初期的资金困扰,大都需要通过外部融资来解决,——毕竟AI时代创新的步伐或许很难忍受资本积累的步伐,而外部融资可以为初创型企业快速实现研发突破和成果转化提供资金“催化剂”。

  这就需要构建适应科技创新步伐的资金要素的金融供给体系,以满足科创型企业研发初期乃至全生命周期的资金需求。要从顶层设计出发,建立完善多元化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优化资金分配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科技创新领域,为科技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资金要素支撑。

  目前的情况是,虽然金融业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科创型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资金流入科技创新领域仍存在诸多瓶颈。许多具有潜力的创新项目因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而无法开展大规模的实验和研究,导致创新成果难以落地。

  科创领域何以出现金融供需错配?

  实际上,在DeepSeek类成功企业的背后,还有不少企业因为资金要素的匮乏、断流而偃旗息鼓,失去发展机会。其根本症结在于金融要素供给与科创领域对金融的需求存在明显错配。这种错配或表现为两方面:

  一是直接融资领域的错配。由于科创型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大,作为资金供给方的金融机构面临较大的风险。逻辑上,唯有收益覆盖成本和风险,资金供给方才会有意愿和动力。要实现这一点,即要让资金供给方能够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以弥补其成本(包括作为耐心资本的时间成本)和承担的风险,以股权方式进行投资无疑是顺理成章的选择。但作为创业企业而言,要其以让渡股权、让渡未来收益分配权甚至部分管理权的方式获取初期的资金支持,往往非其所愿(毕竟,资本有资本的目标)。实际上,股权融资本身就是代价最高的融资方式。

  二是间接融资领域的错配。对于科创型企业而言,除了通过内源性融资(包括亲友间借款)外,通过银行渠道进行间接融资特别是获得低息贷款,显然是比较理想的,也符合企业融资优序安排。但是,因其高风险、高成本性,且受现行监管规则约束,无法通过收益权等方式来平衡收益与风险,作为资金供给方的银行机构往往也因此缺乏供给的驱动。

  如何纠偏科创领域的金融供需错配?

  科创领域客观存在的金融供需错配无疑成为科技创新的关键要素约束。因为这一约束的存在,许多科创型企业需要在要素约束的荆棘中跋涉更远的路、花费更多的时间。这种要素约束的存在,显然不是靠个体的力量可以打破的,而是需要通过顶层设计,通过制度创新来突破的。因此,从推动科技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出发,需要从推动金融制度创新、重构金融供求格局出发,加快顶层设计改革。

  这意味着,金融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的理念、机制和模式都需要有革命性突破。关键是要聚焦科技金融的难点、堵点问题,以先立后破的创新精神推动科技金融体制机制的优化,构建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要求相匹配的科创融资创新模式。要聚焦有效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着力打破金融供给存在的短板与资源错配现象,增强金融供给与科技企业需求的适配性;要拓宽创新型企业融资渠道,加强银、证、保的协同,构建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保险组成的多层次、多元化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体系。

  一方面,要纠正直接融资领域的供需错配。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运行机制。要从制度、融资工具、投资者保护、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入手,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推动科创企业持续创新和成长。要进一步降低上市门槛,简化流程,提升审批效率,同时强化信息披露和退市机制,确保市场优胜劣汰。特别是要完善科创板制度,积极发展新三板和区域股权市场,为中小科创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推动新三板与主板、创业板的转板机制,增强流动性。同时,要积极支持科创企业在境外上市,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其次是探索推广股权融资模式。要大力发展瞄准科创型企业的创业股权投资。通过鼓励直接股权投资、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起或者管理母基金、产业基金等方式,引导、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入科技创新领域,支持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发展壮大。关键是要找准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结合点,为科创型企业特别是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型企业提供多元化接力式融资方案。

  第三,要丰富债券市场工具,鼓励和推动科创企业通过发行高收益债券、可转债等方式缓解资金困难。此外,还要通过放宽外资准入,鼓励外资通过QFII、RQFII等渠道投资中国科创企业。推动金融机构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发展为契机,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资本市场效率,为风险定价和投资决策。

  另一方面,要纠正间接融资领域的供需错配。

  要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创新思维,围绕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加快体制、机制、模式、技术和产品创新,构建可持续的科技金融服务机制,为科创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要根据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型企业需求,提供针对性、多元化金融服务。除了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风险管理理念、打破唯抵押担保的信贷理念的束缚、探索针对科技金融的风险管理模式外,关键是要针对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创新的瓶颈即收益与风险不匹配,加快推进制度创新,探索面向科创型企业的股权投资试点。此前,上海已将科技企业“员工持股贷”试点从临港新片区、张江科学城等区域全面扩大到上海全域。这一试点业务为科技企业高管以及核心员工提供了规范的员工持股融资通道,相当于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一笔新资金,实现了资金+人才“双向奔赴”,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值得探讨的是,按照现行监管制度规定(《贷款通则》),银行机构“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上海的探索显然属于“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此前央行创设的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显然也属于“除外”之列。上述种种创新的实质上已经是对既有制度的突破。既然如此,何不再进一步?实际上,有关监管规制正一次次通过“除外”的方式被突破,反映的恰恰是固有监管制度与金融运行现实特别是科技金融创新矛盾的凸显。沿用至今已近30年的《贷款通则》,其中不少条款已难以适应金融创新的步伐,制度创新或已势在必行。

  (本文作者介绍:先后供职于工商银行、人民银行,现为银行监管部门人士,长期负责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工作,潜心研究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

网址:李庚南:DeepSeek旋风之下的金融反思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93084

相关内容

财富管理的“DeepSeek时刻” ,盈米基金的AI变革之道
财富管理的“DeepSeek时刻”,盈米基金的AI变革之道
天融信:从DeepSeek网攻风暴看大模型应用安全破局之道
新华保险接入DeepSeek AI,开启智能金融新时代!
有人已赚到第一桶金!DeepSeek能干哪些活儿?专家支招
DeepSeek 全面指南,90% 的人都不知道的使用技巧
开源大模型+智能体平台,金融壹账通接入DeepSeek探索智能金融新模式
‎DeepSeek
DeepSeek眼中的华润电力
DeepSeek近在眼前:老板电器不能“叶公好龙”

随便看看